2019高考语文复习专题突破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发布 2021-12-19 04:00:28 阅读 4095

2011高考语文复习专题突破: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2011高考语文复习专题突破: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柳岸钓客。

1.2024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

修辞,指的是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形象性、具体性和体验性。使用了修辞方法的语言比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常规语言表达的内容更形象、更具体、更生动。做好修辞题的前提是熟悉九种常见的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

2.命题规律总结。

考查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体现在高考试卷中,通常为: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方法;能够理解修辞所表现的内容和表达效果;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

考查方式:多与扩展语句、仿用句式和阅读鉴赏结合起来考查。

考查题型,在近几年的试题中,有运用比拟的修辞写公益广告词;完成喻体部分,使两个喻体构成对比关系;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使用比喻并构成排比;采用比喻方法仿写句子;运用对偶句式为宣传刊写通栏标题等。

3.命题趋势分析。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2024年高考出现的频率将依然较高,命题形式可能是:判断某种或几种修辞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是否正确。在主观题中使用修辞方法,写一般话或仿写句子,如2024年江苏第4题,2024年辽宁第17题。

在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中指出某些修辞方法的作用,如用2024年湖北卷第17题,2024年全国第17题,2024年重庆卷第12题(1)。

修辞在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考,侧重对修辞的判断及对其表达效果的理解。在这两大板块中修辞被考到的可能性很大,几乎不放空,尤其是在诗歌鉴赏中。考生一定要结合对这两大板块的复习,解决好这一考点。

对语言表达中修辞实际运用的考查则放在语言运用题中,这是修辞考查的另一个重点。主要是把对修辞的考查放在仿句题、扩展题中,结合其他要求一并考查。近几年,这一趋势非常明显,深为命题人所青睐,估计会延续下去,所以应该在备考中把它作为重中之重。

在作文中命题当中也有可能涉及修辞,准确理解作文题目(或材料)中所用修辞的表达效果对于准确审题有很重要的作用,如2024年北京卷**的翅膀,希望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1.(2024年湖南卷)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解析】 本题考查对对联的能力。根据对联山对水、春对秋的特点来判断。

【答案】 a

2.(2024年重庆卷)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得尊重别人人要懂得尊重自然。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仿写句子的能力。题目明确要求形成完整的排比句,但考生还应仔细观察已有的句子,发现其顶针的特点,即前一句话的最后一个短语必须是后一句话的开头。

【答案】 示例:尊重别人所以不傲慢不傲慢所以有内涵尊重自然所以不自大不自大所以有自知。

3.(2024年安徽卷)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

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以及对对联的能力。新春对联,肯定要选取翠柳迎春千里绿,据此,可选出与之相对的黄牛耕地万山金,按照对联的特点,就可对出新春对联了。完成了新春对联,后面的教师办公室对联就不难对出来了。

【答案】 (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绣锦芝兰绕阶座凝香。

4.(2024年辽宁卷)依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两个对象,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和比拟来表现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材料来自《我和我的祖国》,本题已经明确指出要使用的修辞(比喻和比拟),考生要仿写的对象不能与例句相同。

【答案】 我的妈妈和我,像大地和小草一棵;小草是大地的孩子,大地是小草的巢窠,每当大地在召唤,我就是春的使者。

一、熟悉考纲中规定的九种修辞方法。

1.比喻。(1)比喻的特点。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句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2)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两者缺一不可。

下列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

就说那棵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样,味道却像刚结出的李子。(作比较)

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表猜测)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想像)

我们这个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表列举)

(3)比喻的种类。

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接。例如: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布上缀着的宝石。

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连接。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作比,抓住色泽晶莹、隐约闪烁、清新洁净等相似点来描绘荷花的美。)

(4)比喻的注意点。

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2.比拟。(1)比拟的特点。

比拟是把物当做人来写,或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2)比拟的种类。

拟人(把物当做人来写)。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1)借代的特点。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者的相关点。

(2)借代的种类。

特征代本体。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用黄发垂髫代老人、小孩)

具体代抽象。例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用烽火代战争)

专有名词代泛称。例如: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用诸葛亮代聪明有才智的人)

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用鲁迅代鲁迅的作品)

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用眉代人的头)

个别代一般。例如:当皇帝或蒋介石出来的时候,街道上便打扫干净,洒上清水;可是,他们的大轿或汽车不经过的地方便永远没见过扫帚与水桶。(用扫帚水桶代清扫街道的所有工具)

原料代成品。例如:阿q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用银的铜的代银币和铜钱)

地名代本体。例如:艾奇逊在这里**了美国的民意,这是华尔街的民意,不是美国的民意。(用华尔街代美国垄断资产阶级)

(3)借代的注意点。

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不能同时出现。

4.夸张。(1)夸张的特点。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2)夸张的种类。

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夸张。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3)夸张的注意点。

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扩大或缩小,夸张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性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5.对偶。(1)对偶的特点。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2)对偶的种类。

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例如: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

2019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系列 专题4正确使用词语

专题4 正确使用词语。2010高考考纲解读 本专题主要考查 正确使用词语 实词 虚词 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使用得好不好 2010年 考试大纲 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考查能力为d级,即表达应用。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这一考点涉及虚词 实词和熟语的运用三项,...

2019届高考化学难点专题突破复习

2011届高三高考化学难点专题突破 等质混和等体混。两种同溶质溶液等质量混合,特别是等体积混合,质量分数如何判定有一定难度。本篇可以把这一难点化易。难点磁场。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密度为0.91 g cm 1 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25.0 即质量分数为0.250 该氨水...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突破专题突破教案

第29讲,浅近流畅造语。如果以上关于语言创新的三法是 浓妆 此法则为 淡抹 或叫 淡扫蛾眉 了,语言也是 浓妆淡抹总相宜 的。如果行文语言能像 古诗十九首 像谢灵运 陶渊明 白居易的诗歌那样追求浅近流畅,也应曲水流觞般让人油然而生兴致的。自然流畅的语言常常表现为 1 顺其自然,思路清晰。语言自然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