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流材料

发布 2021-12-16 20:47:28 阅读 1842

语文教学应回归本真。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新年好!我给大家汇报交流的是语文教学应回归本真——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其实对于怎样教语文,我一直都很迷茫,觉得语文很简单,没有什么可教的。因为我们都是成长于中国,每天耳濡目染都可以好好地表达和理解。但是当了老师越久就越觉得任务艰巨,不可小看。

一直挺喜欢于永正老师的,读了他的书,我才发现了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诸多不足之处,也因此获益良多。正如于老师自己在书的序中写道的:“我的文章不是在书斋中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我写的,都是我的故事,我的经验、体会和感受。” 不同于其他教学著作,他的文字率性、真实,于平凡中见真知,如涓涓细泉纯净而透明。

2023年12月9日于永正老师与世长辞。

他深耕教学五十载,桃李芬芳一世情。

他说,自己教的不是语文,而是孩子;

他说,自己刚悟明白怎么当老师却已经老了;

他说,自己至今还像孩子般好奇、贪玩。

他说 “教了半辈子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

于永正老师离开了,但人们不会忘记——

他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是教育部“跨世纪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他是那个孩子们都喜欢的于老师。

假期里读了《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与大家共同分享。

此书共有四辑,第一辑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第四辑关于作文教学。每一辑都结合了于老师自己在实践中的故事、感想,以及他在观、听青年教师课堂过程中的思考。

第一辑前的卷首语深深打动了我:“语文课本里有人文性,老师这本书里更要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语文书里的人文性。

”在这一块内容中于老结合自己少时学习语文的经历,从他老师的身上感悟到了语文的第一个本真:身教。

说到这一点,我跟于老师有着相同的感悟。我之所以成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想跟我读初中时的语文老师有着很大的关系。她的粉笔字,端正有力,对于那时的我,常常看得**。

后来,她开始鼓励我写日记,并且有作文比赛的机会常让我去试。你都无法想象自从那时候起,我对语文,对写作产生了多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正像于老师写的“不断的激励是激发兴趣的伟**宝,不断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哪怕是一点一滴的),是稳定并使兴趣持久的基石。

”现在,我也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对待学生也同样如此。课堂上,与学生一同品词析句,尽量呈现出语言的魅力;鼓励孩子们写日记,让学生们坚持写日记并从中受益;看书时,孩子们看的我也要看,一起**书中的人物、故事……孩子到最后都会喜欢语文,相信他们不用我叮嘱也会去找书看,不用我叮嘱也会去写写习作。我也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留给学生的并不仅仅课文,更是语文老师本身所带去的影响。

语文教学的第二个本真是:广博。“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于老师在书中说:“不能只教一本语文书。”叶圣陶先生说: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一切都在说明,语文教学不应仅仅是教孩子读几篇课文。这就是说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多方面吸收语文的营养。

所以,优秀的语文老师,有远见卓识的语文老师,都有自己的课程,他们的眼睛绝不只盯着一本语文课本。”当然,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开发出一套完整的课程,但至少我们应该有语文要博学的意识,尽量有“大语文”的观念,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才能使他们的“语文生命”丰盛起来。

语文教学的第三个本真:真教。有些人会感到奇怪,难道我们的教学是在“假教”?

倒不是这个意思,这里的“真”指的是语文教学的“真心、真做、真效。”用于老师书中的话就是:“教小孩学语文,要手把手的教,实打实地教。

”有多少在一线教书的语文老师曾经也都是这么想的,但之后,面对一个班数十的学生,还有那么多的耐心和真心吗?所以,真心是一种态度,是对待孩子,对待教学的一种态度,是“真教”的首要条件。而“真做”就要求老师不是空谈,而是踏踏实实真去行动,去付出,唯有这样学生的语文习得才有“真效”。

于老师在书中举到了写字教学方法的例子,说来惭愧,对比我自己的写字教学,着实觉得我没有教好学生。写字课中的写字指导,对于学生写的不好的字都有点出来吗,都有让孩子达到规范吗?我扪心自问,除了抽几本典型的订正,其他的确实没有一一关注。

另外,作为语文老师,板书、示范都规范正确吗?我又不敢自信地说是。一个好的板书,一手好的字,是带有温度的,那温度能点燃孩子们心中对语言文字的热爱,这是我在看到一些优秀的老师写得一首好粉笔字时常常发出的感叹。

在这方面,我确实要好好努力。

语文教学的本真之四是:守常。“常”是什么?

“常”是不变的东西,是规律。吕叔湘先生说:“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于老认为就是没有守住“常”,没有按规律办事。

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什么?一直以来,紧抓成绩不放,课后运用习题查漏补缺,教师累,学生更累。最终效果显现,学生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让我有些飘飘然,原来这是恒古不变的方法。

一次习作,介绍喜爱的书,几位学生迟迟没有动笔,交流之后他们弱弱地说道:“老师,课外书没看过,不知该怎么写。”不经意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竟然一本课外书都没看!

回忆当初,两只眼睛都盯着语文,忽略了成长中的人。于老师指出:“语文能力哪儿来的?

是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形成,不是教出来的。”让学生大量的读和写,才是语文教育的根。语文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要把校内外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用于阅读和写作。

认识到了这一点,为时未晚。接下来的日子里,从“少做题,多读书”为出发点,缩减抄写生字、词语等机械性作业,把多出来的时间用于阅读。这也正和我们的大阅读活动相契合,只要我们坚持,相信我们的孩子不久的将来也会大放异彩,随后的让孩子读书的日子里,问题也出现。

读书交流材料

教师可以更优秀 读书交流材料。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一本改变自己的书,真的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教师可以更优秀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这是一本融故事 理论 案例于一体能让人学到很多知识的书。通过品读,我深深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更要有人格魅力,自身的成长是非常的重要...

读书交流材料

读 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 有感。济渎路张瑞霞。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真是有一种看不进去的感觉,但是坚持读下来,还是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感悟一 人,何等重要!书中不断的在重申 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师的个人发展 教材的育人价值 等词语,都与 人 是息息相关的。我理解了 新基础 课题组的工作人员们,对...

读书交流材料

用劳动的爱来教育学生。读 给教师的建议 后的几点感悟。读完苏霍姆林斯基的 给教师的建议 之后,感触颇深,启发非浅,书中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以下就几条给我印象最深的建议谈一下我的感悟。一 教师要安排好自身学习的时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