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研讨材料

发布 2021-12-16 02:55:28 阅读 4737

**初中数学考前复习。

居巢区2023年中考研讨材料)

黄麓镇中心学校黄书文。

中考对于每一位初中毕业生和毕业班老师来说,无疑是一次非常关键而重要的考试,其意义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下面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中考说明》,做好中考调研工作。

初中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两三个月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因此,复习前老师一定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弄清《标准》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与要求,需对上一两年本省及全国其他省市中题进行研究,了解中考命题的发展、变化趋势;学习领会我省的《中考说明》,了解各知识点内容四级目标分类及其所属认知水平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搞好复习工作,提高复习的效率。“知此知彼,百战不殆”。

如2023年我省中考数学试卷的概况是:共23题,满分150分。其中10道选择题,共40分,占总分的27%;4道填空题,共20分,占总分的13%;9道解答题共90分,占总分的60%。

试卷考查的内容涵盖了《课程标准》三个领域的主要部分,数与代数的内容约67分左右,所占比例为45%;空间与图形的内容约66分左右,所占比例为44%;统计与概率的内容约17分左右,所占比例为11%。考查知识所属的认知水平层次是:了解的知识计16分,所占比例为11%;理解的知识计29分,所占比例为19%;要求掌握的知识计83分,所占比例为55%;灵活运用的知识计22分,所占比例为15%.

二、 精心编制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一份科学、高效的复习计划的制定,需要老师付出大量的心血,决定着学生中考的成败。我的做法是:发扬团队精神,集中大家的智慧。

计划制定前,恳请毕业班数学组老师集中商讨,集思广益,研究制定出一份学校总的复习计划(主要是复习进度),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复习工作中好的做法,最后根据本班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复习计划,确定复习的重点。特别要注意复习例题的选择,作业的筛选,力求做到作业少而精,习题具有典型性、规律性、启发性、灵活性、新颖性。复习计划制定好后,打印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的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三、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中考命题的趋势以基础题为主,中考命题的第一个原则是基础性原则。在这个原则下命出来的题目分值大约占总分值的70%左右,这些题目中一半左右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所以,必须熟悉课本,以课本为本。

在有序的复习中,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形成框架结构,这样可帮助学生总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一章、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章节之间——善于归总;知识之间——善于转化;例题习题——善于变化;分段训练,分类推进。

四、课堂教学应“以练促教”

许多老师课堂复习的形式是老一套的“三部曲”,即:知识点回顾、例题选讲、巩固练习等。殊不知,学生在。

七、八年级所学知识很多已经淡忘,空对空地回顾旧知识时,很多学生感觉是在云雾里一样,不知师之所云。“以练促教”就是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以习题练习的形式刺激学生大脑,引起所学知识的再现。同时,在学生答题中,找出学生易错的地方和遗忘的知识点,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答题情况有目的、有侧重点地对某方面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学生听得也会格外专注,这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精心选题,专项训练,培养思维。

市场上各种复习资料让人眼花缭乱,“偏”、“旧”、“繁”、“难”题混杂。我校教师资源共享,各显身手,从近两三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试卷题目中精选一些新颖的、**于生活中的、学生熟悉的身边问题,符合中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发展动向的新题型进行讲解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他们的思维。

专项训练要针对热点,抓住弱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实际应用型问题;2.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3.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4.

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题;5.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性题目;6.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等。

在专项训练中,注重对各种题型进行分析、归纳,教给学生应对策略和解题方法,让学生教学思维得到系统的训练。

六、重视“通性通法”,重视“变式”训练。

教学总复习要贯穿两条主线,即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复习时,要让学生熟练掌握“通性通法”,并能够灵活应用。而对那些适用面窄、局限性大的特殊技巧应予以淡化,以免削弱对“通性通法”的复习和训练。

在初中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有: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转化思想、整体处理思想等,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其加以揭示、运用和提炼,并在专题复习阶段进一步系统化。对常用于数学解题的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通法,它们都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应在基础知识复习阶段进行渗透、揭示和运用,并在专题复习阶段进行强化训练。

要注意运用“通性通法”,积累一些常规题的解题方法,形成常规的解题意识和能力。

通性通法”需要“变式”训练,精选的数学题,通过“变式”训练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知识,掌握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2019中考研讨会材料

科学 分析。高里中学赵春艳。科学 题往往是中考试卷中一道 大餐 既是亮点,也是难点。集综合性 性 开放性于一体,考查了学生的实验 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学 一般包含以下基本环节 情景创设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收集证据 实验 事实 解释和结论 评价和交流 拓展与迁移等。中考命题通常围绕上述环...

2019中考英语研讨交流材料

三 中考考纲是师生中考复习迎考的重要依据。由于全省各地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而最终面对的对的是同一张试卷,因此最终的复习依据应该是考纲。所以我们在复习之前应该研究中考考纲和命题趋势,做到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纵观近几年各地和安徽中考试题可以看出 英语试题立意在科学准确的基础上力求情景新颖,着重考察...

2023年中考备考研讨

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王东升。一 了解中考命题的过程。二 研究影响中考命题的要素。三 中考复习的教学建议。一 了解中考命题的过程,掌握中考命题的技术。1 命题的主要依据。2 命题的基本原则。3 试题的主要特点。4 命题的技术 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双向细目表,命题。1 命题的主要依据。1 数学课程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