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第七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发布 2021-12-12 00:54:28 阅读 3607

找准“立足点” 彰显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

一年来,学校牢固树立素质教育办学思想,秉承“让每位教师发展,让每位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立足实际,面向全体,以优化学校管理为先导,以全面提升课程实施水平为主线,以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为保障,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认真实施“123”工程,探索出了一条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了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了育人质量,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效益。

一、立足一个基础——全面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一年来,依据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三要素, 着力于优化学科课程、开发完善校本课程,积极探索优化素质教育质量增长的途径和方式,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逐步凸现。

1.突出抓好“五个”规范,确保开齐、开足。

一是规范课程设置,开足、开齐课程。学校按照课程方案的要求,开全所有规定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并开发了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五大类20余门校本课程。二是规范课时,不随意增删课时。

所有学科设置的课时均符合规定。三是规范学生的作业量,以精选促实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项工作由级部主任和班主任共同把关,由分管领导监督执行。

四是规范学生的作息时间。对学生进校、上课、睡眠时间、在校时间等等,都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五是规范评价考试招生制度。

全面实行无分数评价,不单纯的以成绩对教师、学生进行评价等。

2.重点抓好考查学科、地方课程等薄弱学科上课质量。

一是加强这些薄弱学科师资培训,提高授课水平。二是加强日常执行课程表监控,建立督导通报制度,确保按课表上课。三是开展考查学科和地方课程等薄弱学科教学成绩奖的评定,调动教师上课积极性。

四是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对任课教师整个教学、上课情况进行评教,评教情况记入学期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积分,引入学生监督机制。

3.构建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

依托校园文化,开发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让爱传承—锦绣校园天地宽”系列学校课程,分为华夏文明、国学经典、魅力校园、蒙山沂水、七彩课堂五大类20余门校本课程。并认真做好课程开设和课程评价运行机制的探索和研究,做到了与学校管理结合起来,与学生实践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构建起了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培育了“让爱传承,大爱无边”传统文化教育特色。以各种文体活动小组、科技活动小组为载体,以中华传统为主题,积极开发了乒乓球课(乒乓球台室内台10副,室外台10副)、篆刻课、书法课、手工课、泥塑课、剪纸课等活动课程,形成有特色的活动课程,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去年11月份,我校承办了全区校本课程现场会,向全区的同行展示了我们的校本课程,反响强烈,效果明显。

二、搭建两个平台——常态、问题教研和名师联盟教研。

1.搭建“常态、问题教研”平台,强化教师问题意识。

1)以“问题教研”为抓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遵循“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活动流程深入开展问题教研。排查问题——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和教研组的成员们进行交流,选择大家都感兴趣、带有共性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

制订计划——根据教研主题,搜集、学习、整理相关的文献,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在骨干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行动实践——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教研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头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并保持探索过程中的同伴互助。修改方案——结合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研组反思,修改原来的行动计划,使之更加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再次实践——依据新的实施方案再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取得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并注意反思实践过程是否和修订之后的方案相吻合。总结反思——教师个人将参加这次校本教所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一个教育教学片段,通过案例的形式撰写出来,并和全组老师一起分享。

同时教研组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开展过程的得失,写出教研活动的报告。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有经验及时传递,使教研深入教学一线,直接服务于教学,帮助教师排忧解难,分析原因,达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目的。

2)夯实常态教研,于日常管理要成效。一是调整课程安排,挤出校本教研时间。全校周二下午不排语文课、周三下午不排数学课、周四下午不排英语课,为各科校本教研时间。

二是切实抓好集体备课。利用集体教研时间,由教研室统一组织,探索建立“独立备课+合作说课+相互观课+参与评课+反思写课”的合作发展型教研模式。在常态课中,以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作为评价教师备课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实现“备以致用”。

三是发挥业务骨干的引领作用。教干、骨干教师“包靠”教研组,听推门课,及时准确处理教学**现的各种问题。开展“下水课”和“当一天学生”的活动,开研究课,做学术讲座,引导广大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对“包靠”情况实行**制纳入教干考核,确保包靠质量。四是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在学校**开设了“高效课堂论坛”、“优秀课例”等栏目,为全体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充分利用潍坊市教育信息港直通名师课堂平台和新浪网“uc**直播互动平台”开展网上互动教研,实现了“不花钱”“不出门”就能聆听到专家报告、观摩到名家课堂,并在网上开展互动研讨、交流活动。五是开展以“磨课”为主题的课例活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磨课”,我们青年教师更加需要“磨”。为此,每学期都开展大量的好课多“磨”活动。基本程序:

确定主题——集体备课——一次教学——重构教案——二次教学——反思研讨——提升总结。“磨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每个主题确定一名教师进行两次或多次执教。另一种是备课组选一主题,两名或多名教师依次执教,最大化的发挥备课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强化了课堂研究的力度。

2.搭建名师联盟教研平台,实现“抱团取暖”

为整合教师资源,打造名师团队,充分发挥名师队伍在校本教研中的中坚力量作用,学校成立了22人的“名师联合会”。开展的主要活动有:一是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

成立攻关小组,进行集体攻关,及时反映教师在思想、教学、生活上的动态情况,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学术交流。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向教师们展示研究成果,传授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

三是举办主题论坛。每两月举行一次主题论坛,每届论坛提出一个主题,特邀一位嘉宾(教育专家)主持、引导,大家共同**,形成共识。通过论坛活动,旨在提高教师们对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是带徒弟。每位联合会成员都带2-3名徒弟,带他们“登堂入室”。五是读书沙龙活动。

定期举行读书沙龙,交流、汇报读书心得、收获,提高名师队伍的文化品位。五是聘请了陶继新教授、李秀伟主任、潍坊名师赵红和徐丽霞为我校名师联谊会的指导专家。名师联合会为教师之间搭建起通畅交流的平台、发展的平台,推动和促进名师在思想、业务等方面不断提高,为尽快锻造一支数量可观的名师团队,带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实现三个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自能高效课堂、学生综合素养。

1.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1)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遵循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的理念,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努力做到把成长的道路铺到每个教师的脚下。一是全程全员培训——搭建学习的平台。

成立“教师学校”,进行全员培训,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教育、管理、教育心理等方方面面,开展“**运动”,通过大运动量的学习讲座,使全体教师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二是学习、实践、反思——搭建工作平台。把“理论培训”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融为一体,使它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开展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技能等系列研修学习,让老师们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小结,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丰厚文化底蕴,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发展模式,打造学习型团队。充分发挥名师、名家“专业引领”作用,聘请专家成立“导师团”,到校集中指导。大力倡导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助,将“同伴之间”的教学观摩作为重点来抓,积极倡导好朋友间相互听课,使大家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

三是创造各种机会——搭建展示平台。积极为教师开展各种活动,比如教学技能大赛等;另一方面,学校积极争取市区教研部门的支持,让老师们尽量在一些教研活动中露脸,为教师的成长创造各种锻炼的机会。四是满足教师成长的需求——搭建支持的平台。

学校从财力、物力及人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每年安排的教师培训费用近10万元。

2)以六项基本功训练为抓手,抓好校本培训。①练掌握新课标的基本功。要求教师在开学初、平时教学中研读新课标,学校举行新课标专题讲座,通过重温新课标活动,提高了教师驾驭新课标的能力。

②练使用教材的基本功。采取的办法是:一是请老教师传帮带;二是大力开展教研活动,特别是以年级观摩课为龙头,开展切合实际的帮教活动;三是要求写好教学反思。

四是以集体备课为主阵地,把准确把握教材作为集体活动的主要内容。③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基本功。④练通用基本功。

主要以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为主,聘请兰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宣晓群为我校普通话辅导教师。加强日常练功的指导和检查力度,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展示活动,促使教师教学基本功再上新台阶。⑤练教学技能基本功。

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说课评课的能力、反思的能力等。⑥练教育科研基本功。以课题为载体开展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培训,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3)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加强教师梯队建设。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本着“确定目标,拜师求教,骨干引领,整体提高”的原则,多措并举,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一,依据“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结构层次,突出阶段重点和目标,搞好个人发展规划。

同时,建立起了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对教师专业发展实施跟踪落实,促进教师自身提高。第二,重视各级教学骨干教师的培养和使用。通过开讲座、上示范课、带教研组等活动,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带动青年教师登堂入室。

第三,要求青年教师做到“四个三”。一是过好“三关”:基本功关、业务关、科研关;二是学会“三课”:

听课、评课、上公开课;三是练好“三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第四,读好“三书”:教科书、专业理论书、教育理论书;对“四个三”计划的落实,学期末进行评估,对青年教师和导师写出定性的总结和评语。

第四,建立青年教师成长的环境和机制,推动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开展“教坛新秀”等评比活动,大张旗鼓的进行表彰。

2.强势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继08年建立起高效课堂模式基础上,一学年来,坚持一手抓模式的推广学习,一手抓模式的打磨提升,强势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1)继续做好典型培植和学习典型工作。切实做好典型培植,重视典型引路。经过努力,语文学科刘学霞老师的“三段六环节”赏读教学模式,数学学科朱艳香老师的“目标导学,尝试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均已比较成熟。

一学年来,重点从这些成熟的课型细节入手,继续打磨提升,使之成为我校高效课堂建设的样板课,树立教师学习的榜样。并通过上示范课,做课改报告等形式,在全校推广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带动全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同时,刘学霞主任的“三段六环节”教学法,被区教研室列为重点集体研究对象。

2)引入磨课机制,大兴课堂研究之风。高效课堂的构建单纯靠行政命令的手段是不可能凑效,必须引导教师进行研究,让教师做一名课堂教学的“真正”研究者。为此,继续坚持课例制度,为教师搭建研究的平台。

先后开展了青年教师指导课、骨干教师公开课、课改教师的引路课、同课异构等课例活动,并在活动中引入“磨课”机制,形成以课促学、以课促研的校本研究模式,深化了课堂研究的力度。

3)抓实“双预”,下足课前功夫。在构建起高效课型的基础上,我们着力抓好“单元预案”和“课前预习”两个环节,要求教师、学生下足课前功夫,不然再好的教学策略也无异于纸上谈兵。一是抓实“单元预案”。

对单元备课做了调整,全部由教研室利用集体教研时间统一组织。由“模式展示课—教材教法考试—单元预案研讨”三部分组成。二是抓实“课前预习”。

高效的学习必须从高效的预习开始。①考虑到小学生没有多少预习能力,我们把预习指导引入课内(时间安排在每节课的最后3—5分钟),重点落实预习策略,确保课外预习高效,实现“课上”“课下”的双高效。②研究探索预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预习能力。

如语文课前预习“六步曲”。③建立“课前预习检查记录制”,发挥组内成员相互检查进行约束的学习效果监督机制,将学生预习纳入日常学习考核之中,提高预习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济南第七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找准 立足点 彰显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一年来,学校牢固树立素质教育办学思想,秉承 让每位教师发展,让每位学生成长 的教育理念,立足实际,面向全体,以优化学校管理为先导,以全面提升课程实施水平为主线,以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为保障,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认真实施 123 工程,探索出了一条素质教育可持...

小学实验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为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自主 的能力和勇于探索 创新意识,学校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学生操作实验课程的开设和管理,在县教育局和北陶联校的关心和指导下,学校依托省规范化学校复验的契机,实现了实验室 仪器室等功能用室管理标准化 做到了实验教学常态化,促进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一...

济南海学中学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抢抓机遇全面提高办学水平。求真务实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半年来,我校在区教育局和镇党委 的正确领导下,以并入区为契机,围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自能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这个中心,解放思想 扎实工作 锐意进取,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较好的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工作向各位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