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材料

发布 2021-11-30 19:23:28 阅读 8458

一、流动党员在教育管理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存在的问题:

1、去向掌握难。一些农村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有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加之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有的无固定地点且居无定所,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

2、活动开展难。一方面,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外出流动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而另一方面,一些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闻不问,多数党员在流入地无“家”可归,造成流动党员的组织生活、教育培训等难以正常开展。

3、管理落实难。在流动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考察期,由于外出很难对其现实表现有所掌握,培养考察难进行,转正手续难办理。此外,由于传统的目标管理和民主评议制度很难适应流动党员这一新的特殊群体在,致使外出流动党员疏于管理和监督。

4、作用发挥难。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相当部分流动党员一心向“钱”看,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对组织安排的工作置之不理,对家乡的建设漠不关心,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弱化。

原因分析 :

1、思想认识不深。有的流入地党组织觉得外来党员是外人,不是自家的人,何必自找麻烦,干脆不管;有些流入地的党组织对持《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的流入党员拒之门外,不让他们参加当地的组织生活,造成一部分流动党员想转组织关系无处接,想参加党的活动无处去,想向组织倾吐心声无人听。

2、党性观念不强。部分外出流动的农村党员党性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不强,外出时不愿向党组织报告;有的既不参加所在地的党组织生活,也不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出现了“流出地管不到、流入地管不了”的情况;还有的党员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把自己置于党组织之外,拒绝组织监督,成为“隐性党员”、“档案党员”。

二、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有什么好的对策与建议?

1、摸清底数。对外出流动党员建立流动党员档案,详细记载流入地址和****,对每名外出流动党员颁发《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外出后,应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外出所在地党组织,接受外出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外出党员返乡后,原党组织要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所记载的有关内容。

2、加强联系。对在周边地区流动的外出党员,各党组织派出工作组进行“家访”;对有固定****的党员,流出地党组织要通过向流入地党组织发调查函的形式,了解党员的有关情况;对居无定所的党员,党组织要通过**进行定期联系;对长期未与组织联系的党员,党组织指定专人负责沟通联系。

3、强化服务。对外出流动党员的家属,各党组织要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同时,利用节假日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让他们汇报在外的思想、工作情况,畅谈在外的见闻和感受,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

三、简要说明当前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度加大。区域位置好的村,通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合作等办法,多渠道获得稳定的收入**;而靠自然资源的有限开发的村,因为自身资源贫乏,没有增收的途径。

2、村级支出逐年攀升,部分村级组织不堪重负。农村环卫长效保洁、治安联防、农田设施、合作医疗、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各项创建活动等方面的支出逐年攀升,村级组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对集体经济本身薄弱的村级组织来说,实在难释重负。

3、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得不到体现。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得不到体现。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土地征用费补偿问题上,“分光用光”的现象相当普遍。征用的土地补偿费、青苗费均一起分到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却分文没有收取。二是农村发展留用地政策受条件、资金等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村得不到享受。

4、村干部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他们片面地认为,一无精力、二无能力、三无财力,力不从心,不合时宜。缺乏敢想敢做敢为的勇气和魄力,丧失了发展集体经济的机遇和主动权。

5、部分村级债务沉重,给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债务形成的原因较多,主要是历史遗留问题形成的,另外由于许多村没有集体积累,仍要对公共基础设施不断投入及非生产性支出等使新债不断增加。

四、对更好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需要,是搞好村级服务,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是加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物质保障。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敢打硬仗的拼劲,投入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伟大实践中。

2、选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带头人。可以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村干部,是村党员,是致富能人。选好这些带头人,用好这些带头人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根本。

3、选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选准路子,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集体经济有一定基础的地方,要进一步增强集体经济的活力,壮大集体经济势力;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要克服畏难发愁思想,立足当地资源、区位优势等,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找准切入点。

4、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村级债务。让村级有更多的时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五、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的积极效应有哪些?

1、促进了农村干部队伍优化。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打破了人才的城乡壁垒,有效地推动了人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和倾斜,弥补了一些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陈旧的缺陷,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2、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村官入村任职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作用,通过互联网、会议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主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到了农村。为村委会出谋划策,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寻求致富门路,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法律知识多、见识广、群众比较信任的优势,让他们发挥专长,采取法律讲座、以案说法、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与村民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积极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化解、灵活处理农村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4、促进了农村文明风尚形成。大学生村官观念新,文化高,才艺多。他们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主动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破除陋习,弘扬正气,大力倡导文明村风,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到了农村,他们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和广播,坚持每天**新闻和农村节目,组织群众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修养。

六、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其对策有哪些?

存在问题:1、思想根基“夯得不实”。部分大学生只是把当村官作为边工作边择业的权宜之计,缺乏长期在农村锻炼成长的打算,导致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缺乏干事创业的持久热情和坚定决心。

2、角色分工“定位模糊”。在实际使用上,对大学生村官的作用认识不清,角色定位不准,仅仅把他们当作传统意义上的“内务主任”使用,导致他们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收发文件、撰写材料甚至端茶倒水、接听**等日常琐事上,这就偏离了**选派大学生村官的初衷。

3、心理调适“水土不服”。作为“80后”的大学生村官,由无忧无虑的大学校园一步踏进矛盾复杂的广阔农村,由于社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压力、情感压力、前途压力等等,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心态。

4、农村工作“本领恐慌”。对农村社会问题认识不深、了解不全,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懂农村的“人情世故”,不善与农民群众打交道,缺乏足够的人际沟通能力;只会讲“普通话”,不会讲“地方话”;只会与群众论“大道理”,不会与群众拉家常。

5、干事创业“动力不足”。有的认为大学生下基层是“镀金工程”,对大学生村官的能力存在质疑和观望情绪,对其创业行动不支持、不帮助,这些都大大挫伤了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积极性。

6、聘期结束“出路不明”。部分大学生村官对3年聘期之后的再就业感到茫然,虽然政策规定选聘生报考公务员、研究生可以加分,但是考试与扎根农村当村官实际上又是存在冲突的,想当好村官,就没时间静下心来复习备考,“田头”和“案头”之间存在矛盾。同时,“考试升迁”只能解决少数人的出路问题,为数众多的大学生村官对“未卜前途”感到焦虑和迷茫。

对策:1、完善选聘机制,把好源头质量。严把大学生村官入口关。

注重对大学生入村工作动机的考察和了解,选择一批真正志愿到新农村建设一线打拼的大学生,确保人到村、心入村,以才兴村。同时,对新选聘村官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现实岗位与更高理想之间的关系,打牢扎根农村的思想根基。

2、科学设岗定责,强化目标考核。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履职责任和履职能力,必须建立明确的岗位目标和完善的考核机制,让大学生村官进村伊始就明白该干什么、要达到什么标准。根据大学生村官所任职务要求和专业特长,分别量身制定年度履职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让大学生村官完成工作有一种“跳起来摘桃子”的感觉,又要有具体的量化要求,便于督查和考核。

同时,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实绩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定期述职察其言、个别访谈汇民意、实地走访观其效等形式,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实绩进行定期考核评价,重点看解民忧办实事情况、创业创新创优情况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满意度,并依据考核结果对大学生村官给予评价和奖惩。

3、注重整合资源,促进多方联动。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多部门联动的系统工程。要善于整合部门力量,统筹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突出创业富民主线,重点围绕帮扶大学生村官克服创业实践经验不足、缺乏资金、不懂技术等实际问题,探索一套集项目筛选、技术指导、资金帮扶、政策激励于一体的帮扶机制。

为大学生村官聘请创业导师,实行“一人一策”式的全程跟踪指导。为创业型大学生村官开辟融资“绿色通道”,对其创业贷款给予贴息扶助。

党建工作调研材料

凉城县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调研报告一 基本情况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 幼儿园 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幼儿园2所 在校在园学生 幼儿 名。有教职工 名,其中专任教师 名。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 名,大专学历 名,中专学历 名,高中及以下学历 名 高称职称 名,中级职称 名,初级职称 名,未定级...

党建工作调研材料

与时俱进抓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素质,保持党员先进性已成为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一大课题。xx乡党委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一 我乡党员教育的现状及原因 xx乡地处翠屏区北大门,辖11个行政村,2个农村社区,2个城镇社区。目前全乡共有党员717名。经过几年来的努力...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二 为适应城乡组织构成的多样化趋势,应加大在两新组织中组建党组织的力度。坚持单独组建优先,对确不具备独立处理党组织条件的,采取联合组建 村企联建等多种方式建立党组织 必须在现有按单位 地域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党组织设置模式 加大联建共建力度,积极探索新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体系,实现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