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陈家拥共小学———段超。
一、指导思想。
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以及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去说去做,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5册中,“二次根式”与“一元二次方程”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二次根式”原是第4册章数的开方的一节,现单独成为一章,其内容更为完整合适。
一元二次方程”是原有内容,基本保留,略作修改,更为完善。
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有“图形的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两章。
图形的相似”原为第4册,现后移,作为全等三角形的拓展,增加中位线一节,适当加强理性的数学逻辑推理成分,更好地实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有机结合。
解直角三角形”为原第4册解直角三角形一章的后两节,探索边角关系,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
随机事件的概率”一章,属于概率范畴。将原第5册的概率的含义与**和第3册模拟实验的内容合为一章,基于概率的频率意义,引入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分析意义和简单的**公式。主题突出,线条鲜明,那样对于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学习就更为集中。
第5册各章课时安排。
全书内容(含各章复习)与课时安排。
第22章“二次根式8课时。
第23章“一元二次方程14课时。
第24章“图形的相似14课时。
第25章“解直角三角形12课时。
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14课时。
课题学习4课时。
各章分析。第22章二次根式。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基本性质。
2.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并会用来化简二次根式。
3.理解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
4.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5.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能运用二次根式的有关性质进行化简。
课时安排。本章教学时间大约需要8课时,建议分配如下:
22.1二次根式2课时。
22.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3课时。
22.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1课时。
复习2课时。
教学建议。22.1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是在回顾算术平方根的基础上引入的,重点在于理解二次根式的数学形式;
2.让学生自主探索,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通过计算与观察,概括出二次根式的性质。
22.2二次根式乘除法。
1.让学生通过试一试、思考、说理、概括归纳的学习过程,必将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形成;
2.本节涉及根式化简所需的三个基本依据,应让学生认真理解,学会运用;
3.适时运用计算器,重视计算器在探索发现数学规律中的作用。
22.3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1.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是类比整式加减法中的合并同类项得到的,教学中可适当复习回顾原有知识;
2.让学生再次通过试一试、思考、概括、归纳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形成;
3.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是描述性的,应让学生结合实例理解认识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加减运算中,根式的化简是必要的一个环节,可适时强调根式化简的基本方法。
第23章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联系一次方程、方程组和函数的基本知识,继续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联系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经历对一元二次方程各种解法的探索、归纳,理解和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体会数学学习中比较和转化的思想方法。
3.会用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解简单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能进行估算和检验。
4.能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和解释所得的结果。
5.让学生进一步经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数学建模过程,获得更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体会数学的价值观。
6.结合实践与探索,让学生经历**性学习过程,从根本上改变学习的模式,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课时安排。本章教学时间大约需要14课时,建议分配如下:
23.1一元二次方程1课时。
23.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7课时。
23.3实践与探索3-4课时。
复习2课时。
教学建议。23.1一元二次方程。
1.方程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和工具,也是学生对一次方程(组)和一次函数知识学习的延续和深化,因此注意和原有知识的类比与联系。
2.方程是描写客观世界数量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模型,教学中应注重联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23.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注意引导学生参与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
2.教学中需注重加深对于类比与转化思想的认识和应用,及时对于探索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和归纳,培养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3.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应按照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循序渐进,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一些有价值的应用问题。
23.3实践与探索。
尽力创设**性学习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应用不同的解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逐步养成主动**和应用的习惯。
第24章图形的相似。
教学目标与要求。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物体和图形的相似。认识相似与轴对称、平移、旋转一样,也是图形之间的一种变换。
2.探索并确认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以及面积比的关系。
3.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判断已知线段是否成比例。了解**分割。
4.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探索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探索相似三角形的主要性质,即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以及周长、面积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
5.能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6.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利用位似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和缩小。
7.了解三角形和梯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重心的概念以及有关应用。
8.能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灵活运用不同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9.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
10.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课时安排。本章教学时间大约需要14课时,建议分配如下:
24.1相似的图形1课时。
24.2相似图形的性质2课时。
24.3相似三角形4课时。
24.4中位线2课时。
24.5画相似图形1课时。
24.6图形与坐标2课时。
复习2课时。
相似的图形。
.本节是通过一些相似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相似的概念。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中的相似图形,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生活中的相似,从而理解相似的概念。
2.由于一开始学生对于相似只具有感性的认识,因此所作的判断或画图都只能从直观层面进行。
3.本章主要研究相似多边形和三角形,所以本节中所举例子大部分都是平面图形相似的例子,对于立体图形相似的情况,教学中可适当让学生感受,不必过多的展开。
4.教材p.43中的“试一试”让学生根据直觉画出与原四边形相似的图形,是为了后面探索相似多边形的特征埋下伏笔。
24.2相似图形的性质。
.线段比、成比例线段等基本概念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处理相似图形问题的基础,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2.关于两条线段比的概念,要让学生理解线段的比就是它们长度的比,因此与长度单位的选择无关,但一定要选定同样的长度单位。
3.通过“做一做”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相似地图中对应线段长度的关系,猜想其中存在的数学关系。
4.让学生利用相似图形的性质,总结判定两个。
边形是否是相似多边形的方法。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进行点拨,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整个探索过程。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四 教学工作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二次根式 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掌握根式 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等进行描述。2 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 变换 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图形相似的基本性质,3 从事收集 描述 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的活动,感受抽样的...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 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22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36人。上学期期末参加县局统考及格率为 平均分。考试成绩不理想,落后面比较大,学习风气还欠浓厚。二 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 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六章。第一章证明 二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证明 三 第四章视图与投影第五章反比例函数 第6章频率与概率教材重点 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 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