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教师随笔 享受阅读诗意生活感想随笔

发布 2021-10-20 15:35:28 阅读 7741

宜阳县城关镇一中丁赞霞。

近期,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实验以不可遏制的气势走进了河洛大地,在广大师生的心湖激起阵阵波澜,它凭借专业阅读带动专业写作,继而进行专业交往,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的观念在各种教改模式中力拔头筹,直抵人心深处,已经成为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它如一缕春风,唤醒了广大师生长期冬眠的创新之梦;它又像一副催化剂,促进了我县教育改革事业的空前繁荣,以其无以伦比的美丽,带给了我们广大教师阅读成长的快乐。

朱永新老师的“以教师发展为起点”、“谁站在教室里,谁就决定了教育的品质”的精辟见解,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新教育实验之窗,让我们领略到了别样的风景——教育原来可以唱响“吉祥三宝”,教育生活原来可以如此幸福完整!而要实现教师的跨越式发展,专业阅读就是最佳快速通道,意义非凡。

一)阅读让我们借助大师畅想“海上生明月”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可依赖的资料主要是有限的文字教材,比如教材、教参、辅助读物等,这种单一而老套的资源限制了教师的思维,使很多有创见的设想由于时空的限制、经济的因素,加之同行之间的优秀资源的传播局限而搁浅。如今,倡导专业阅读,浸润墨香,汲取名人大家的专着理论,使一切皆有可能,它跨越了时空隧道,使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学人员可以畅想“海上生明月”,可以“千里共婵娟”,实现资源共享,实现足不出户也可饱览世界风光尽赏教育美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本本经典佳作,一本本理论专着是每一个教育者无言的导师、坦诚的诤友。耐心阅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便会让自己绽放知识的人格魅力,带给学生学习的快乐。记得,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我摒弃了传统的讲授法,上课前先阅读了余映潮老师和于漪老师的教学案例,并观摩了他们的《背影》一课的教学实录,借鉴其组织的学习活动,把“车站送别”一节作为脚本,鼓励学生创设情境编写课本剧,让同学们很快就通过想象置身于人群熙攘的站台上,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作激情,为体会作者朱自清的“望父买橘”酝酿了感情。

这种学习模式,比起以前教师直接用语言阐述父爱,感受亲情更快捷形象。课后,两位老师当年的自我反思又成了我反思学习的榜样,使我能够及时回顾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失,在反复对比中悟出自己的教学心得。当我把从书中学到的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技巧,经过剪裁、加工处理后再巧妙地用到自己新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中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光亮和脸上的兴奋,我自己也尝到了创新的快乐,哪怕只是“邯郸学步”,也多多少少有点小得意,而这正是阅读的恩赐。

当你绞尽脑汁去设计教学方案而才思枯竭时,当你恍若周遭漆黑无光而抱怨“明月几时有”时,当你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不妨埋下头来静心阅读,潜心钻研,做好大量摘抄笔记,让名人的佳作为我们精准导航,让它们成为我们放眼世界的一双双睿智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原来窗外春花烂漫,原来天空明月浩荡,你的世界从此开阔敞亮,诗意在远方!

二)阅读让我们借助大师尽享“天涯共此时”

假如你真的爱上阅读,尤其是在名家的引领下和同行一起阅读,就可以突破区域的限制,拓展教学的空间,拉近人们心灵的距离,为广大教师交流互动共话成长提供可能。

假如你能长期阅读,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内心丰盈、魅力四射的人,你的学识迸发出的光焰一定会照亮学生的心田;有了渊博的学识,你教学就会游刃有余,你的课堂教学内容将会由呆板抽象变得直观形象,你的课堂气氛将会由压抑沉闷变得活跃灵动,就仿佛开启了**聊天一样,千里之外的学生和教室里的学生,即使是远隔千山万水,即使是身处异国他乡,也有可能在一起学习和操练。书中的老师读得标准,写得规范,教得高明;教室里的你宛若陈果老师妙语如珠,学生听得认真,学得热情。这时,阅读犹如一道飞虹,架起了师师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实与虚之间沟通的桥梁,让贫困县区的教师和孩子们饱享了一顿顿精神大餐,活跃了课堂,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创造你和孩子们心中一个又一个“难忘的一课”。

学有法,但无定法,各有各法,贵在得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因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吃老本的现象就愈发常见,这会导致固步自封,永远停留在复制层面。有篇文章说得好,匠人在复制,大师在创新。

教育随笔 学会享受生活

教育随笔 学会享受生活。教育随笔 学会享受生活。泰戈尔有句诗 letlifebebeautifullikethesummerflowersanddeaththe autume le es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生命如此短暂,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美好我们才会是快乐的,幸福的。工作只是我们生存的一种手段,但...

新教育随笔

新教育不 新 最初接触到新教育这个词,总觉得叫法有些怪怪的,难道教育还有新旧之别吗?是不是我们一直以来做的可以称为 旧教育 呢?新 的教育究竟是什么样子?是不是要把我们以前做的教育全部否定了,让教育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当深入系统学习了新教育的一些理论之后,我认为新教育实验其实并不 新 它和我们所做的各...

《新教育》读书随笔

八道沟镇中心小学校董玉华。砌下落梅如雪乱 冰天雪地的冬季处处碎琼乱玉,于傲雪凌霜,瑞雪纷飞中滋育着诗意的冰清玉洁。孩子们走进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捧一手晶莹剔透,吹一口冰肌雪肤,滚一地洁白素装,砌一个冰雪娃娃,让我们在孩子们的欢呼雀跃中找回失落的记忆。让我们目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的皑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