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征文

发布 2021-09-30 03:01:28 阅读 4672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余海姬。曲靖市沾益县盘江镇迤堵小学(655338)

联系**:139***

作者简介:余海姬,女,汉族,现年35岁。2023年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一直从事农村基层教育教学,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村完小校长。

作者过去十多年研究得比较多的是小学语文教学,近年来,由于学校数学教师缺乏,数学成绩偏低,转而上数学课。本文将以涉入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以来的一些经验、感受与大家分享,旨在通过躬身实践,让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更强。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很低,特别是在农村,学生往往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普遍学生反映数学难学。的确,现在的小学数学看似简单,真正要教好、学好也不容易。本文将从教师备课、课堂形式、知识建构、数学状态等几方面来谈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一些方法、途径。

关键词】 提高小学数学有效性。

很多教过小学数学的教师都有一个同感,那就是课很容易上,自己上起来也很轻松,但是,上过课之后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也就是说,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很低,特别是在农村,学生往往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普遍学生反映数学难学。为什么老师觉得知识点讲清楚了,难点也突破了,可学生就是“雾里看花”?

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课堂驾驭,学生的基础知识,师生的学习状态等都会影响数学的教学效率。本文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一些方法、途径。

一、教师加强备课环节的思考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因此,在备课环节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那么,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通俗地讲,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应该合理地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由于不同级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其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二)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引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搭建桥梁。

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备课中,我从自行车、汽车的车轮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而偏要做成圆形的来导入,学生将被熟悉的现象所吸引,为找寻答案,他们一定会动手进行实验,自学课本,很快找到理论依据,掌握圆的特征。此时,继续让他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做成了圆形,联系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再次联系起来。又如在《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两个问题:

把100公顷土地平均分给大树屯村1至5组村民耕种公不公平?把土地等分成5份,分别种上葱、姜、蒜、青菜、稻谷等合不合理?这些问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熟知土地要根据人数多少来分,农作物要根据需求来播种,从而懂得了等分有时是不合理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新的分配方法,这样,自然就引出了“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的内涵也不言而喻了。

使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充满数学信息的现实世界中。这样备课,符合儿童认知规律,教学中预设容易生成,能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有效的促进知识的迁移。

(三)加强自身体验,突破教学难点,内化知识。

一节课,无论教科书写得多么清晰,教师讲得多么明白、透彻,要理解教学内容,最终还得靠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感悟、体验才能完成。所以,教师在备课中必须加强自身体验,突破教学难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在学习《相遇问题》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两地”、“相向而行”、“相遇”等概念,我在备课中就思考如果用车子的相遇来讲,学生一定会感到很抽象;如果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站成两排,要求他们按照教师指令实际走一走,学生在走走停停中就会很快理解这些概念,再回到课堂上讲解“相遇问题”时,就迎刃而解了。“体积”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备课时我想,光凭嘴讲学生是听不懂的,虽然农村学校教具有限,但可以做到让学生准备两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在杯里倒入相等体积的水,一只杯子里放入一把铁锁,另一杯里放入一个螺丝帽,让他们观察水平面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通过观察让学生领悟到水平面升高是因为物体挤占了一部分空间,铁锁占据空间大,水平面就上升得高,螺丝帽占据空间小,水面就上升得少,从而懂得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叫物体体积。

这种实验的方法比教师简单叙述和学生机械背诵效果要好得多。

所以,数学老师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难点,提出相应的目标,帮助他们建立形象的联系,对提高教学效率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二、课堂上要用多样的形式。

过去我们在教学中常常采用一种固定的形式,那就是学生端坐,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现在提倡采用小组学习方式,很多教师又盲目地只用这种形式了。其实,在数学课堂上,要交叉使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到丰富多彩,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 合理地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方式。

1、把握教师定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

如果有,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这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

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应等待,不应观望,更不应干自己的事情,而是要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合作进程、讨论的焦点,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做好充分的准备,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责。

2、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3、建立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积极参与,学会思考。

二)设计有效的练习

1、设置练习要体现层次性。教师在设计练习时,约三分之二的练习较容易,大部分学生会做;三分之一左右的练习难度较大,允许有些学生不做。这样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大都能有质量地完成练习作业,尝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获得成就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好好学习的愿望。”

2、贴近生活设计练习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我们应把生活实践当做学生认识发展的活水,把数学习题与生活实践紧密“链接”起来,让学生在这些来自于实际的鲜活的数学事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是快乐的。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一枯燥的概念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练习的:

新学期老师给同学们发作业本,把45本练习本分发给第一组的同学,你能帮老师分一分吗?学生很快地参与到分一分的练习中。

三)坚持有效的课堂评价。

在传统教学中,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教师评价较多,很少听到学生自己的声音,主体较为单一,被评价的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不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新课程在课堂评价方法上要求我们打破教师一统天下、主宰课堂、垄断评价的现状,提倡开展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向性评价。

学生的学习表现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参与方法、学习程度、参与效果。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

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闪烁。

四)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

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多**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注意“度”的把握。

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为了赶时髦每一节课都用多**。开始的时候,很有新鲜感,可在反思中觉得并不是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多**,太多的刺激会让学生疲惫不堪,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而只有适当使用,才会发挥的优越性。

三、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巩固各种能力。

数学是一门连贯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切忌断章取义,而要对整个知识体系、教材编排全面了解,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巩固、发展各种能力。

一)领会教材意图。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笔者曾听过一节“认识整时”的课。讲课的老师从第91页的主题图引出了课题,接着在师生互动中认识整时,动手操作拨“整时”后教师指导正确写整时,最后以第92页的插图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整节课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落实得很扎实。

可讲课的老师对插图并没有物尽其用,只是看一幅说一幅,缺少了有机的结合起来观察与讨论,难免令人感到浪费了珍贵的教学资源。实际上,教材中的插图都是经过编写教材的老师精挑细选,几乎每一幅图都不止一层意思。笔者建议授课的老师把第92页的插图(一位小朋友一天的生活、学习时间的安排)以“先分后总”方式加以诠释,即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插图讲解图意,巩固对整时的认识,再让学生综合起来看这几幅图谈谈自己的感受。

尽量让学生主动的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结合起来,体验到数学学习是有价值的,并有意识的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渗透要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 适当拓展课本知识。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

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完全陌生的内容是很少见的,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有感到陌生。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如在上三年级上册《搭配问题》时,教材上出示的是两件上装搭配三件下装,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搭配方法后,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去探索用不的两种量去搭配,而不是总是二三搭配。曾经听过一位教师上二年级《观察物体》,教师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物体让学生观察,但观察的面总是囿于教材上的那几个面,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扩不开,课堂效率又怎样去提高呢?

教育质量征文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对 科学 的学法指导。作者 陈娴,昆明市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9年,现担任昆明市盘龙区教科中心化学教研员。摘要 初中学生开始学习化学时,对于 科学 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出现了困惑。指导学生正确理解科学 掌握 活动的基本环节和方法,有利于教师的教...

教育质量征文

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摘要 本文围绕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素质作了。一点 主要从数学意识 数学思想 数学语言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呼唤中学生综合多元评价。中学生多元评价是指不单纯采用标准化纸笔测验,而是采用多种途径和使用多种方法与技术,对学生的道德品质 公民素...

张莲花教育质量征文

新课改环境下的班级管理。参加工作自今,我每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我深深体会到 教书育人 的意义所在,并从中获得了许多管理组织经验,能力提高不少,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新课改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科技,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