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歌艺术中,什么叫做意象?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提一个更带根本性的问题:什么叫诗歌?
作为我国古代·—种长期处于正宗地位的文学样式,它同别的文学样式如散文有何本质的区别7最能代获中国古典诗歌的无疑是店油找们不妨先;矣三联中唐作家写的五片待,了解一下它究竞有哪些主要特点。
宙里人将老,门前材已秋。
——韦应物。
树初黄冲日,人欲白头时。
——白居易。
甭牛黄叶材,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
段六朝人的散文:
木犹如此,人何u堪[
一《世说新语》
仔细寻味可以发现,四者句式都很工整;结构也大体相同,都是—勺既树, ‘句说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则完全一样,无非都是叹借岁月云迈,午华易衰。但前引三联我们称之为“诗”“木犹如此”两句却只是散文,这是什么原因呢?其间区别有二。
第一是对节奏和音韵的追求。上引《世说新语》两句上下各四各看似整齐,其实并不注意节奏的对称。上句三顿为“木/犹/ir此”’下句三顿为“人/何以/堪”,句中停顿节拍不对称。
再看上引三联五言诗的节奏。
第一联为:宙里/入/将老,门前/材/已秋。
联为:材/初黄今日,人/欲白头时。
联为:酉牛/黄叶/材,灯下/白头/人。
三联句节虽各不相同,但上下两句均在对应的地方停顿,成了工整的对偶句。
诗歌除了两两相称的节奏之外,平压和谐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木犹如此”两句,头四句便全用了入声字。 “窗里入将老”等三联,平压均符合本句二二相问,对句二二相反的原则。
(“窗里人将老”的“窗”当压而用平声; “树初黄叶日,入散白头时”的“树”当平而用压丙 “入”当压而用平声; “雨中黄叶树”的“雨”当平而用历声p “黄”当反而用平局 “灯下白头人”的“灯”当历而用平声, “白”当乎例用压声,皆为五。
律之。一、三字,可以不论)读一读三联诗所在的全湍和州t说新语》原文,这种区别越加明白:
结茅临古渡,窗里人将老,寒山独过雁,日夕建归客,节物行番落,材初黄叶日,乡回程程远,唯残病与老,静在四无邻,酉中黄叶材,以我独沈久,平生自有分,卧见长淮沈。
门前材已秋。
暮酉远来舟。
那能忘旧游。
应物《淮上逼洛阳李主簿》
年颠坐变衰。
人欲自头时。
亲朋处处锌。
一·步不相离!
居易《途今感秋》
羌居旧业贫。
灯下白头人。
愧君相见频。
况是荣家亲。
空塔《喜外弟6纶见宿》
桓公北征纤合城,见前为琅邪对待惋,l4i十围,犹如此,人何u堪,”攀枚执条,弦然流泪。 一一刘义庆eq说新语”言语篇》
仔细比较三诗一文,可以发现韦应物等人兹实全是使用《世说新语》的这两个现成语句, (此两句诗人常用,除上三例外,还可举小僧惟凤《秋日送人》“去路正黄叶,别君媒白头”守)但同—意义的诌饲f y、散文到诗歌中去,读起来的感受邮大不相同。
达除了卢律方面(包括倘文尚未提到的押韵)的明显差别以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区别:表达方式的不同。“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二句八字之中, ‘半以上是虚词(“犹”、 如此”、 何以”),文中意思主要依靠关联词语,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直接说出。
而抽象的话法关系和逻辑结彻却是诗歌必须摆脱的,摆脱得越彻底越好。
校据这一原则,前引三诗也不是都写得一样好。白诗所表达的侧重在时间观念,上、下旬还靠时态动词“初”、 欲”来联结。书诗虽然不局限于时间观念,但又以方位介词“里”、“前”把中间范围限得过死。
刁空之诗则舍去丁这一切,纯以“雨中一黄nr树一灯下一白头人”几个视觉事象的并置,暗示出深沉的思想感情。黄叶枫已足以引起年华易衰的联想,何况是在“雨中”;满头白发,岁月磋陀,本已可叹,复在“灯下”,倍加凛然。 “雨中”、 灯下”,既j:
“个时间的事象,又是一个空间的事象,它们和“黄pf‘树”、 白头人”互相组合,构成了一幅透射性极强的立体图画, ‘如电影中所见。真是“显词语寂氨。
而意象靡尽2” (胡应瞬《诗鼓·内编》卷三)无怪乎明代谢校《四涅诗话》卷一在引录丁亡述三诗以后,赞叹说: “三诗同一机杆,闻空为优;善状目的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在诗歌艺术中,这种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表达某种特定意念面让读者得之言外的语言形氮如“黄叶树”、 白头人”等等,就叫意象。
·综上所述.可以进一步对开头提小的两个问题总括起来作一简单扼要的回答:所谓意象,是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另一个是声律),或者说在一首诗歌中起组织作用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声律和意象。
将诗歌分成意象性构造(意象)相:疗乐性构造两个部分,并。
诗歌意象鉴赏
一 诗歌形象的类型形象 意象 人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 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1 人物形象 人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 中的形象丰满 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 一个笑容 一个动作 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 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诗歌意象归纳
意象 是诗歌中包含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景物。客观形象与主观情感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的事物 一 送别类意象。1 杨柳 杨花 柳絮 柳 和 留 谐音,以折柳表惜别。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 采薇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 雨霖铃 2 春草 芳草比喻离恨 离别的遗憾 例 又送王孙去,萋萋离别...
诗歌意象分析
诗歌中的意象鉴赏。教学目标 1 明确意象的概念及作用。2 以意象为切入点来分析诗人情感。教学重难点 以意象为切入点分析诗人的情感。教学课时 1课时。1 诗词大会飞花令。每场比赛设置一个关键字,选手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背诵诗句居多者获胜。不可重复 月酒花。二 链接考试。了解2017年浙江省初中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