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史

发布 2021-08-21 19:20:28 阅读 8820

**诗的立意。

诗以意为主,这是中华诗词能传承数千年的灵魂所在。“意”是诗的核心所在。什么是“意”呢?

意就是作者创作的作品所集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后汉书》作者范晔在《狱中与甥侄以自序》中所说:做诗文重在内容,不仅仅在辞藻上下功夫,“常谓情志所托,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

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耳。”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

”庄子《天下篇》中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教篇》中说:

“诗言其志也。”那什么是志呢?历史上的志,指的是思想、志向、抱负等。

随着抒情诗的发展。《文赋》中提出:“诗缘乎情而绮靡。

”故后来又有:“志即意和情感”之说。唐人杜牧说:

“文以意为主,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清人王夫之也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在为《诗刊》题词时,毅然只题了“诗言志”三个大字。这说明,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当代,诗词创作都离不开言情、言志。

由于志和情都属于人们的精神世界,都是作者心意的表达,故诗作者们写诗填词时,应重在立意。

立意的具有如此高的重要性,那么在给诗立意是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立意要先于动笔写诗。即写诗先必立意。“意”是全诗、全词或全文的统帅,对诗起决定支配作用,占主导地位。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每次写作之前,磨墨数升之后,要躺在床上蒙头静思。无论家人外人,大事小事,他都心无旁顾。当他掀开被头,也就是打好腹稿、思虑成熟以后,立即一跃而起,挥笔疾书,一口气便将诗文如行云流水般地在纸面上表现出来。

王勃的行为说明,打好腹稿以后就可以动笔做文章了。

其次,立意要高。写诗的目的是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果就个人怡情养性来说,也是为了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读者读诗、读文,是希望从中获得教益,得到某种启发和提高。这种既丰富精神生活,又提高文化素养的事,本身就赋与高雅、圣洁的含义。不同的诗人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不一样,因此要不同的诗人就同一事件作诗,由于立意的不同,会得到不同类型的诗歌。

公元752年秋天,杜甫、高适、岑参、储光义、薛据等五位诗人,相继在长安登大雁塔。他们在高塔上看到了喧嚣的市井和达官贵人的豪车宝马,看到了远处的秦山逶迤苍然;听到了深宅大院内传出的歌舞和酒色之声,感慨油然而生。于是,个个都即景赋诗。

高适的诗是:盛时惭阮步,未宦知周防。输效独无因,斯焉可游放。

他的发感是自己地位卑微,对不被重用,遭到游放的牢骚。岑参的诗是这样:净理了可悟,胜因夙可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这是他在大雁塔上参悟佛理,决定弃官修行的心际。储光义的诗是:

俯仰宇宙空,庶随了义归。则力非大厦,久居亦已危。(注:

则力,古汉字,单指山高大貌)这是他登大雁塔后感到宇宙空虚、人生危艰的真实写照。杜甫的诗是: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回首叫禹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四位诗人登临胜景,由于思想境界不同,即使背景一样,所立之意也不会相同。所作的诗的品位和层次也不一样。诗中可以看出,即便社会环境如此糟糕,高适还在为计较个人得失面发牢骚,岑参看破官场腐败,决定弃官修行,逃避现实,储光义只感心内空虚,一旦国家危难到来,只能当逃兵。

唯有杜甫,他不但有敏锐的目光,还有博大的胸怀,为了国家和人民在那里呼喊。所以,他的诗品的层次高于别人。难怪会被后人称为诗圣。

再次,立意要新。这里所说的新,是指新意。也就是立意要新。

要求新,必须要有所创造,因为有创造,才能有新。上层领域里,“言前人之所未言,发前人之所未发”,“脱世俗之见”。就谓之创新。

换句话说,你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应该不雷同于前人,不同于世上庸俗的看法,能给人一种新鲜感,也就为新了。宋代诗人陆游写过一首词(卜算子·咏梅》:陆游是咏梅的能手,这首咏物词,他托物言志,赞叹为人的坚贞品格与高尚情操。

他笔下的梅花,和他以前及同时代文人所写的,已经颇异其趣,其中隐喻诗人在黑暗环境中孤芳自赏,不甘同流合污和至死不变的坚贞的爱国之心。所以,历代诗家认为是首好词,广为传诵。2023年12月,***也写了《卜算子·咏梅》,同样托物言志,自序说: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题材相同,而立意全新。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现了革命家坚贞不屈、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和谦逊自处、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以及解放全人类为最大幸福的广阔胸怀。

可见,同样的题材,在***写来,立意全新。他是在新的现实的土壤上,对生活有新的理解、新的感受,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反映出新的时代精神。

最后,立意要深。这里说的深,就是立意的深度。写诗,就是要立意深远,感人肺腑。

用情之深,才能感人之深。用意之深,才有功效之大。这是作者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挖掘生活源泉、提高创作精度的底蕴。

一首好诗,言理就是应该至理,这样才能发人深省;言情,就是要至情,才能感人动情;即使咏物写写景,也要形象鲜明,使印象深烙读者脑底。杜甫的《兵车行》,描绘了战争所造成的人民苦难,刻划了妻离子别,田园荒芜的惨状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统治者连年穷兵黩武和残酷剥削给人民造成的苦难,不但尖锐地揭露了现实的矛盾,而直贯穿着激昂悲愤的强烈感情,感人至深。

2019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阅读 高考题组

专题集训17 古代诗歌阅读 高考题组。一 2017 全国 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 2题。11分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古代诗歌大全

篇一 忆江南 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篇二 一剪梅 作者 宋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篇三 春夜喜雨 作者 唐 杜甫。好...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课时作业 基础自测 1.2010年广东六校联考 阅读下面一首隋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隋明余庆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 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注 常山阵 兵法上将首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朔方城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