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教学之我见

发布 2021-08-21 17:59:28 阅读 1788

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优美的古代诗歌,新《课程标准》也对诗歌教学提出了要求,即“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由此可见,诗歌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诗意,还要让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要在读中去想象多彩的画面、把握诗人丰富的情感、理解诗句深邃的哲理。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谈谈对诗歌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学生对话诗人,把握深刻内涵。

诗人是写作的主体,只有让学生走进诗人的心灵,才能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内涵。而诗歌的创作并非无病呻吟,往往一首好诗,总是有一个特殊的写作背景,诗人必有一段特殊的经历,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引导学生读懂诗歌。比如在学习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是个难点。

在教学中,我把学生与诗人“对话”作为突破口,通过介绍诗人经历、当时的写作背景,让学生理解了这句诗的内涵。我作了如下补充:刘禹锡因积极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而遭受**,他被贬谪22年,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白居易。

相会时所作。而刘禹锡先后被贬到朗州、连州、和州等地,居无定所,内心的悲苦溢于言表。当学生了解了诗人的坎坷经历后,我又问“沉舟”、“病树”、“千帆”、“万木”都有怎样的特殊内涵,学生结合诗人的经历,就明白了诗人用“沉舟”、“病树”比喻遭遇坎坷的自己,用“千帆”、“万木”比喻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这一悲一乐的对比,更能表达他感叹身世的愤激之情,这一旧一新的两类事物自然就蕴含了新陈代谢的哲理。

这样,不仅教学难点迎刃而解,诗句蕴含的深刻含义也能让学生有所了解。二、多种方式朗读,领略诗歌意境。

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多朗读,多背诵,可使学生获得大量的对诗歌语言的感性认识,熟悉掌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朗读能使静止的诗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见的形象画面,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领略诗中的意境。

在学习《蒹葭》时,我就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进行教学。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初读把握节奏美――译读体会诗意美――诵读感知情感美――默读感受意境美。

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先让学生自读,初步把握诗歌的节奏,让学生一开始就被节奏鲜明的韵律所吸引;再让学生结合注释,边读边译,理解诗意,为感受意境奠定基础,同时,让学生对诗歌中表达的情感有独特的体会,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准确把握诗歌的精神实质,然后诉之于声。那么声音所发出时,所负。

载的思想情感就会比原诗更丰富,它必能引起学生走向诗歌深处,听到“不可言传”的意蕴,让诗歌的意境自然而然地就由无法言语变成有声的、可感的。三、借助联想想象,拓展思维空间。

在诗歌教学中我尝试用绘画法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夕阳这几种景物构成的,我就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作画,学生不仅画了以上景物,还画了一个游子的形象,他或牵或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显得格外疲惫。

有的学生还将游子身旁人家的灯火、炊烟画得清晰可见。很明显学生不仅读懂了内容,还知道作者写“小桥流水人家”这种温暖画面是为了同游子的孤凄形成明暗对比。这样游子的羁旅游之思便呼之欲出,诗的意境就在学生的想象联想中融入了心灵。

在诗歌教学中我还用描述法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我在讲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有个学生这样描述:

太阳刚出来,黄莺姑娘们就迫不及待地、蹦蹦跳跳地、争着、抢着,站在高枝上卖弄起清脆的喉咙,声音悦耳动听,好像在讲述春的故事。小燕子也闲不下来,他们迎着温暖的阳光,伴着优美的歌声,衔泥筑巢,装扮自己的家。”这样拟人化的描写,早春的生机、作者的喜悦之情自然跃然纸上。

四、教师巧于点拨,品味言外之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境深邃的诗篇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只有慢慢咀嚼,细细赏玩,才能穿透诗人所描绘的物象之外去领略别样的情趣,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在品味“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时。乍一读似乎意味平平,有的学生只能将诗句描述的画面说出来,有的学生还能感受到时序交替的哲理。但是对于诗人的写作时的真正意图还不能参透。

这时,我就问了学生一个问题:诗的首联已交待了诗人是“客路”,表明诗人身在他乡,这时看到时序更替这种自然现象,假如你是作者,此时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学生立刻回答道:

“时间过得真快啊,可我仍然漂泊在外,真想念我的家乡!”这样,这句诗的言外之意才真正凸显。

其实很多诗句的理解,都需要教师巧妙的点拨,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为“望”字好不好?再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花鸟为何落泪、惊心呢?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其实就是给学生一个巧妙的引导,教师的点拨只要切入点准、巧,一定能启发学生理解诗句以外的言外之意。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诸葛亮中学)

责任编辑:王江。

古代诗歌教学之我见

赵湾中学梁荆璞。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中华民族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在我国各朝各代都有着自己的代表文学体裁,早就有 唐诗 宋词 元曲 汉赋 明清 之说。这些民族文化的精华既能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又能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和祖...

古代诗歌鉴赏之我见

作者 孙亮亮。考试周刊 2013年第103期。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高考为了体现学生对诗歌艺术的传承,设置了诗歌阅读鉴赏题,直接考查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作为阅读题中最高层次的测试,学生不掌握诗歌阅读的基本方法和鉴赏技巧,是很难得到高分的。下面笔者就语文高考中古代诗歌的鉴赏技巧谈谈认识...

幼儿诗歌教学之我见

幼儿诗歌是以幼儿为欣赏对象的诗歌。包括儿歌 儿童诗 古诗 谜语 绕口令 散文诗等。幼儿诗歌主题单纯,内容浅显 语言凝练,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富有儿童情趣 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读和记忆,是幼儿接触较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诗歌作为幼儿文学作品的一种,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