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解读

发布 2021-06-03 17:09:28 阅读 2927

审题要做到“符合题意”,就必须过好审题关。高考作文试题一般由题目、材料、要求(注意)三部分组成:或完全式,三个部分都具备;或省略式,某部分不出现,如要求自拟题目。

审题就是审读作文试题各个部分的文字,力求正确理解,做到不漏、不改、不误。所谓“不漏”,即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所谓“不改”,即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的要求;所谓“不误”,即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的要求。

要做到这三点,一般而言,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审明概念。题目或题干中的重要概念是命题者设置的限制,是考试作文内容取向的依据,如果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明,常常会失之千里。

2.审明主旨。文有文眼,题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题目的表达重点或主旨所在。题眼不明,就会造成文章中心不明。

3.审明关系。许多命题中往往有两个或多个概念,或事理、事物并存,这时,就必须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正确理解题意,才能保证文章结构详略得当。

4.审明题材。为了防止“移花接木”,高考命题一般都会对取材范围有所限制。跳离限制,就会有“不符合题意”之失。

命题对取材范围的限制,一般体现在时间、空间、数量、人称以及材料的性质、类别、范畴等方面。

解读2019高考作文

周京昱解读2013高考作文 手机 一 2013年作文评阅之问。1.今年这个题是否向 古墓派 宣战,让 古人开会 彻底没戏?2.这个题目是否造成城乡不均?没有手机的考生怎么办?3.这个题是否会推动 穿越体 成为教学新宠?4.这道题和我们开了个玩笑,平时教学都落空了,白干了!5.杨振宁和莫言的对话我们考...

2019高考作文解读

江陵中学杨建华。题目先由日常生活中 圆形 方形 器物的广泛使用,引出 方圆之用,各得其妙 的议论,接着用古代诗句加以佐证和强调,再由器物的方圆联想到人生的 方圆 这一材料内涵的丰富过程,也是 方 圆 两个词由本义向比喻义 联想义扩展的过程。抓住 方 或 圆 或者 方与圆 阐释什么是 方 或什么是 圆...

上海2019高考作文解读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如下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的文章 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小时代 需要大关怀,即生命情怀的引导 毫无疑问,今天是一个 小时代 是 个人主义 作为第一语言的时代。因此,作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