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爱众。】
孟子说到人皆有恻隐之心。《三字经》一开端就讲“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他完完全全都有善良的本性。
为什么会有不善之人?原来都是因为后天环境的习染才造成的。所以当我们懂得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之后,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去帮助、去爱一切大众。
有道是“施比受更有福”。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财物。如果有多余的,我们应该要及时行善,能行善的人是最有福的人。
为什么?不但你自己得到快乐,同时也帮助更多人,可以得到你这个欢乐的分享。为什么?
能解救别人、帮助别人,这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乐事。所以,自古以来有说“行善最乐”;也告诉我们要有那一种爱心,没有爱心肯定没有办法行善事的。
有这样的心情,有这样开阔的胸襟之后,我们还要再不断的再接再厉,这个时候我们也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境界,就是要找好老师,找良好的善知识。
而亲仁。】善知识我们只要能遇到,我们应该不要放弃,好好的跟他学习。我们都知道,有德有修之人,他的一切造作、他的言语、他的行为都足以为后人典范。
所以当我们有碰到良师益友,也千万不要失去,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学习。在当今,我们如果找不到良师益友,圣贤的典籍可以说是陪伴我们一生最好的良师了!
有余力。则学文。】
“学文”,它有多种含义,学艺文也是学文的一种。如果你在社会上工作是很专业的,你还更要再进一步的提升,就要钻研你这个范围的领域上,要在你的这个职业,或者说你学术范围里头,还要更进一步去加强、去深入。如果你是个退休之人,我们也可以展开古籍,圣贤的典籍呈现在我们面前,就仿佛是老师一样,它教诲我们如何向圣人学习。
如果是家庭主妇,把家里的事情完完全全做好之后,我们也可以翻阅古人的书籍,或者良好的典籍,都可以帮助我们提升。
生活的品质能提升,人生才过得更有意义,更幸福,更美满。如果有多余的时间,不是放在进修上面,是放在电动玩具,或者看电视无益的节目,只会污染我们的身心。我们的身心被污染,我们就没有办法在人生当中获得很多古人、古圣先贤所遗留下来的一些宝贵的经验,或者宝贵的智慧。
人应当活到老,学到老,能学习的人,是最快乐的。康熙皇帝他教诫他的子孙,他就提到人应该以劳,劳动的劳,勤劳的劳,人应当以劳为福。如果人以逸,逸就是享受,就是安乐,如果以逸为一生的重点,以逸来讲,就会有灾祸。
二、猜想理由。
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和追求又是什么?在这样一个人类几千年来追寻的答案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多数人认可的结果,就是人应该活得有意义和幸福。在地球上我们都承认人是万物之灵和主宰。
可是事实上个体的人、整个人类社会、甚至是其他的物质的存在和发展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自由王国,不能随意的按个体或一个群体的意识为所欲为,否则只会在极端的剧烈的矛盾冲突中互相伤害直至灭亡。
因此人或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寻找到最有意义的法则和规律。而这些法则和规律早已经先于人类认识而存在与自然和宇宙万物之中了——那就是和谐。原子这个粒子能存在是因为它是和谐的,核内的质子和中子是相辅相成的,而核外的电子分层、分轨道的按着自己的规律运着;太阳系也是和谐的,九大行星按着自己的规律运着,否则星球会相互撞击而粉碎解体。
这些客观存在的微观与宏观中物质能够那么自然的无条件的按着法则和规律运动而形成的和谐,保证了物质世界的存在,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人类存在于这个客观物质世界之中,就必须找到适合人类自身的最和谐的法则和规律,这样才能保证其生存和发展。古时的大智者已经在积极的做这些事情了。如: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发自然”;“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但能从极其宏观和微**待人与世界,而且提出了人应该遵从“道”这一基本理念。
作为圣人的孔子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体现的是他对人生,自然社会,宇宙法则的体悟过程,最后达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讲的是他已经能够完全领悟并融合到人与自然的法则与真理之中了。
由此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中庸”等做人的基本思想(历史发展中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其核心是“仁”,讲的是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互爱的关系,直至“仁者无敌”也就是在仁者心理没有敌人,都是爱护的对象,这一基本心态是一切社会和谐之本;“中庸”阐述的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告诉人们物极必反,用现在的哲学认识就是要调理好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从整体上看其思想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使我中华民族文明于世界;使我中华民族巍峨屹立于世界东方,使我中华民族在经历了众多复杂苛刻的历史巨变后仍能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历史的一切已经证实其思想是有利于人类幸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最有意义最科学的法则。也是个体人能有幸福人生的保证。
2023年高考作文猜想
年高考作文猜想。作者 涛胡兴桥。广东教育 高中 2008年第06期。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人与人的联系是如此的密切,我们在联系与交流中塑造着自身的形象。有人在乎形象,因为他向善 有人不在乎形象,因为他向恶。一个有责任的人,注重外在形象是必不可少的。同理,一个集体,有集体形...
2023年高考作文猜想
作者 广东教育 高中 2011年第06期。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提醒他人 天冷了,要记得多添衣服 不早了,要早点休息 要把幸福抓在手中 在提醒他人之后,唯独忘记了要提醒自己。为他人着想固然是美德,但是为自己多想一点也未必是坏事,在善待他人的同时,也请别忘记了要善待自己。...
2023年高考作文猜想
作者 广东教育 高中 2010年第06期。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今年2月初,山东新泰市新考选提拔6名副局长 1名法院副院长,这7人中有6人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最年轻的只有23岁。新泰市的做法引发社会热议,一些公众提出质疑 这些年轻人是否有特殊背景 选拔程序是否符合规定?他们缺少基层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