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研究杂志》2023年第二期。
对材料进行整体分析,才能判断出材料的寓意和题旨,而要正确判定材料的寓意和题旨,尚需关注材料中与立意相关的词语,对此予以分析。比如这样一个材料:“一个农夫种植自家培育的高产玉米而产量却逐年下降。
调查后他发现,是风把周边低产玉米的花粉吹到他家玉米田,导致品种退化。农夫思量再三,便把自家种子送给村民种,此后大家的玉米连年增产。”不少学生在审题时都认为农夫是“无私奉献”和“乐于助人”,实际是偏离了材料的主旨。
而出现这种偏题现象,就是因为对材料中与立意相关的词语,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轻易地忽略过去。材料中的农夫,在看到自己辛苦培育的高产玉米,并未像他所期望的那样得到高产时,就去“调查”:原来是周围低产玉米的花粉在作祟,导致他家玉米的产量不高。
“思量再三”,他便将自家的高产种子分与他人,共享高产。通过“调查”和“思量再三”这些词语的描述,可以看出农夫的“无私奉献”和“乐于助人”,实在是有些无奈,暗存自私的心理,因此不能随意地认为农夫的行为就是无私奉献,就是想帮助他人。尽管客观上他的举动带来了利他的结果,却与主观的无私心理和高尚行为无关。
只能说农夫是一个识时务者,因为他知道此时利他与利己是紧密相连的。而识时务者为俊杰,从这一角度而言,农夫的行为仍然值得肯定,因为这比一损俱损的消极作为有益得多。如果对材料中的这些词语予以关注,并作分析,材料中的主旨就会清晰地显露出来,议论也会更加到位。
比如可以联想到“唇亡齿寒”的故事,议论“助人亦即助己”的道理。立论可以是“利他与利己”、“互利共赢”、“分享的效应”和“短视与远视”等。有些同学的审题之所以不正确,除了方法之外,即不先对材料以及相关词语作分析,还与他们的写作思维相关。
不少学生在写作文时,是先有概念或者是一个框框,然后将材料与之印证,比如“无私奉献”和“乐于助人”就属此类。
正确的方法与之相反,先分析材料,得出正确的结论,概括出相应的论题,再举例论证。概念化的作文一方面容易写得空泛,另一方面,一旦既定的概念与材料所揭示的道理或启示不相符合不相匹配,就会导致偏题。对材料的分析,不是就材料而分析材料,还要对材料**现的一些具有比喻意义或特殊含义的词语,做出必要的界定和阐释,这样才能避免文不对题或是文不逮意。
比如:“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善良、好相处、守信用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
‘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博文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网民丙:
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要求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这段材料作文中的“奔跑者”和“鼓掌者”显然不是真的指田径场上的“运动员”和“观众”。
“奔跑者”和“鼓掌者”是比喻的说法。“奔跑者”,或是引领潮流的人,或是走向成功的人等;而“鼓掌者”则是鼓励他人前行的人,为他人成功骄傲的人等。两者的关系不应是“红花”与“绿叶”或是“主角”与“配角”的关系,他们之间是平等的,是同等重要的,因为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奔跑者”和“鼓掌者”只是基于自己的定位,分担不同的角色而已。具体写作中有的学生就把两者的关系理解为主次(“奔跑者”为主,“鼓掌者”为次)的关系,也有的把两者当作是运动场上的不同角色,就事论事地进行阐述,显然是没有对材料中的具有比喻意义的词语进行界定和阐释,故而议论失之偏颇。因此材料的分析实则也是在做求证,正确的立论应该是正向与反向都能说得通的,内涵和外延是一致的,不惧多方面的质疑,能够自圆其说。
例如:“两个人在山里看到一片材质优良的树林,于是各自买了一棵树苗带回家。一人把树苗植在瓦盆中,用铁丝左缠右绕,改变其生长形态,树长得虬枝旁逸,成为盆景中的精品。
一人把树苗栽在庭院里,浇水施肥,任其自由生长,树长得参天蔽日,成为建筑的栋梁。”这段材料,粗看似乎是讲了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培植方法都能使树苗成为精品。但经过分析,这段材料还给我们另外一个方面的启示:
既然各自的生长环境和各自的培植方法,都能带来满意的结果,势必也会有不令人满意的结果,或许有的原本可以成为建筑栋梁的树苗,因为束缚在窄小的盆子里,从而失去了它能发挥巨大作用的效能;反之,有的原本可以成为供人欣赏的盆栽精品,因为选择的环境不适宜,长成的树木只能用于劈柴。要成为盆景中的精品,就不可能成为建筑的栋梁;反之要成为建筑的栋梁,就不可能成为盆景中的精品。两种培育方式其实各有优点,也各有不足,不是此优彼劣和此消彼长的关系。
两种培育方式也完全可以互存,因为培育的目标不一样。当然什么树苗能成为盆景中的精品,什么树苗能成为建筑的栋梁,还需要有独到的眼光和适当的培育方法,因材培养。这段材料透视出来的寓意和题旨较为复杂,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分析不透,很容易顾此失彼。
分析是否正确需要求证,有正确的观点才会有正确的立论,从而有明确的议论方向,有明晰的写作思路,能将材料中隐含的道理或揭示的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样文章的立意就会深入得多。
对材料进行分析,当然还不止于满足能揭示材料中的寓意和题旨,同时也应借此掘进立意的深度。有一个材料作文,是莫言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讲述的故事:“20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
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
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
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
当众人都哭时,应该26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不少学生直感这段材料透露出来的寓意,是对那些虚伪作秀的“哭者”的不屑与批判,于是很多学生的立论便朝保持“真我”、应该“真诚”这一方向靠拢。
当然这样的立意没错,但是如果我们再次深入分析材料中“哭”与“不哭”,就会发现其实材料中的故事还有更深的寓意。对于“哭”与“不哭”都有着两种可能,比如“不哭”,也许是真的没有什么感受,是真哭不出;也许是难抑内心的悲伤,却是硬将悲伤埋在心里,表现得很理智。同样“哭”也有两种,一是真的悲伤,是一种真情的流露;另一是跟风式的哭,甚至是假哭,装装样子给别人看的。
问题便是对装哭或是假哭,应作分析,站在现在的立场,我们当然可以对此予以道德上的谴责,然而如果身处当时的现实环境,也许事情就不是那样的简单。是的,假哭是一种作秀,并非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不过此时此地,不哭是否可行?因为不哭的结局便是被人告密,受到警告处分,于是假哭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不应将此行径提到道德的高度。
再说有时那种不是发自内心的应景式的同情,也是一种姿态,能起到一种安抚的作用。反过来说,不哭的人,尽管其内心有着一种对苦难的深切同情,但在表面上丝毫看不出任何迹象,就一定是道德的吗?在这里“哭”与“不哭”,其实都有着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符或不相符合的情形。
因此在这段材料中,其实还包含着“包容”或者是“宽容”的意义,包容,即能宽容异己与异端,既是对那些不合时宜者,或是敢于表现自己个性的人,也是对那些随大流者,或是善于跟风的人。当然宽容并非没有原则,因为很多看似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行,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环境。而且也正因为有着那些“墙头草”和“骑墙者”的存在,方才显得特立独行者的伟大。
包容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的正义固然可敬,而能够宽容异己异端也是一种气度,一种自信,一种成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被某种概念局限,不被某种框框套住,才能在正确的前提下产生独立的思想,迸发新鲜的见解。
分析材料,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写作的一个点、一个角度和一个方面。优秀的材料作文往往有着多重启示。比如“一位老农说,如果你花费整个春天去挑选种子,那就要错过播种的季节了”的材料作文,对材料进行分析之后,自然会理解材料中所要求议论的是“选种”和“播种”的关系,但只是围绕这两个关系来谈是不够的,还要对材料中透露出来的其他信息进行筛选,老农嘴里的那个人之所以会“误时”是因为“误工”,而误工的原因是在应该播种的季节却去选种了,并且是花费了整个春天。
因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不能在冬季或其他季节挑选种子,非要在播种季节来临时“临时抱佛脚”?为什么要在选种时花费如此长的时间,是求完美还是没有办法选出优秀的种子?
可见此人的失误不仅有思维上的误区,也有方法上的不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其指导思想的失误总体上说是没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即什么时候就该做什么事,缺乏前瞻性的意识,缺乏全局观念,不懂得顺时而为。
另外也有僵化的思想在作祟:只有好的种子才能有好的收成。虽然这种观念没错,但它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不违农时的时候。
因为有种种不正确的思想,或者说是不切实际的思想,导致会将选种这一个环节当作是整个农事,不知选种、播种、管理和收成是一个整体,并且其中最重要的是播种,也许并非最好的种子播种之后得不到理想的收成,但至少不会颗粒无收;反之,再优秀的种子不去播种,仍然是种子。具体做法上不分主次、轻重和缓急,不懂得变通,机械地按照所谓的程序去做事,就显得迂腐了。更何况是否是良种,还要经过播种之后的长成以及最后的收获检验,才能有所定论。
由此此篇材料作文的选题,就广泛得多,可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比如“动机与效果”、“局部(细节)与全局(整体)”、适其时,行其事”、“顺时(顺势)而为”、“主次、轻重和缓急”、“学会变通,放弃教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按客观规律办事”、“手段与目的”、“适宜与最优”、“必要’的前提”、“理想与现实”、“做到最好与当务之急”、“不切实际的一劳永逸”、“也谈‘关键’”、得不偿失与因小失大”、“认真与迂腐”和“起点、过程与结果”等等。这样分析材料,选择议论的点、角度和方面就会多样化,也就能最利于自己的写作选择。总之,欲使材料作文的写作不偏离题意,进而写出别样意味的文字,就要对材料进行分析。
分析的过程是一个正确审题的过程,是一个让立意深刻的过程,也是一个有适合自己的最好论题的选择过程。
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思考
面对材料作文,大部分学生都偏向于写议 并且文章结构较为单一,都是开头段引材料,第二段出中心论点,三四段为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第四段为辩证段或联系实际段,第六段为点明中心论点段。很少有学生敢尝试其他文体或结构。真正想让文章获得高分,审题正确是第一要素,作文偏题一切免谈。但问题是,当学生想写一类卷,并且有...
原材料客户营销思考
关于原材料客户的营销策略。1 选择客户,需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及市场份额,与目标企业客户达到实力匹配,能够保证原材料的连续 链,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避免做无用功 2 市场调研,一是竞争对手战略计划,在达到客户组织和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加强我们的一体化售前售后服务 二则分析潜在客户 细分...
高考作文 对作文材料应有哲学思考
一 哲学思考 哲学思考主要就是对基本概念 观点的批判性思考,例如思考 什么是真与假?什么叫正义?什么是知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哲学思考就是站在哲学的高度审视 解读作文材料,从而确定立意 说理论证。对于作文材料的 哲学思考 即是对作文材料里的基本概念 观点 核心问题的思考。如什么是风采?他们都有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