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一审题

发布 2021-06-01 08:30:28 阅读 6404

一、方法点拨。

审题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几乎是在每一位同学开始练习写作起,相信每一位老师就在不断地重复着这个问题。但遗憾的是,在中考阅卷中,我们还是经常会发现一些考场作文出现偏题、离题现象,这样的作文即使语言和材料内容都不错,但仍然要被判为三类卷甚至以下,严重影响了这些同学的语文成绩,非常可惜!

如果说偏题、离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话,另一种现象也不容我们忽视,那就是由于对题意理解流于表面,不能充分挖掘其深刻的内蕴,因而写出的文章虽不离题,但很肤浅,难以很好地表现题意,不能体现出鲜明的个性,我们姑且名之为“浅题”,这其实就是为什么大都数同学在考试中作文成绩平平的原因之一。

分析起来,这些问题产生的因素表面上看是审题意识淡薄,实际上是不会审题,缺少审题的简单易行的方法,也没有明确具体的操作思路,是同学们的审题能力不强所致。

任何作文题都有其固有的限制,任何作文题都有其独自的意味,认真审题并扣题写作是不可更改的“定律”,是中考作文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准确审题,避免浅题、偏题甚至离题的现象发生呢?

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但我们可以简单处置。我认为,只要我们清晰地按照以下步骤去做,这个难题还是可以克服的。

一)看准题意。

1. 看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作文题目的关键之处。审题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题目的核心,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在大多数情况下,题眼往往是由题目中的定语或状语来充当的,如四川自贡市今年的中考作文题《那个温暖的表情》,“温暖”就是题眼,它要求本文在叙写“表情”这一主要内容时必须突出其充满阳光、充满感动、令人难以忘怀的感受。

河北省的半命题《我与的亲密接触》,“亲密”也是题眼,需要作者在写作中作为重点需要细致描述的地方。但是有时也有把中心词作题眼的,如江苏省泰州市的《感谢阅读》中“感谢”是题眼,文中除了将阅读作为写作对象以外,还必须充分表达“感谢”之意,这才算紧扣住了题意。

以上的例子告诉我们,在审题时,我们要注意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来捕捉题眼,并把它作为写作的重点,离题的现象也就很难发生。

2. 看虚词。

最”“也”“还”“再”“更”“其实”“过”“了”“渐渐”等虚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常常会产生微妙的作用,也往往是考生极易误入的陷阱。《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就规定了你笔下作为主角的朋友只能有一个;《这也是课堂》中的“也”就规定了你所写的内容不能是平平常常的某一节课;《其实并不是这样》中的“其实”很重要,应写出“误认为是‘这样’”—意识到不是‘这样’”的过程,如果缺少这层转换,文章就会偏题。再如《总想为你唱支歌》中的“总”就使“想”含有了不止一次或长久的意味了;《偶尔停一下,真好!

》中的“偶尔”就规定了“停”并非经常性的,否则就是偏题了;今年江苏省徐州市的《又是一个新起点》中的“又”就提醒你要注意前面所存在的阶段,不能只写现在的起点。

这些虚词往往在题目中很不起眼,同学们也就容易掉以轻心甚至视而不见,导致难以改正的错误,这是要格外警惕的。

3. 看隐义。

有些题目除了本义外,可能还有比喻义和引申义,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细细品味来发现隐藏着的另一层或更深的含义,使我们的写作更贴近题目的意图,也更体现出你对题目独到而深刻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更高水准的审题。

比如《总有属于我的季节》,对象可以是自然的季节,也可以是生命的季节,还可以是社会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季节,换言之既可以写较具体的含义,也可以写较抽象的内涵。《难题》这道题,可写现实生活中一种具体的难题,可以从个人、社会、国家乃至人类,也可从经济、文化、政治、环保等不同的角度、层次切入选材,凸显某个主题;可以论述对于“难题”的认识:何谓难题,难题有哪些种类,难题对我们的意义,该如何对待所谓的难题,等等。

《打开一扇窗》一题,“窗”,既指房屋中的“窗户”,还可以是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心灵之窗、与他人和世界沟通的方法及途径,如果只写打开真正的窗子,理解恐怕就比较浅显,不太容易得高分。今年四川成都中考作文题《走过那一个拐角》就要深入地理解清楚拐角的含义:

是挫折、失败?还是希望、意外?亦或是光明、惊喜?这些都需要学生能够准确挖掘到其中的深刻内涵。

隐义的理解有时也不是一件难事,换一个角度去揣摩出题人的意图,他为何用这个词或题目?他想让我写什么?如此思考也许就能摸到出题者的命门。

二)确定要求。

1. 定范围。

有时题目对时间、空间、数量、景物等都有明确的范围,弄错或弄不准,都会使作文失分。因此,要反复推敲,确切掌握,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

暑假生活二三事》,这个题目明确规定了时间:暑假;内容:记事;数量:

二三事。至于空间这个题目没有规定,只要是发生暑假生活中的事情,不论在学校、家庭或社会,都可以写。《我在新学期里》,这个题目要求从“新学期里”选材。

《因你而快乐》、《因你而担忧》就明确表示了两个不同的写作范围。《黑板上的记忆》规定了无论你写什么内容,都必须跟黑板有关。《那天,我了》,就决定了应该重点写“那天”的事。

《我身边的也时刻提醒我们选择身边发生的事,别扯太远了。今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我们家的星期天》,写作时就要注意星期天所发生的事仅限于在自己的家里。广东省深圳市《我的世界因你而美丽》所写“美丽”的“我的世界”绝不是泛泛而谈,只能是因“你”而生。

既然确定了范围,就应该“画地为牢”,决不可“越雷池一步”。

2.定文体。

作文的各项要求中比较重要的是文体方面的要求。有的命题中有明确规定,有的则多有选择的余地。同学们要善于注意题目的表述,看适于写记叙文或议**还是别的文体。

一般情况下,每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它自身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标志”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如《难忘的决定》和《我身边的好人好事》就比较适于写记叙文,如果硬写成议**,恐怕就会很别扭。《我做主》既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都可以有充分施展的余地。

《留住那份纯真》则更为自由,记叙文、议**、散文等问题都可以选择。至于像《说墙》、《墙的故事》放一起供学生选择,就体现出了出题者的人文情怀,向学生摆明分别适合写议**和记叙文,让学生轻松判断,这个例子恰恰告诉我们文体意识是审题中必须具备的。今年上海市中考题《心里美滋滋的》一题的文体倾向性就很明显,写记叙文或散文还是比较适宜的。

山东省省临沂市的《倾听》则有一定的灵活度,记叙文、议**甚至写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也未尝不可。

还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一旦确定了文体,就要“一以贯之”,决不能“朝三暮四”,写出四不像的文章来。

3.定规矩。

一般来说,中考作文题包含正题和相关解说文字两个部分。后者往往会提示我们写作中必须注意之处,常见的如字数、命题、保密等要求,有时又会有人称、表达方式甚至某种写作方法的要求,我们必须细心查看,并坚决贯彻,以免影响作文分数。

比如今年安徽省中考作文题:以“ 在其中”为题,写一篇文章。后面有较长的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你可以从“趣”、“美”、“情义”、“做人”中选填,也可以填其他词语。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内容充实,不要少于。

这些就在多方面做了提示,学生一定要仔细审阅。

课堂有课堂的纪律,考场有考场的规矩,“不成规矩,难成方圆”,要不然那么多人参考,就难以体现公正性。

以上介绍了审题的内容和方法,下面我们不妨就一道中考题来一起分析一下:

生活中并不缺乏快乐,只要用心体味,你总能从中悟出快乐的真谛,找到获取快乐的办法,捡到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请以“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首先我们要做的是“看准题意”:整体分析正题,再结合前面的提示语,它的题眼毫无疑问应该是“快乐”,全文应该突出的是快乐的体验和感悟;注意到其中的一个虚词“了”,提醒我们这是一个过去时,已经实现了的事,千万不能写成期望;再研读一下“捡”和“钥匙”这两个富含意味的词,都已不能单单理解为原义,前者有引伸义,表示发现、找到、领悟等语意,后者是比喻义,指的是方法、真谛、诀窍等语意,放在语境中,我们应该解读为原来并不快乐,或者不会快乐,那天的某一件事、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情景,让“我”茅塞顿开,寻找到了快乐的方式,并让“我”感触颇深。

题意审准后,我们也就基本把握住了文章的内容、主旨和情感,定准了写作的正确方向,但这还不够,下面我们要做的是“确定要求”:根据“那天”我们可以确定时间范围,根据“我”可以确定对象范围,要求自己不要东拉西扯了;从题目本身和提示语看,本文写记叙文是确定无疑的;再从提示语来看,标题是明确的,字数是明确的,保密规定也是明确的,必须严格遵守。

看准题意,确定要求”,是作文审题有效可行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掌握。

二、范文点评。

一)考题再现。

2023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

暑假,我们可以放下课本,背起行囊,行走四方,过一种别样的生活——读自己爱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愿望。

请以“带一本书去旅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二)范文展示。

带一本书去旅行。

人是不可以被打败的。”我斜倚在游船栏杆上,咀嚼着《老人与海》扉页上这句难懂的话。没错,我在旅行,带着一本心爱的书去旅行。

此时正值上午九点,阳光倾泻在甲板上,海面上风平浪静,我在遮阳伞下边读书,边欣赏美景。书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出海顺利地捕到一条大马哈鱼,对于连续88天没捕到鱼的他,这自然是一个好消息。读到这里,我心情愉悦,仿佛融入了这蓝色的海浪中,随圣地亚哥一起出海远航。

快回舱,要起大风了!”父亲的呼喊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一抬头,只见原本阳光灿烂的天空已经乌云密布,一阵阵海风夹杂着腥咸的海水扑上船壁。我合起手中的书,迅速回舱。

船身剧烈地摇动着,晕眩感一阵阵袭来,看来我的旅行不常走远,对旅途还不适应。我翻开书,想从《老人与海》中获得一点安全感:幸运女神并没有一直垂青圣地亚哥,大马哈鱼的血腥气味引来了一群鲨鱼,它们不仅贪婪地啮咬着圣地亚哥的战利品,还使圣地亚哥本人的生命受到威胁。

读到这里,安全感没出现,恐惧倒像涨潮一样从我身体各处涌上来。

过了一会儿,风暴并未减弱,可我们的船稍稍平稳了一些,一定是船员们奋力稳住船,把船开进港湾吧。我继续投入阅读:圣地亚哥并没有就此放弃,他顽强地与鲨鱼拼搏。

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个瘦小的老者与鲨鱼搏斗的场景。圣地亚哥是不会被打败的!我忽然想起扉页的话,若有所悟。

我抬眼望着舷窗外的汹涌浪涛,却不再感到恐惧。荀子说过“人定胜天”,就连高尔基笔下的海燕都能自由翱翔于波浪之间,我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恐惧,可以被打败?而那惊涛骇浪,何尝又不是一种美景?

作文训练一审题

作文训练一。审题。王德庆。一 方法点拨。审题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几乎是在每一位同学开始练习写作起,相信每一位老师就在不断地重复着这个问题。但遗憾的是,在中考阅卷中,我们还是经常会发现一些考场作文出现偏题 离题现象,这样的作文即使语言和材料内容都不错,但仍然要被判为三类卷甚至以下,严重影响了这些同学...

作文训练一及审题

2013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彭湃中学高二年级作文训练一。一 知识储备。几种实用的说理技巧。1.类比说理。例1 相信自己的价值 论点 没有 蓝天的深邃,可以 有白云的飘逸 没有 大海的壮阔,可以 有小溪的优雅 没有 原野的芬芳,可以 有小草的翠绿!类比 我们 不可能 都成为伟人,但我们 总可以 找...

作文训练 审题训练

快乐的星期天 规定了选材的时间 星期天 游香山 规定了选材的地点 香山 记小学生活中的一件事 限制了数量 一件事,不能写两件或三件事。2 对于复杂的作文题目,要学会从语法结构上进行分析。比如 我所经历过的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这个题目比较复杂,它包括四个方面的要求 文章内容应以 我 为主 要求写 所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