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建经济结构的问题与调整

发布 2021-05-31 20:20:28 阅读 9655

09经济学 0924411022 黄羲。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本质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在空间市场一体化的条件下,实现区域间的有效分工,以最大限度地获取空间经济的整体效益。一个地区能否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如何、何时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要解决此问题,就必须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地创建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而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产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一个地区的产业内部结构则反映了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潜力。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为了协调产业结构关系,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为了提高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现代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以产业结构调整变动为核心的经济成长模式。由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结构规模逐步扩大、结构联系日益协调、结构水平渐次提高,必然使得整个产业系统可以更加经济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更加充分地发挥规模效应,更加广泛地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势必促使整体经济高效益集约化地持续增长。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福建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过程中,关键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问题。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增长方式是一种集约型增长。虽然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资源投放来支撑,但由于资源的使用需要成本,因此,其投入的效率对经济增长而言就更为重要,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状态。

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又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大量资源就得不到合理配置,从而会降低资源的使用效率。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优化,经济资源由劳动生产率低的产业向劳动生产率高的产业转移,通过资源的合理流动,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这样就可以以少量的资源获得同样的经济效益,以同样的资源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只有通过经济效益的提高来支持经济的增长,才能适应现代经济增长的要求,才能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后的前22年,即2023年到2023年期间,福建省无疑是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幅度达到13.0%,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在全国的位次分别从2023年的第22位和第23位上升到第11位和第7位。而在刚刚过去的“十五”时期,福建gdp年均增长10.

7%,比“九五”下滑了0.8个百分点,这在全国仅仅排在第18位,而经济总量前十位的省份均在福建省之前。2023年,福建省gdp达6569亿元, 仍能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11位,但与前10位的省市差距在拉大;人均生产总值为18646元,这项数据也已从“九五”末的第7位降至第9位。

相对其他省市的经济提速态势,福建省经济总量增幅却出现疲软迹象, 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原因有很多,产业结构规划不合理是罪魁祸首。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

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够。三是工业竞争力不强。产业升级缓慢,主导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工业增长过多依赖能源消耗。

四是第三产业发展不成熟。从目前来看,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占福建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太低,现代服务业还没形成规模。全省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基于循环视角的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建立在循环经济之上的产业结构调整,应充分考虑福建省的原有产业结构、资源分布、科技水平、人员素质等客观因素,大力培育地区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利用比较优势,促进省内各地区之间产业合理分工;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原则,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规划生态产业集群,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实现第一产业升级;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传统资源型工业和节能减排;鼓励第三产业创新,扩大第三产业的开放程度。

首先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升级。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 加快现代生态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依靠龙头企业带动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形成工农贸一体化、产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产业组织形式。

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应强调因地制宜,按照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发展多种经营、多种农产品互补、轮种等生产手段。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建立生态良性循环系统。在福州、闽南等有较大面积平原的沿海地区培育现代农业基地,建立农作物种植和海产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园,大力发展**带果蔬、花卉、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

在闽西、闽北等山区建立以山林为基地,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园。山上种植经济林、果树或其他经济作物,同时培育岩茶、香菇、木耳,放养鸡等家禽或养殖其他牲畜,输出木材、水果、香菇、木耳以及畜、禽、蛋等产品。另外闽南地区还可以凭借地理优势,加强对台交流合作,以每年11月份漳州举办的海峡两岸花博会为平台,主动承接台湾向大陆的农业产业转移。

第二是改造传统资源型工业。科学确定核心产业,规划生态产业集群,优化工业内部结构。第三是积极推进第三产业。

继续确保现有第三产业的发展,根据本省各地区的特色进行规划,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第三产业集群,如厦门、武夷山等地的旅游业及其所带动的商业。鼓励对第三产业进行创新,引出新服务业,加快信息、金融、房地产、技术、人才以及劳务等市场的培育, 积极为第三产业的高级化创造条件。继续扩大第三产业的开放程度,第三产业带来的竞争及示范效应,将有利于服务行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特别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加快第三产业行为规范的制定与完善,强化监管功能,确保服务行业能够健康有序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循环经济下,尤其要注重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目前福建省有环保及相关产业从业单位892家, 与环保相关产业的上市公司有1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环保企业15家,省级高新技术环保企业30家,19家单位取得了国家级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

“十一五”期间,预计我省环保产业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23年全省环保产业年总产值将超过500亿元。在寻求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背景下,我省应加大环境产业的发展力度及其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从而带动各行业以及全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建立在循环经济理念上的环保产业必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我省未来的主导产业之一。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和迫切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投入扩张的方式来支撑经济的增长,这已经成为当前甚至将来一段时期福建经济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目前对于福建而言,既是经济发展快省,又是资源消耗大省和能源产出小省。

在新的形势下,福建要彻底改变粗放式外延型增长方式,有效地克服资源、能源等发展瓶颈,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挖掘经济潜力实行经济内生长,这比总量扩张更具有实质性和现实性意义。

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

2011年是 十二五 规划的第一年,各地的投资冲动可能不可阻挡,各方面都在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十二五 的第一年对明新规划中所孕育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计划 区域发展规划 民生工程 收入分配调整与新的消费刺激政策等内容将带来强烈的宏观经济刺激效应,有效对冲各种下行压力。第二,城市化的加速 收入 消费 ...

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作者 徐亚男。新生代 上半月 2018年第10期。摘要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不协调 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是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经历了从平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的转变。这一战略调整的过程,是我国历代领导集体在科学的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所做出的战...

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三,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高新技术对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作用,使技术升级成为经济结构升级的基础。应充分估计高新技术对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作用,切实使科技进步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技术基础,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把推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