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大致结构

发布 2021-05-29 20:19:28 阅读 4196

中学物理知识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物理知识是构成自然科学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在物理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中有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它们是形成科学观念和提高科学技能的土壤和阶梯,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上述两个方面是研究并确定中学物理教育科学知识体系的构成及其分类的依据。

1 中学物理科学知识体系。

物理科学的内容不单由物理知识构成,而是由知识、观念、方法和实验基础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物理学习就不单是知识的学习,还包括观念、实验基础的学习。由于物理理论是建立在实验现象基础上的,实验基础与理论知识密切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学习内容分类时,我们把理论知识和实验基础归为一类,统称为物理知识。

这样,我们就有了物理知识、物理观念、科学方法三类物理学习的内容。

上述三类学习内容还不能明确地反映出物理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及知识、观念、方法三者间的有机联系,因此学习内容分类中还必须加进物理知识结构这一部分。不掌握物理知识结构就无法达到学习物理的目的。布鲁纳就把结构的重要性放在首位,他强调指出:

“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的这一思想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1]。

另外,由于学习过程是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学生对环境的作用就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而学生对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形成相应的物理技能。因此,掌握物理技能也是物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综上所述,中学物理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1)科学知识及其结构;(2)科学观念;(3)科学方法;(4)科学技能;(5)科学态度。

2 物理知识及其结构。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构成自然界的物质的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具体地讲,物理学研究大到天体,小到基本粒子的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运动规律,从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运动形式来划分,物理学可分为力学、声学、热学和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等分支,而每一分支的内容都包括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三方面的内容。或者说,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对物理知识的一种概括,也是呈现物理知识的三种基本形式,它们跟物理学各分支的内容一起构成物理科学知识的网络结构。

2.1 物理现象。

物理现象是指物质在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外部的形态和联系。物理现象通常可以分为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两类。就中学物理而言,自然现象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经常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实验现象主要是指通过物理实验(有目的、可控制、能重复)能观察到的物理现象。

物理现象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同类物理现象在外部形态方面的质的同一性是形成物理概念的前提;物理现象中,有关物理量之间定性或定量的联系,是建立物理规律的依据[2]。例如,根据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的物体间发生的“推”、“拉”、“压”现象,通过分析和抽象,提炼出它们的“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形成了力的概念。

又如,根据日常生活中有关气体的现象可以发现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再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通过分析和归纳,概括出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

物理现象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3]。因此通过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基本途径;形象、具体的物理现象有助于建立物理表象,是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前提;从现象到概念、规律的认识,是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的过程,其中有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及教育的内容,它有助于指导学生认识物理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物理现象也为学生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具体、生动的实例,有助于学生巩固物理概念和规律,认识物理知识的科学价值,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2.2 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方面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科学抽象,是反映研究对象物理属性的思维形式。物理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内容。所谓内涵是指概念的含义,或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所谓外延是指概念所包含的范围,或是它所涉及事物的总和[4]。

例如,压强概念的内涵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它能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概念的外延包括固体的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气体的压强等。物理概念按其“质”和“量”可分为定性概念和物理量两类。定性概念主要是从“质"的规定性来反映客观事物,如质点、理想气体、机械运动、惯性等;物理量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来反映客观事物,如温度、加速度、电场强度、动量等。

物理概念具有如下特点:(1)物理概念是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抽象得到的,因此物理概念客观地反映了物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具有客观性;(2)大多数的物理概念都可以直接或间接测量,具有可测性;(3)物理概念是一定条件下的产物,只能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如重力势能、电势、电势能的值是相对的)和局限性(如质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只适用于低速宏观范围)。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和关键: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运动的形式以及它们所遵循的一般规律和物质的基本结构,而规律反映的是相互联系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物理概念是物理科学知识的基本元素,是物理知识结构的基础;物理概念既能反映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又是研究物理规律的基础,因此物理概念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用概念反映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的方法,以及通过寻找在一定条件下不同概念之间定性或定量的关系来总结规律的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物理概念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形成物理概念是深刻认识物理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也是领会物理规律的基础,因此物理概念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关键;要形成和领会物理概念,必须通过实验和实例,建立正确的物理表象,并通过分析、抽象等思维活动,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进而形成物理概念,领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体会和认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在运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物理知识的科学价值。因此物理概念教学是中学物理落实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

2.3 物理规律。

物理规律客观反映了物质运动变化的本质属性之间定性或定量的联系,或者说物理规律是物理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制约关系。物理规律可以分为物理定律、物理原理(理论)、物理法则(定则)、物理公式(包括定义式、定理式、定律式)等几类。

物理规律具有如下特点:(1)物理规律都是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推理得到的。或者说,物理规律是在一定的可靠事实基础上归纳、推理的结果,因此物理规律客观地反映了事物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2)物理规律总是反映物理概念之间定性和定量的联系,具有联系性,把握物理规律所反映的概念与概念之间定性或定量的逻辑联系是掌握物理规律的标志;(3)物理规律总是在一定范围内得到验证,因此物理规律总有它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即物理规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由于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或过程都不是实际物体或实际过程,而是采用科学抽象的方法,或多或少地作了一定程度的简化之后,建立起的理想化模型或过程,同时,由于物理学是实验科学,在观察和实验中,限于仪器的精密程度等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误差,因此反映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物理规律,只能近似地反映客观世界,具有一定的近似性[5]。

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核心:物理学是研究物理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物理现象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的科学,这种物理过程的本质联系和物理现象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常用物理定律、定理、原理、法则等物理规律来表述,因此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知识的核心,是物理知识结构的骨架;中学物理知识是以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为主线而逐步加深的,如力学是以力的概念和牛顿运动定律为核心,逐步扩展到功、能、冲量、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形成了完整的力学体系,并以力学知识为基础,拓宽到光学、热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因此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科学知识的精髓。

物理规律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形成物理规律是深刻认识物理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联系的标志,也是深入领会物理概念、建立物理知识网络结构的基础,因此物理规律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要形成物理规律,必须通过实验或数学推理,揭示物理量之间定性或定量的联系,并通过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归纳出物理规律,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体会和认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在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物理知识的科学价值。因此物理规律教学同样也是中学物理落实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

2.4 物理知识结构。

综上所述,物理学各分支所包含的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组成了物理学的科学知识结构,其中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网络结构中的关节点,而物理规律则是物理知识网络结构中的骨架[6]。

使学生学会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由点到面组织成有体系的知识,这是一种总结、概括的能力,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的重要过程和环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常常是一个一个孤立的概念和物理量,一个一个孤立的定律和定理,不能形成体系,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因而很难综合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及时总结整理所学知识,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使自己头脑中的知识成为有体系的知识。

例如稳定电流这一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欧姆定律这个中心,来整理这一章的基础知识,包括的基本概念有电流、电压、电阻和电动势,基础知识是如何用欧姆定律进行电路分析──电路中电压变化、电路结构,能量转化等,这样就把电路中的各个知识点便组织成了一个知识网络。

3 中学物理知识的构建。

根据物理学的特点和高考《考试大纲》要求,抓住现象、概念、规律和应用四条主线,突出思想方法,把相关中学物理知识归纳成为一图一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掌握知识要点,明确物理学建立的现象基础及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做到泾渭分明、点面结合、体现思想、突出应用、一目了然,对于指导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起到一定的作用。

3.1 知识架构。

物理学是建立在自然(实验)现象基础上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揭示物质运动变化现象的本质,从力和能的角度研究发现物质结构、状态、运动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学科的分支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五大部分[7]。

学生学习物理往往觉得知识庞杂,千变万化,不得要领,感到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架构,理清思想,抓住共性,看清看透。我把物理学归结成为体现思想方法的一盆枝叶分明的“物理之花”[8],如图1所示。

初中物理知识结构

第一部分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机械运动声现象。第二部分 光现象。第三部分 透镜及其应用。第四部分 物态变化。第五部分 电流和电路。第六部分 欧姆定律。第七部分 电功率。第八部分 电和磁信息的传递。第九部分 多彩的物质世界。第十部分 运动和力。第十一部分 压强。第十二部分 浮力。第十三部分 简单机械。第十...

初中物理总复习 知识结构

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结构。安顺五中吴祥。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子的转移。电荷的基本知识验电器 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作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电量 表示电荷的多少,单位是库仑 符号为 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方向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

初中数学知识结构

有理数知识点梳理基础知识 至善教育编辑 陈俊时间 2012 04 14 16 44 初一数学有理数知识模块内容主要包含有理数运算及概念两个部分,利用数轴,可以认识 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同时,串联这些概念也可以运用数轴。全章节重点就在有理数的运算。四个方面需要在运算时注意到 运算律 运算法则 运算顺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