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贝聿铭简介。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202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他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以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想象力设计建筑,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极高赞誉。
贝聿铭的代表作品。
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讲究:讲究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讲究空间处理的独特性,讲究材料的考究和内部设计的精巧。这些讲究呈现在不同主题中,就显现出了各自鲜明的特色。
肯尼迪图书馆的方圆结合与能眺望海湾的巨大玻璃幕、中银大厦的拔地而起直冲天际、苏州博物馆的粉墙黛瓦与民居情趣、卢浮宫金字塔的通体晶莹与巧妙反差,无不体现着建筑设计的结构美。而结构——文章的结构,就恰恰是我们这节课要**的主题。
结构文章与筑造建筑都需要在中心主题的统摄下按照一定的顺序、条理对相关材料进行组合、安排。对于文章而言,中心是脉络,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架。在文章中,结构要起到的作用也就是使中心和材料的结合有序、明晰。
建筑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结构文章的方式也如此——什么是作文的结构?什么样的结构是巧妙的?如何选择巧妙的结构来将材料组织成文?
“建筑是凝固的诗篇”、“建筑是凝固的**”……这些话语都在昭示不同创作艺术的共同点。写作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只是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写作是一种负担,是会令人手足无措的创作。导入部分通过对建筑大师贝聿铭和其作品的简介,旨在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产生全新的认知,让学生感受创作的美好。
在达成这些目的之余,如果能促使学生产生新的兴趣点,也是不错的。)
二、知识积累。
一、什么是文章的结构?
春天到来,河边的杨柳呈现出一种亭亭玉立的美感;赛场上,健美运动员完美的形体呈现出一种力量之美;博物馆里,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呈现出一种惊人心魄的艺术之美……这摇曳多姿的美丽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结构之美。
美学家m·李普曼曾说,“结构是一切意思和意义的基础”,“没有结构任何东西都不存在,都不可设想。”
的确,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作文的结构也是如此,如果说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
什么是文章结构呢?
简而言之,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
写作时,只有匠心独运地把材料组织得精巧,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正如德国文学家歌德所说,结构文章“像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把一个个小环非常合适地连接起来”,才能真正形成一个鲜活灵动的有机整体,才能写出好文章。
二、作文中关于“结构”的要求。
作文评分标准中,对文章的结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基础等级的要求是: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结构完整”是指作文有开头、结尾、主体三大部分,没有残缺不全的毛病;“条理清晰”是指文章的布局周密、前后连贯、层次分明,没有颠三倒四的毛病;“详略得当”是指文章详写和略写的内容安排得很恰当,没有主次不分的毛病。
发展等级的要求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
结构新颖”是指写作时材料的安排和文章的结构形式能不落俗套,给人新鲜之感;“构思巧妙”是指文章情节的构思能做到让人“意想不到”,比如文章运用了先抑后扬、悬念迭出、一波三折、明暗双线结构,等等。
三、学生作文在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初中作文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哪些呢?
教师引导学生写出自己作文的突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和下面“在结构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相对照,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考场作文中,在结构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撇开中心,横生枝节。常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写着写着,中途岔出别的话题。这样的文章,从内容上看,多数表现为离题;从结构上看,则是文章线索分散,笔力分散;
二是恣意妄为,逻辑混乱。事先没有通盘考虑,写一段想一段,写到哪算到哪,不尊重客观事物固有的逻辑(即它们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导致言之无序,思路缺乏条理性。
三是层次不清,分段失当。表现为层次和层次之间内容杂糅交错,在某一个段里硬将几层意思塞进来,以致破坏了段意的单一性、内容的完整性和容量的适度感。
四是缺乏过渡,忽视照应。表现为内容转换过程中不会用过渡性语句,前面提到的问题在后面没有着落,后面出现的内容不见前面有铺垫。
五是剪裁不当,头重脚轻。表现为主次不分,平均使用力量,或者是开头浓墨重彩,后面无尾而止(主要是因为不善于安排答题时间而没有时间写完留下的遗憾)。由于详略处理不当,文章的结构不美暂且不说,还对主题的表达带来直接的影响:
中心不突出,有偏差。
除此以外,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文章结构方面还存在着平铺直叙、呆板生硬等问题,这些都是制约考场作文更上一个台阶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才能克服这些弊端,写出在结构上摇曳多姿的作文来呢?请继续读——
四、考场作文实用技法指导。
考场作文的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从纵向看一篇文章的结构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要求,从横向看一个作文题下可以写出多种结构形式的文章。
一)从纵向看。
通常来说,一篇文章的组织材料,结构安排,一般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详写和略写。
确定材料的主次和详略是结构的重要问题,它对表现中心思想起保证作用。详写,就是把与中心思想关系大的材料写得具体些、详尽些;略写,就是把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太大的材料写得概括些、简略些。
处理详写和略写,首先要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例如鲁迅的《故乡》是以“我”回乡的见闻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可写的人物和事件很多,但作品只选取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的事来写。这两个人中,又分了主次。
杨二嫂的故事,只是在一个场面里,用几句精彩的话,展示了她的性格。写闰土就不同了。作者以细腻的抒情笔调描写了少年闰土活泼英俊的形象,娓娓动人地叙述“我”和闰土三十年前的一段交往。
接着作者又精细地刻画了阔别三十年后的闰土的面貌、衣着、动作和性格的巨大变化,诉说闰土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和不幸,抒写了“我”的感慨和希望。这样处理,完全是由它揭露当时农村凋敝,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这一中心思想所决定的。
2、段落和层次。
写作时,为了把文章的中心有层次地表现出来,一定要分段。
划分段落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和内容的多少而定。既要注意一个段落只说明一层意思,又要注意不要分得太细,考场作文中作常出现两种情况:有时段落包含的内容太多,本来好几层意思,硬挤在一起,弄得层次不清;有时段落又分得太细,本来只有一层意思,硬分成几段,搞得支离破碎。
3、过渡和照应。
俗话说:“过河要架桥。”过渡就是文章段落之间的桥梁。
在文章中,过渡常常用在从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的转折处;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的衔接处;由议入叙,由叙入议的变换处;倒叙、分叙、插叙的起讫处。它的任务就是把文章前后的段落、层次连接起来,使人有一种浑然一体,一气呵成之感。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大部分之间,有一个承上启下的段落,就是以段过渡的一个范例。
照应又叫呼应。是指文章**现在首尾、前后不同地方的有关内容之间的照顾与回应。照应能使作品结构更加缜密,浑然一体,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呼应的形式多样,常见的有首尾呼应、文题呼应、文中呼应等形式,下面分别举例解说。
如课文《背影》开头写“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结尾写道:“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首尾作了很好的呼应,既概括了全文,在结构上又给人以整体感。
同时,作者在开头、文中、结尾,就曾四写背影,呼应文题。使得文章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文中呼应。这就是俗话说的“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文中前后文字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样可使结构严密,前后连贯,浑然一体。
如满分作文《十六岁的我》,在每一段都用相似的句子,开头照应主题。这些句子有:十六岁的我,告别了童真,可还保留着童心。
十六岁的我,告别了年少的懵懂,开始追求成熟。十六岁的我,告别了花季,步入了雨季。这些句子都是紧扣主题行文的,脉落分明,一目了然。
4、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根据文章的不同而变化。开头的方法很多,但可以大致地将其概括为两大类:
一类是“开门见山”的写法,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或“开宗明义”,揭示全文主题;或“言归正传”,即速开讲故事;或“单刀直入”,挑明论敌谬说。
另一类是“形象化”的写法,或描写环境,以引出人物;或抒发感情,以渲染气氛;或先叙委婉故事,以引出深刻道理;或借诗词谣谚,以为叙事的开端。好的开头,新颖生动,引人入胜。
1) 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在《白杨礼赞》一文的开头: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这样的开头,直截了当,起始峭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2)巧用修辞。
在作文开头可适当运用排比、比喻、对比、修辞来增强文章的气势,化抽象为具体,并点明主题,如《作业》一文开头:“看不完的,是书;听不完的,是唠叨;怕不完的,是成绩单;做不完的,是各科作业。”从内容上看直接点题,从形式上看,更是别出心裁,四个句式相同的句子,排列在一起,似一座小山,压得人喘不过气。
初中作文 写作技巧写人的结构方式
写人的结构方式。第一种,总分总式。这是最常见最朴素的写人结构。它的特点是有一个点明题意的开头 a 简洁醒目,作为文章的总起部分。主干部 b c d 也可以说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几段互相独立,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中心,在编排先后的次序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结尾e是文章的总结部分,它不仅是d的自然过渡,而...
作文分类结构方式
一 排比段式。这种结构一般是指文章的主体部分将剪辑的种种材料采用 排比 这一形式,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近的段落组合成篇,从而很好地组织起全文的结构框架,使文章体现出一定的新意,并能形成排山倒海之势。这种方法和镜头式的构思方式有相近之处,可以写完一个侧面,再写另一个侧面,可以在一个平面上自由发...
初中作文例文
初中作文例文一我家乡在茅坪,在的活动每年的五月初五叫了一个传统的节日,那就是端午节 端午节的风俗也有很多 让我们一起来谈谈这些风俗吧。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是纪念古代诗人屈原,门前插艾蒿驱赶魔鬼的,屈原跳河跳河自杀这天,人们划着龙舟去追掉屈原,在安康每年都有这样比赛,它成为一项体育活动。雄黄酒是用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