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综合笔记

发布 2021-05-12 13:59:28 阅读 3130

必修一。

第一章。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统一性。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又存在差异性。

水的特性:极性分子---易反应,溶解性好。

常温下液态---流动性强。

存在氢键---比热高。

糖类。元素组成:c、h、o,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脂质。元素组成:c、h、o,有些还含n、p

脂质中的o含量远少于糖类,而h含量更多。

通常都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油脂。元素构成:c、h、o

基本结构单元:甘油和脂肪酸。

植物中主要以油存在,动物中主要以脂存在。

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

·磷脂。元素构成:c、h、o、n、p

作用: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元素构成:c、h、o

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对人体的代谢起到很重要的调节作用。

·植物蜡。常见于植物叶片表皮上。

对植物器官有保护作用。

蛋白质。元素组成:c、h、o、n,可能还有s、fe等其它元素。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一种大分子化合物。

构成蛋白质的天然氨基酸有20种。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条数。

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条数。

蛋白质相对分子量=n个氨基酸相对分子总量-失去水分子量-失去h分子量(二硫键)

蛋白质的功能。

1、 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

2、 催化作用:绝大多数酶。

3、 运输作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

4、 调节作用:胰岛素、生长激素。

5、 免疫作用:抗体。

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的功能是由它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就会导致蛋白质的功能丧失---蛋白质变性。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物理(射线、高温、剧烈震动)、化学(重金属、有机毒物)。

物质鉴定实验。

油脂(需要显微镜)

实验原理:脂肪细胞中的油脂颗粒可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橙黄色。

可溶性还原糖(除蔗糖外的所有单糖和二糖均为还原糖)

实验原理:在热水浴条件下,还原糖可将本尼迪特试剂(二价cu2+)还原为成cu2o(红黄色沉淀)

实验材料:苹果、梨、白萝卜。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a液(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b液(cuso4溶液)】

实验原理:在碱性条件下,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续的肽键可与二价cu2+发生络合反应,产生紫色的显色反应。

实验材料:豆浆、稀释的蛋清液(不稀释的蛋清会粘在试管壁上,影响显色效果)

淀粉(碘-碘化钾溶液)

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变蓝。

实验材料:马铃薯匀浆液、淘米水。

第二章。细胞学说。

2023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各功能的基础;2023年,德国动物学家施万( 受施莱登启发,又提出:所有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20年后,德国科学家菲尔肖(提出:

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活细胞。

细胞膜(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

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性。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流动镶嵌模型: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朝向内侧)

2)膜蛋白分子有的整个贯穿膜中,有的部分插在膜中,有的露在膜外,有的。

整个露在膜表面。(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

主要功能:(1)细胞的物质交换。

2)细胞识别。

3)免疫。4)细胞控制、细胞通讯等。

膜上各成分的作用:

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蛋白质:主要是控制物质进出,另外还与胞识别与标志(糖蛋白)、以及生物催化(膜内侧的酶)有关。

胆固醇:调节膜的流动性。(在适宜温度下胆固醇降低膜的流动性,而在低温下胆固醇可以保持膜的流动性。)

糖类:只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细胞膜内侧以及其它生物膜上不存在,往往与蛋白质结合成为糖蛋白(细胞外被),也有少部分糖脂,均起识别作用。

细胞壁。化学组成:植物和藻类: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真菌:壳多糖(几丁质)

细菌:肽聚糖。

作用:支持和保护。

特点:全透性。

细胞质。核糖体(无膜)

存在部位:真核细胞、原核细胞。

成分:蛋白质、rna

功能:合成蛋白质。

种类:附着于内质网上:合成分泌蛋白。

游离于细胞溶胶中:合成驻留蛋白。

内质网(单层膜)

存在部位:真核细胞。

结构:由一系列囊腔和细管组成(相通)

种类:粗面内质网:加工、运输蛋白质。

光面内质网:合成磷脂和胆固醇、脂类代谢、解毒。

高尔基体(单层膜)

存在部位:真核细胞。

结构:由一系列的扁平囊腔和小泡组成。

功能:植物:参与形成细胞壁。

动物:加工、分拣、运输蛋白质。

线粒体(双层膜)(半自主性细胞器)

功能:细胞呼吸、能量代谢的中心,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量转换器、动力工厂。

数量:与能量**成正比。

溶酶体(单层膜)

存在部位:动物细胞、真菌、某些植物细胞。

特点:内含多种水解酶。

形成:由高尔基体断裂形成。

功能:消化、分解碎渣及吞入的小颗粒。

叶绿体(双层膜)(半自主性细胞器)

存在部位:某些植物细胞。

形状: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结构:内外膜均光滑。

基粒:类囊体叠加而成;含有光合作用所需的酶、色素。

基质:含有酶;含有少量dna、rna、核糖体。

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单层膜)

存在部位:成熟植物细胞。

结构:由单位膜形成的泡状结构。

细胞液:含酸、碱、盐、糖、蛋白质、色素。

功能:使得植物的花、果实和叶有各种颜色。

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与渗透吸水有关。

中心体(无膜)

存在部位:动物细胞、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位于细胞核周围。

结构:由两个中心粒组成。

功能:与动物细胞有丝**有关。

细胞核。功能: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结构: 核被膜(双层膜、有核孔复合体)

染色质染色体。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核仁。核基质。

原核细胞。主要特点: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拟核),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有丝状dna分子,不能形成染色体,没有核膜包围。

细胞大小:体积一般比较小,直径只有2~8μm

细胞壁:成分与植物细胞不同,保护细胞并维持形状。

细胞膜:细胞膜与真核细胞相似,是细胞呼吸的场所。

细胞质:细胞质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第三章。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

吸能反应:光合作用、蛋白质的合成、肌肉收缩等。

放能反应:糖的氧化分解(细胞呼吸)

细胞中有许多的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细胞的放能反应。

atp全称:腺苷三磷酸。

元素组成:c、h、o、n、p

简式:a—p~p~p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atpadp +pi +能量。

渗透。扩散是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称渗透。

方向:水分子数多——水分子数少(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

条件:(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渗透系统:动物:细胞膜(质膜)

植物:原生质层(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

质壁分离: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1)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2)质膜和液泡膜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条件:(1)具有大而成熟的液泡(2)具有细胞壁。

跨膜运输。被动转运。

1、(简单)扩散。

特点: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不消耗能量。

举例: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等小分子跨过膜的扩散以及水的渗透。

2、易化扩散。

特点: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不消耗能量。

举例: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转运。特点: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需要消耗能量(atp)。

举例:na+ 、k+、ca2+、mg2+等离子通过细胞膜;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

非跨膜运输。

·胞吞和胞吐。

酶。概念: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最适温度时:酶的催化能力最高。

低于最适温度时:酶的催化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超过最适温度时:酶的催化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

低温:降低酶的活性。

高温:酶的活性完全失去,即失活。

酶浓度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酶浓度与底物浓度不影响酶的活性,但会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

酶均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酶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是体内转化而来

所有活细胞中都必然含有酶。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

细胞呼吸。·概念: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并且释放。

能量的过程。

场所:活细胞内。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类型: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

1、需氧呼吸。

场所:主要**粒体(第一阶段在细胞溶胶)

能量去向: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约70%)

另一部分转移到atp中(约30%)

总反应式:

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

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2、厌氧呼吸。

过程:①与需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丙酮酸不彻底分解(场所:细胞溶胶 )

概念:厌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

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

的过程。

生物笔记必修一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 单细胞生物 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2 多细胞生物 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3 病毒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需要依赖活细胞才能完成生命活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生物笔记必修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式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2.主要观点 1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2 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3 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 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

生物必修2笔记

必修2第一章。1.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1 正确选材豌豆1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2 豌豆有利于区分的性状。2 从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3 他运用数学统计法分析。4 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 假说演绎法 先观察分析 提出假说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p7 2.相对性状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