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批判 ——邹卫国
当今商业中最大的一个意识形态,可以总结为“职业经理人崇拜”,这种意识形态通过“职业经理人”的概念而普及,拥有诸多代表人物而深入人心。
但如果深入的剖析这一概念,你将会发现这一概念的荒谬之处。几乎在所有时刻,这个概念只与个人积累财富有关,而与创造伟大的公司、可持续的公司无关。
含义 如果我们认可 “职业经理人”这个概念,那么将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这个概念将意味着,经理人是一种职业。这相当于接受一个信念:一个受到良好训练的经理人能够管理好任何企业。
这背后隐含了一个趋势,就是管理的职业化革命。这个概念被广泛接受,意味着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将转向适应职业经理人的组织和资源配置模式。
这种转变的核心就是数字化。为什么呢?职业经理人经常被聘请到其并不熟悉的行业。
在这种情景下,由于管理人员缺乏进行决策所需的经验、智慧,因此数字就变得比基于直觉的判断更加重要了。这进而将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文化:公司将全面注重成本和收益可以量化的投资,而拒绝相反的投资。
第二,既然管理是一种职业,那么这个概念的存在,将意味着管理与业务是截然不同的东西。这实际上是将公司战略与公司业务进行分割。这相当于相信:
即使管理者不懂业务,也可以做好战略,把握公司的方向。经理人只需要学会那些通行的规则和模型,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第三,既然管理是一种职业,将意味着存在一个职业经理人市场。既然职业经理人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而存在,其必然将为市场所定价。这也将隐含着一个假设:
要使得这个市场有效率,这个市场应该充分流动。这个推论也意味着,相关交易可逆且并不会影响公司业绩。
第四,“职业经理人”将意味着,管理层是以管理为业的一群人。这将从根本否定将做企业视为其终身事业的群体。这实际上也肯定了这种价值观:
做企业仅仅是一个职业选择,并不是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第五,既然管理层是以管理为业,自然管理层是需要为股东负责。即从责任上说,他是股东的受托人,对于公司的资源的配置和剩余的分配,应以股东的利益为依归。
真相 在上述的推论下,真相是什么呢?
第一,一个受到良好训练的经理人能够管理好任何企业吗?答案是不可能。
我们看看最受惠于这个理念的多元化集团。多元化是公司扩张的重要途径,主要是通过对相关企业的并购而达到增长的目的。多元化的理论基础包括平抑风险,比如配置与经济周期敏感程度不一的行业资产,有助于平滑公司的收入流。
当然,这种理论的基础也包括“协同效应”。这种理论信奉,如果有良好的整合,公司并购将达到“1+1>2”的效果。
多元化公司通常宣称拥有更高的管理能力,他们通过向被并购企业输出管理,导致整体利润的提升。这种效应似乎从未发挥作用,在多元化之路受挫的案例比比皆是。在大多数时候,这个游戏的关键是:
用高市盈率换取低市盈率**的能力,通常是**率更高的公司收购一家知名度更低的公司。实际上,在职业经理人架构下所形成的全面转向注重数字的管理文化,将对公司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一些容易量化的调整,会对企业造成长期伤害,比如大规模裁员的财务节省;对公司的竞争优势有益的投资,在很多时候无法量化;很多时候的商业机会,也不是数字能够体现出来的,比如竞争对手蜂起之际,最好不要完全根据数字进行决策,因为新对手的冲击无法量化,而潜在的竞争者会突然出现。
第二,战略与业务的分割是可能的吗?所谓的职业经理人的存在,证明了这种分割的存在。不过,这种分割同样会对公司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
首先,从业务层迈向高层的梯子断裂了。因为你的业务经历与职业经理人的能力不一定是相关的。后者更多的类似于工商管理硕士的课程的内容,而你的业务经历未必会提供这些。
其次,工商管理课程并不能保证业务成功,通行的规则和模型有助于进行更有效率的战略与管理思考,仅此而已。
第三,管理层的流动是否影响公司业绩?答案是肯定的。常识是,管理层的变动通常是公司的重大事件,且经常意味着一家公司变化的拐点。
为什么呢?核心员工通常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为这些人进行激励,除了激励的有效性之外,还必须让他们相信:
这些做法是长期性的。在很多公司,核心员工对此的信念,是基于公司创始人或者特定的管理层而形成的。与此相关的,即使所有的其他因素都不发生变化,管理层的更替都将会对这些独特的治理造成破坏。
自然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被破坏。
第四,将做企业视为其终身事业的群体否定是否合理?答案当然是不合理。
将做企业视为其终身事业的群体,是商业的支柱,企业生命的根本。为什么?在资本市场上,将公司低买高卖,对于积累个人财富,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但是,这种操作并不足以维持一个持续存在的公司。在特定的业务领域,这种公司只有一种结局:衰败。
只有这些人将企业视为其终身事业,真正的安定下来的时候,企业才可能摆脱死亡的命运。
第五,管理层是否应以股东的利益为依归?答案是否定的。
对于公众公司,如下的三个论据都是共识。首先,公司已经不是股东个人合约的集合,不是彻底的财产权。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公司兼并的时候,就需要全体股东取得一致,而我们正在实践的原则是多数原则,超过一定比例的股东同意,公司兼并就可以进行;股利的分配也不是股东决定,而是董事会决定。
这些充分说明了公司财产权的性质。其次,如果所有和管理分离,意味着公司**的所有者,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对财产的控制权。既然他放弃了财产的控制权,那么他们自然也舍弃了公司资源只按照其利益进行分配的权力。
所以,实施财产权,对其进行保护,不应当妨碍其他群体的利益对此的修正。也就是说,这种被动的财产权应当让位于更大的社会利益。比如包含合理工资、雇员就业保护等等其他内容。
其三,企业资金最重要的**不是**。有统计称,在发达市场,来自金融市场的股权融资仅占融资总额的1成。在市场萧条的时候,这个比例更低。
**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买卖的工具。企业的自我积累,是企业最重要的资金**。
简要的结论
通过以上的剖析,我们大体厘清了“职业经理人”是怎么回事,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这种含义下的公司理论。
对于有雄心的企业,应该消灭“职业经理人”的概念。前述分析表明:这个词蕴含了太多的负面的因子,它对商业环境是一种破坏。
这种理念构筑了一种自大的管理文化,并在客观上促进了股东利益大于公司利益的这种错误理念的传播。这种理念之下,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使得企业有机会可持续发展。
公司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应当掌握在那些把做企业视为其终身事业的人手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非取决于那些能够在市场上流动的要素。这些要素更多时候扮演的是破坏者的角色。
历史经验表明,专注于某个领域,并将做企业视为其终身事业的人才是商业中真正的脊梁。但是,在企业管理分割的情形下(“职业经理人”大多数时候在场),这群人往往是企业剩余分配中的输家。
职业经理人
第27讲对权力的分析。本讲重点 权力的三个特点。权力戒律。自检 中国是一个官本位影响比较深的国家,请谈一谈你对权力的认识。职业经理是企业管理指挥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对下属来说,他是一个领导者。职业经理从开始担任企业管理者那天起,就一天天地按照指挥链在晋升,一天天地走向权力的更高台阶。有人认为,有了权,...
职业经理人
第一章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经营环境调查。市场需求调查。顾客情况调查。竞争对手调查。市场销售策略调查。第二节调查范围的确定。第三节调查方法的确定。第四节市场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的概念。市场调查报告的适用范围。撰写市场调查报告的方法。第五节消费这调查。消费着调查的要领。消费者调查的开展方法。调查记录的...
职业经理人
在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同时,我会适当的参与一些活动,从中认识多几个朋友,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和人缘圈。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搞好自己的专业学习,在适当的看些有关提高写作能力的书,充分的尊重和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培养自己的一些特长,比如 写作等。多听一些讲座和欣赏一些高水平的文艺演出,达到自我增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