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
高频考点。一物质的性质。
1. 物质的变化。
1)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例如:水的三态变化、蓝色的胆矾固体在研钵中研碎、酒精的挥发等。这些变化通常是形状或者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改变。
2)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例如:
木柴的燃烧、铁生锈、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等。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常表现为颜色改变、生成气体或者沉淀等,也伴随有发光、放热或者吸热等能量的变化。
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3) 变化中的三色五解十八化。
三色:焰色反应(物理变化)、颜色反应、显色反应;
五解:潮解(物理变化)、分解、裂解、水解、电解;
十八化:熔化、汽化、液化、酸化(四化都是物理变化)、氧化、氢化、水化、风化、钝化、皂化、炭化、催化、硫化、酯化、硝化、裂化、卤化、油脂硬化。
2. 物质的性质。
1)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2)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
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
3. 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关系。
化学变化指的是物质发生的一种变化,而化学性质指的是物质在变化中体现的性质。因此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描述性的字词:
能、会、可以、易、难等。
4. 易错提示:(1)煤炭的气化、液化是化学变化,注意nahco3、nh4cl熔化过程中的分解反应。
2) 氯水、o3、na2o2氧化性漂白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物的色团氧化为无色或白色物质。
二物质分类。
1. 物质的分类。
2. 化学变化的分类。
3.易错提示。
1) 单质和混合物都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与电解质、电解质与导电物质是不同概念。
2) 胶粒的大小是胶体的本质特征,丁达尔效应是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现象,胶体的渗析是分离胶体与溶液的方法。
3) 金属氧化物可以是碱性氧化物(cuo、na2o)、酸性氧化物(mn2o7)、两性氧化物(al2o3)、过氧化物(na2o2)和复杂氧化物(fe3o4);非金属氧化物可以是酸性氧化物(so2、so3)、不成盐氧化物(no、co)和酸性的氧化物(no2)。
高频考点。一关于na的判断。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1. “一个中心”:必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2. “两个前提”:在应用vm=22.4l/mol时,一定要有“标准状况”和“气体状态”两个前提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
3. “三个关系”:
1) 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等)间的关系。
2) 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
3) “强、弱、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
4. “七个无关”: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
5. 需注意的问题。
1) 状态问题,如标准状况下水为固态,戊烷为液态。标准状况下的气体适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相同状况下的气体适用阿伏加德罗定律。
2) 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mkern-12mu', altimg': w': 37', h': 20', eqmath': o\\al(18, 2)'}o等。
3) 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o3、白磷、稀有气体等。
4) 某些物质中的化学键,如sio2、p4、co2等。
5) 物质中某些离子或原子团发生水解,如na2co3中的co[\\mkern-12mu', altimg': w': 31', h':
20', eqmath': o\\al(2-,3)'}alcl3中的al3+。
6) 常见可逆反应,如2no2 n2o4,弱电解质不完全电离等。
7) 运用22.4l/mol时,物质是否为气体,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8) 某些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如2na2o2+2h2o===4naoh+o2↑
二有关溶液的计算。
1. 溶液浓度的计算
1)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计算。可运用公式:n=m/m,c=n/v或运用“倍数关系”算出1l 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已知气体溶质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水的体积和溶液的密度,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先运用n=v/22.4l·mol-1,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再运用v=m/ρ求出溶液的体积。
计算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需要根据溶质的电离方程式,算出离子的物质的量。
2)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c=1 000ωρ/m(c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是mol/l;ρ为溶液的密度,单位是g/cm3,ω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按此公式换算即可。
2. 有关同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规律。
1) 溶质相同的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两溶液质量分数和的一半。
2) 溶质相同的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时:
对于密度小于1g/cm3的溶液,如氨水、乙醇的水溶液,等体积混合时质量分数小于两溶液质量分数和的一半;
对于密度大于1g/cm3的溶液,如硫酸溶液、氯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时质量分数大于两溶液质量分数和的一半。
有关气体的计算。
1. 计算公式。
1) n=v/vm=v/22.4l·mol-1(标准状态下)。
2) 同温同压下,n1/n2=v1/v2;同温同容下,n1/n2=p1/p2。
3) 气体的m1=ρ1vm=d1m2(ρ1是气体的密度,d1是相对于相对质量为m2气体的密度)。
2. 注意事项。
1) 运用气体摩尔体积,必须是气体;用vm=22,4l/mol时,一般是标准状态下,非常温常压。
2) 运用气体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必须在同温同压下。
3) 气体的密度单位是g/l(液体和固体的密度一般是g/ml),气体的相对密度是一种比值。
4)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质量、原子、体积都有加和性。
专题三离子反应。
高频考点。一离子共存。
离子共存的限制(或隐含)条件。
1. 限制溶液为无色。
排除具有颜色的fe3+(黄色)、fe2+(浅绿色)、cu2+(蓝色或绿色)、mno[',altimg': w': 20', h':
20', eqmath': o\\al(-,4)'}紫色)等离子的选项。
2. 限制溶液酸碱性。
1) ph=1(或ph=14)。
2) ph试纸变红(或变蓝)。
3) 石蕊(或酚酞)溶液变红。
4) 与al反应产生h2。
5) 常温下由h2o电离出来的c(h+)=1×10-12mol/l。
3. 限制反应类型。
如“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4. 限制溶液中已存在某种离子。
如含fe3+的溶液或含c(hco[',altimg': w': 20', h': 20', eqmath': o\\al(-,3)'}0.1mol/l的溶液。
5. 限制溶液加强酸或强碱时,能产生某种气体(如co2、so2、nh3)或某种有颜色(如白色、蓝色)的沉淀。
6. 限制溶液加特殊物质(如na2o2、naclo)而共存的离子。
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方法。
五查:一查化学符号书写;二查是否恰当;三查两个守恒: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四查电子得失是否相等;五查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三看:一看反应环境是否在溶液中;二看物质的溶解性;三看反应的可能性(是否为多种离子参加多种不同的反应)。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多重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 平行反应。
当一种反应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离子参与反应时,因其组成比例不协调(一般为复盐或酸式盐),当一种组成离子恰好完全反应时,另一种组成离子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有剩余或不足)而跟用量有关。
例如:nahso4和ba(oh)2的反应。
以h+和oh-反应为研究对象,则化学方程式是2nahso4+ba(oh)2===baso4↓+2h2o+na2so4 。
以ba2+和so[\\mkern-12mu', altimg': w': 31', h':
20', eqmath': o\\al(2-,4)'}反应为研究对象,则化学方程式是nahso4+ba(oh)2===baso4↓+h2o+naoh。
2. 连续反应。
一种反应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成离子,都能跟另一种反应物的组成离子反应,但因反应次序不同而跟用量有关。
例如:alcl3与naoh溶液反应。
naoh少量时的化学方程式是alcl3+3naoh===al(oh)3↓+nacl。
naoh足量时的化学方程式是alcl3+4naoh===naalo2+nacl+2h2o。
3. 先后反应。
一种反应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成离子,都能跟另一种反应物的组成离子反应,但因强弱有关,反应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例如:nh4al(so4)2与naoh溶液反应。
naoh少量时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al(so4)2+6naoh===nh4)2so4+2al(oh)3↓+3na2so4。
naoh大量时的化学方程式是nh4al(so4)2+4naoh===nh4·h2o+al(oh)3↓+2na2so4。
naoh过量时的化学方程式是nh4al(so4)2+5naoh===nh4·h2o+naalo2+2na2so4+h2o。
高频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其原理。
解答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题的两个关键。
1. 要理清知识线索,即价升高—失电子—还原剂—氧化反应—氧化产物(或价降低—得电子—氧化剂—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化学高考高频考点
高中化学高频考点。1 阿伏加德罗常数2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3.化学常识4.短周期元素推断及性质。5.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6.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7.电化学 原电池和电解池8.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ksp相关计算 重点 9.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重点10.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计算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汇集
高考化学76个高频考点 必考。从实验学化学。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2阿伏伽德罗常数。3物质的量及其单位。4气体摩尔体积。5摩尔质量。6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 气体体积 标 相互关系及有关计算。7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8化学药品质量 物质的量 分数的计算。化学物质及其变化。9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汇总
1 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1 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2 氧化性 还原性的相互比较。3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4 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 歧化 归中反应 5 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 cu cl fe 的氧化还原反应。6 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