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考点知识大全

发布 2021-05-08 04:13:28 阅读 9655

2010高考物理115个考点知识大全。txt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没有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谈钱不伤感情,谈感情最他妈伤钱。

我诅咒你一辈子买方便面没有调料包。2010高考物理114个考点知识大全。

必修1知识点。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ⅰ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这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路程和位移时间和时刻ⅱ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我们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用这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速率ⅱ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一定是一条直线。随着时间的增大,如果物体的位移越来越大或斜率为正,则物体向正向运动,速度为正,否则物体做负向运动,速度为负。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4.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ⅰ

如果在时间内物体的位移是 ,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由(1)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如果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t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速度是表征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5.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ⅱ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纸带上连续3个点间的距离除以其时间间隔等于打中间点的瞬时速度。

可以用公式求加速度(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逐差法求)

6.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ⅱ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是表征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vt=vo +at

x=vot+ at2

vt2-vo2=2ax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数值,即a=k,可从图象的倾斜程度可直接比较加速度的大小。

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公式:vt=gt h= gt2

7.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ⅱ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按力的性质分,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

物体与物体之间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平行四边行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合力可以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或大于分力。

8.重力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ⅰ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g=mg (g=9.8n/kg

不考虑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g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f=kx (在弹性限度内)

9.静摩擦滑动摩擦摩擦力动摩擦因数ⅰ

两个相互接触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他们之间存在滑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挤压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产生摩擦力的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2)接触的物体必须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3)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4)两接触面不光滑。

一般说来,静摩擦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来求解,滑动摩擦力根据f= 求解。

10.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ⅰ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这n个力的合力为零,第n个力与其他(n-1)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1.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ⅱ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表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我们把这个性质叫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不变,惯性不变。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一定相同,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而一对平衡力一定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力的性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2.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实验、**)ⅱ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先保持质量m不变,研究a与f之间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之间的关系。

数据分析上作a-f图象和a- 图象。

结论: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f合=ma

必修2知识点。

13.功和功率ⅱ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功的定义式:

注意: 时, ;但时, ,力不做功; 时, .

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平均功率: ;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力与速度方向一致时:p=fv

14.重力势能ⅱ

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 。重力势能的值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有关。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克服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 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

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只与物体的起始位置有关,而跟物体的具体运动路径无关。

15.弹性势能ⅰ

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减少: 。

16.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ⅱ

恒力功与位移成正比,选择初速度为零,实验中要得出的结论为w∝v2

17.动能动能定理ⅱ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动能越大。

动能定理:合力在某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或 。

18.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ⅱ

机械能:机械能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统称,可表示为:

e(机械能)=ek(动能)+ep(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式中是物体处于状态1时的势能和动能, 是物体处于状态2时的势能和动能。

19.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ⅱ

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

实验目的: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速度的测量: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下落高度的测量:等于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

比较v2与2gh相等或近似相等,则说明机械能守恒。

20.能源和能量耗散ⅰ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能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能量,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利用能源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柴薪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

能量的耗散: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它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又通过灯泡转化成内能和光能,热和光被其他物质吸收之后变成周围环境的内能,我们也无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重新利用。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

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即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变成不利于利用的了。能量的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2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ⅱ

如果某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那么这物体的实际运动就叫做那几个运动的合运动,那几个运动叫做这个实际运动的分运动。已知分运动情况求合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情况求分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分解。

运动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物体运动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它们都遵循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法则。

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

1)等效性:各分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规律有相同的效果。

2)独立性:某方向上的运动不会因为其它方向上是否有运动而影响自己的运动性质。

3)等时性:合运动通过合位移所需时间和对应的每个分运动通过分位移的时间相等,即各分运动总是同时开始,同时结束的。

曲线运动速度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曲线运动的条件: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2.抛体运动ⅱ

平抛运动:将物体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所做的运动。

平抛运动的特点:(1)加速度a=g恒定,方向竖直向下。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2)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x=v0t y= gt2

斜抛运动处理方法类似于平抛运动,即将斜抛运动分解成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分运动来研究。特别提示:斜抛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可反过来看着平抛运动!

23.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ⅰ

质点运动轨迹为一个圆,即质点做圆周运动。

线速度:物体在某时间内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其方向在圆周的切线方向上。

表达式: 角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角度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表达式: ,其单位为弧度每秒, 。

周期:匀速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

频率: ,单位:赫兹(hz)

202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考点知识浓缩本

本页为广告页面,正文在第2页。1 高中物理资源大全 光盘。1 本套资源光盘含有近1269个与物理现象相关的 资料 演示实验 资料 近800个flash物理课件和ppt课件 以及海量word文档 试卷 教案 题库等等 资源。2 本套资源适用于一切高中物理教师,是一线物理教师上课的好帮手 详细目录和介绍...

高考精准考点题型 散文阅读考点知识

课题 第20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习目标 1 辽沈 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重点 2 三大战役的有关决策及作战方针的制定。难点 学法指导 1 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 结合学习目标和导学案,自学课本p99 103页的内容,用红芯笔在课本上标记重点 独立完成 学法大视野 的 知识梳理 内容,并熟记。...

高考必修模块一考点知识总结

必修模块一 分子与细胞 第1 章走近细胞。一 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一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1 建立过程 施莱登 施旺 菲尔肖。2 意义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二 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1 所有 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2 细胞是 所有 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3 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