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1.(2009·济南模拟)追求和平始终是我们心中一个不灭的梦想,只有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努力创造出一个和平的环境,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奥地利著名**家茨威格在其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描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思考:战争“是在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必须要发泄出来的”“而最糟糕的是,恰恰我们最喜欢的情绪: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他的暗影大概也懵住了这本书的某些章节。
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与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生活过”。
请回答:1)茨威格认为一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结合具体的史实进行解释。
2)一战对当时欧洲人精神状态的影响是什么?这一看法有什么警示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对战争的思考是对当世有借鉴意义的,启示人们要珍爱和平。
第(1)题考虑生产力发展导致列强间发展不平衡,最终引起战争。第(2)题重在回答对人类精神上的影响。
答案:(1)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发泄的结果。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
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趋势,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高潮。两大军事集团的相互敌对和军备竞赛,使国际摩擦频频发生。
2)影响: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作用:追求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凡尔登战役中)法军凡尔登筑垒地域横跨默兹河两岸,正面宽112公里,纵深15~18公里;有四道防御阵地,前三道为野战防御阵地,第4道是由要塞永备工事和两个筑垒地带构成的坚固阵地,居高临下,易守难攻。……6月下旬,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毒气弹和催泪弹猛攻苏维耶堡,在4公里宽的正面上发射11万发毒气弹,给法军造成重大**,一度进抵距凡尔登不足3公里处,但终被击退。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四幅**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思考?
2)根据材料。
一、二指出构成大战的主要特征及战役特点。
解析:本题以一战的几幅**与文字说明为主题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关键是把这四幅**分成两个部分,战壕中的士兵反映了一战中阵地战的情景,其他三幅**反映的是科技成果用于战争的情况。
第(2)题在第(1)题的基础上结合**和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防御阵地”“毒气弹和催泪弹”等来概括特点。
答案:(1)阵地战及战争的残酷性是大战的特点;一战过程中,飞机用于战争,毒气战在战争中被采用,坦克等新式**投入使用。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为战争奠定了物质与技术基础,也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
2)大战特征:大炮、战壕与士兵构成了大战的主要特征。战役特点:阵地战,采用化学**,战争的残酷性。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评论说:
“真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美国**威尔逊在2023年8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该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材料二 2023年1月和2023年初,威尔逊曾两度派遣他的顾问豪斯前往欧洲调查。但是,豪斯在英国和德国两方面接触以后,得出了“在付出了这么多生命财产的代价后,没有人肯轻易地接受无结果的和平”的结论。
材料三到2023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货款只有2 700万美元。
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美国对欧洲战争的政策。从材料中找出美国采取这种政策的优越条件。
2)材料二中豪斯的“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3)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何矛盾之处?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战争后期参战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以美国对参加一战的态度变化为主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及比较能力。第(1)题第一问解题时注意关键信息“超脱的态度”、“不偏不倚的态度”,据此即可得出结论;第二问注意关键信息“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据此,可以得出结论。
第(2)题要注意结合一战发展的史实分析、评价其“结论”。第(3)题要注意站在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的角度分析、归纳。
答案:(1)政策:“中立”政策。优越条件: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
2)正确。原因:一战是一场具有帝国主义性质的掠夺战争,因而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双方都不肯停止战争。
3)矛盾:材料一中美国宣称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而材料三中美国于2023年迫不及待地参加对德作战。
原因:①战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②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加强,美国参战是为了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收回;③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④美国为争夺战后的胜利果实及夺取战后世界霸权创造条件。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23年以前,欧洲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靠大规模的海外投资,这些投资每年产生大量的利润。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在工业上,与此相同的格局也很明显,因为欧洲许多工业区已遭破坏,而美国的工厂却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推动下,犹如雨后春笋惊人地发展起来全球通史》
材料二一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材料三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 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疫死者大约1 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 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 516亿美元。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农田遭到破坏。
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总计高达1 285万吨,其中被潜艇击沉的达1 115万吨。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四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于2023年写下了以下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
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从这场战争中,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
—《全球通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
二、三概括一战产生的严重后果。
3)材料四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什么历史现象?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w·e·b·杜波伊斯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归纳有效信息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第(1)题从材料一中的信息归纳即可。第(2)题应充分利用材料。
二、三中各种数据;从直接的灾难角度考虑。第(3)、(4)题关键是读懂材料四中黑人领袖的真正所指,从其所提到的国家、地区进行归纳。
答案:(1)西欧相对衰落。
2)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和破坏,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4)“结局”是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时代;“开端”是说亚、非、拉地区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沉重地打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2019届高考历史考点知识复习测试题
材料一 三头怪兽 漫画。材料二 一 每一 各自保证对与各该 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仆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 每一 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2 材料二对消除 三头怪兽 给人类带来的危...
2019届高考历史考点知识复习测试题
一 选择题。1 1918年苏维埃 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 假的。当时形势严峻 物价 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b 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c 真的。国家实行余粮征集制,人们只能去买。d 真的。苏俄 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 解析 解题...
2019届高考历史考点知识复习测试题
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一单元 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1 阅读下列材料 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作家,虽然承认财产公有和人与人的平等才符合 自然法 但却认为这些原则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而只能在 来世天国 中实现。到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阿奎那为了论证封建等级的合理性,改变了 自然法 的内容,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