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高级继续教育答案

发布 2021-05-06 07:21:28 阅读 7522

1.简述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环节。

2.请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3.试述系列位置效应的内涵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4. 请结合工作实际举例说明班级文化具有哪些功能。

5.分析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6.谈谈你对课程本质的理解。

1、简述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均衡配置办学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努力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

二、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建立学校联盟等措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升区域内各学校办学水平。委托有关机构开发丰富优质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供全国学校免费**使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规范招生办法,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切实缓解部分大城市仍然存在的“择校热”问题。

四、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合理配置各学科教师,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

五、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符合教育规律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帮助家长形成正确教育观念。

六、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均人数拨付教育经费,对符合基本条件的随迁子女实行“全覆盖”。把关爱留守学生纳入社会管理创新范畴,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2.请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一、评价主体单一,过于强调行政意义上的评价。

从当前我国开展的课程评价活动来看,目前的课程评价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单向式的评价方式,缺乏双向或多向的沟通与对话。

二、对课程评价的理解比较宽泛。

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研究与实践状况来看,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占了绝大部分,对课程评价本身的研究和关注程度在下降。对课程评价的理解比较宽泛,导致人们对课程评价研究的不足。

三、大多为单项的课程研究活动,缺乏系统的课程评价组织。

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开展的课程评价研究活动主要是专项课程评价活动,各种评价活动之间没有相互协调与配合。

四、国家层面的课程评价为主,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

从课程评价的层次上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活动非常有限。从实际的课程评价活动来看,课程评价在课程开发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3、试述系列位置效应的内涵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系列位置效应的内涵:2023年,加拿大学者默多克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请被试按照一定顺序学习这些词,然后,让他们进行自由回忆,想到哪个词就说出哪个单词。研究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单词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其回忆成绩最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回忆成绩最差。

基于此,心理学家描绘出了关于记忆的“系列位置曲线”,并将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的应用:

一、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率就会下降。二、教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

三、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具,不要让上课的前十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十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

四、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要学习不同的材料,这样可以避免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五、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学生在背诵单词或材料时,要适当从中间开始背,克服由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率低的问题。

4、请结合工作实际举例说明班级文化具有哪些功能。

一、教育功能: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规范功能:班级文化正式通过从众行为的作用来影响整个群体,这种不成文的规章管理功能称之为**。

三、导向功能:班级文化以其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引导着学生将个人的学习生活与班级目标相结合,学生受班级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也就能深刻地认识到自身行为对于整个班级组织的意义。

四、协调功能:班级文化使全体成员有了明确的努力目标和奋斗方向,在朝目标前进的过程中,班级文化促使成员之间不断对照、模仿和调整自己,从而向更高的要求迈进。

五、美育功能:班级文化中存在大量美的因素,这些美的因素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使班级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逐渐形成美的思想、美的言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六、凝聚功能:好的班级文化必然可以使每个学生的个体目标和群体目标形成一致的合力,进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七、激励功能: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往往能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使班级成员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且也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5.分析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1.从实践中来:研究问题的确定。教育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确认,进而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提出问题是研究的第一步,没有问题就不会有研究的冲动,没有研究的冲动就不会有研究的行动,没有研究的行动就不会有问题的真正解决。

2.实践尝试行动。这是教育行动研究最为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在行动中,既尝试可能方案与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也尝试问题的解决改善教育教学的可能性。

3.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按照研究计划有策略地采取了行动后,收集行动过程的相关的资料,以备后续的反思、改进之用,是教育研究过程的第三个步骤。

4.归纳总结。行动研究的总结应该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抽象。虽有理论上的概括,但更重要的有鲜活的、真实的、富有感情、感悟和灵性火花的描述。

这是教师自己的成果,充满了教师自己的“行动”、“研究”的味道。

6.谈谈你对课程本质的理解。

一)课程的本真面目——不息的旅程。

课程是一个旅程,是整体的生活经验,是每个人的生活的实现,社会、政治的境遇和主体形成,使人成为能决定自己生活的自觉的主体。

二)课程的存在方式——故事的叙说。

欧用生倡导课程研究的叙事**方法,将课程视为多种不同的“文本”,通过“复杂的多元文本对话”达到课程理解的目的,并通过说故事的方式,积极关注多元课程中不同意识型态领域的声音。

三)课程的活力之源——生活的统整。

藉由课程设计的统整,达成知识的统整、经验的统整和社会的统整,这才是统整课程的本质理解。

四)课程的精神归属——美学的理解。

为了理解教育的经验,教育者必须去除现代性的盲点,以不同的万花筒的透镜重新看课程,加强现象学的、自传的、隐喻的教育动态的理解。

五)课程的魅力所在——混沌的唱和。

后现代课程强调以不可**的、较有创发性的观点来诠释文本,显现文本的不合理、暧昧和不均衡,以产生没有预期的结论。这是一种开放系统的课程理论,与主流的封闭系统的课程理论迥然不同。

六)课程的永生之路——反省和批判。

反省和批判是学术领域活力的源泉,因此要加强相互对话和合作,放弃“特殊主义”和“地方主义”,从各种“中心”的立场走向独立的“中途”,脱离母学问的资料发展课程文献,使课程概念和方**更成熟,以迈向独立和自主。

2019继续教育答案

2011 10 11 15 17 17 一 单选题 每小题2分,共15小题。2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财务报告 企业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关注几个方面的风险b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3 制定并发布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合同管理 的目的是ca促进企业日常经营效率的提高b促进企业增强...

2019继续教育答案

一 判断 1 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起着调控 定向与整合的作用。2 学习兴趣会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对学习的深度知觉以及记忆特征。3 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外部因素,把别人的失败归因为内部因素,是不合理的归因。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自一起去留学 请保留出处。4 工具价值与发展价值的...

2019继续教育答案

答 1 就业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是学校招生困难和毕业生就业困难。学生即使找到了工作也未必与其所学的专业对口。2 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中等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存在的问题。首先,人才培养没有面向劳动力市场。其次,专业设置不合理。再次,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俄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对职业学校的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