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如何培养笔译理论意识和技能意识

发布 2021-05-05 04:59:28 阅读 2340

【摘要】在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技巧重于理论,模仿重于创造的现状。本文主要在笔译理论意识和技能意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

关键词】英语专业;笔译;理论意识;技能意识。

而在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则明确提出了要以培养应用型、专业化、国际化的翻译人才为目标。显然这样的现状并不利于该目标的达成。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在继承传统翻译课教学传统的同时应更新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意识和技能意识,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从而扩展学生知识面和认知结构,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翻译人才。

一、英语专业笔译教学现状。

翻译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而笔译水平的高低更是用来判断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直接依据。然而英语专业笔译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虽然《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提出了一定的翻译要求,但是翻译课怎么教,教什么却没有人能够准确界定。

由于各高校教材选择不同,各个教师授课方式不同,再加上囿于经验主义,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只教给学生应该怎么译,而并未说明为什么要这么翻译,这么翻译为什么好,这么翻译为什么不恰当等等。冯庆华曾指出,“长期以来,在大多数翻译课堂上,仍旧是以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进行翻译技能的训练,按部就班地从词法到句法,从习语到修辞,或是介绍翻译的要求和标准,或是进行汉英句子结构的对比,或是配以例句一一讲解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或是从报刊杂志名家作品中摘录一些句子段落供练习,然后给出译文(材料的选择多具随意性,且带有教师个人喜好的倾向)。由此可见,由于教师多半对翻译课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未能很好的引导、启发学生,其结果导致使学生对于翻译经停留在表象的感知,只会依照所学一味模仿,缺乏了正确的翻译技巧意识,并不能能动的掌握知识。

另外,根据对授课年限的调查,一些院校的英语专业只开设半年或一年的笔译课程,授课时数为72学时,开设一年的只是把周学时减少到2学时,而没有相应的增加课时数,这并不符合新大纲对于笔译课不低于3个学期的要求。加上课程性质单一,而教学内容又略为庞杂,使得笔译教学的课堂中教师教学计划很紧张,也就没有时间去培养学生必要的技能与意识。这无异于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困难。

英语专业笔译实践计划

国际语言文化学院笔译实践实施方案。英语系 5b10级 根据我院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及本学期课程安排,5b10级学生本学期第9至10周举行笔译技能的实践,该实践属于校内集中实践。本次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如下 一 组织领导。系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孙建中 甘世安。副组长 金培玉,郭卫平,刘冬梅。成员 曹...

英语专业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 深厚的人文底蕴 娴熟的英语交际能力,了解国际商务惯例,掌握各类洽谈以及文件口 笔翻译技巧,具有较强应用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能在国际文化交流 外经贸 教育 新闻 科研 国际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 教学 研究 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包括 具...

英语专业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 专业定位及服务面向。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整体发展规划相一致,即在学校现有办学条件和发展空间条件下,稳定规模,积极创造和完善教学条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德 智 体全面发展 身心健康,掌握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