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直线运动》单元测验试题

发布 2021-05-05 03:56:28 阅读 3593

高一物理《直线运动》单元测验试题(2010·10)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很小的物体都能视为质点。

b.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视为质点

c.在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视为质点

d.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将地球视为质点

2.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大小始终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举动

b.速度方向始终不变的运动_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径何相等时间内位移都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每秒内位移大小都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3.巢同学在100m的短跑测验中,用13.5秒的时间跑完全程,冲刺时的速度是9.6m/s;在离终点50m处时的速度为7.6m/s,则该同学在此次测验中的平均速度是。

a.7.4 m/s b.9.6m/s c.7.6m/s d、8.6m/s

4.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其加速度一定挛化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一定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大。

d.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一定减小

5.教材绪论中谈到社会的巨变时说到,近300年物理学绎历了三次重大突破,每一次突破都给科学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发展变化,下面叙述中不属于这三次突破的内容是( )

a.牛顿力学的建立和热力学的发展

b.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理论

c.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创立

d.计算机的发明和发展。

单项选择题。

6.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和路程

b.实验时便予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d.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7.一物体从a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则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时间一定相同b、平均速度一定相同。

c.加速度的大小一定相同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8.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a.前2s物体的加速度为4m/s2

b.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c.6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8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9.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t为横轴的图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问图像。

b.图乙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一时间图像。

c.图丙可能是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

d.图丁可能是匀速寅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问图像。

10.如图所示某物体在某段直线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tl和f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物体在tl到f2的过程中。

a.加速度增大 b.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d.平均速度。

二、多项选择题。

11.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l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l—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d.在t3一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

12.甲、乙两物体的位移一时间图线如图所示,甲的运**线为曲,乙的运**线为oab,丙的运**线为抛,则 (

a.甲、乙位移相同 b.甲、丙位移相同。

c.甲、乙路程相同 d.乙、丙路程相同。

13.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速度不断增大,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运动。

b。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运动停止

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向反方向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d.速度不断减小,当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减到最小,然后做匀速运动.

14.某人驾车匀速前进,前一半路程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速度加大为v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他的平均速度为(v1+v2)/2

b.他的平均速度为2v1v2/(v1+v2)

c.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不可能达到2v1

d.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达到2v1

三、填空题。

1 5.如图甲所示,一根长弹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桌面上,手握住小球把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右来回运动,b为小球向右到达的最远位置,小球经过d点向右运动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时刻如图乙所示,若测得oa=oc=7cm,ab=3 cm,则前0.6 s内小球的位移大小是m,经过的路程是m。

16.如图所示,l、il分别为甲、乙两物体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则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v1= m/s,乙物体的运动速度为v2m/s,t=6 s时,甲、乙两物体的距离为s= m,甲、乙两物体到达位移20m处的时间差为δts。

17.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1)它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发生的位移之比为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2)它在前1 s内、前2 s内、前3 s内发生的位移之比为前l s内、前2 s内、前3 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8.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a到b和由b到c所用时间均是1s,己知:ab=8m,bc=12m。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初!速度va为m/s。

1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b、c三点,经过ab段所需时间为t,经过bc段所需时间为t/2,且ab=bc=s,则物体经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运动的加速度为 。

四、实验题

20.dis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以及三部分。

21.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一辆带有挡光片的小车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现有一辆小车通过光电门,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是2.00×10-2 s,用最小刻度为1mm饷刻度尺测量小车上挡光片的宽度d,示数如图所示

1)读出挡光片的宽度咖 cm,小车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m/s;

2)当小车相继通过相距16cm的两个光电门时,两个光电计时器上记录下的读数分别是, 2.00×10-2 s和1.20×10-2 s,则小车在这段距离中的平均加速度为 m/s2。

五.计算题。

22.(6分)一物体从离地80m高处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

求:(1)物体下落的总时间为多少?

(2)下落后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3)下落3s后还离地多高?

23.(8分)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在第3s内的位移为15m,求:

(1)质点在第5s内的位移为多大?

(2)质点在前6s内的位移为多大?

(3)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大?

(4)质点经过3m位移时的速度为多大?

24.(8分)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出发,要在200 s内能追上前面l500 m处正以10 m/s的速度同向匀速前进的自祷车,已知这辆汽车能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 m/s。,那么汽车匀加速行驶的加速度少应是多少?

25.(8分)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s和l9.30 s。

假定他在100 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100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萼率只有跑100 m时最大速率的96%。

求: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一.单项选择题.(25分)

单项选择题i(10分)。

单项选择题ii(15分)。

二.多项选择题.(16分)

三.填空题.(20分)

四.(9分)实验题。

20.(3分) 传感器 、 数据采集器、 计算机。

21.(6分)(1) 1.2cm, v=0.6 m/s;(2) 2 m/s2。

五.计算题。

高一物理直线运动单元测验

班级姓名学号 一 填空题。1 某人从a地出发,向东走了6m,到达b地,然后又向南走了8m 到达c点,则该人所通过的路程为 m,发生位移的大小是 m,方向为。2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在第2s内位移是6m,则加速度大小是 m s2,第5s内的位移是m。3 汽车驾驶台上的速度计所指示的数据表...

高一物理直线运动小测验

b 体积很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作是质点。c 在某些情况下,月球可以看作是质点。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可以看作是质点。2 关于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位移的大小就是路程b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c 位移总是小于路程d 位移和时刻相对应,位置和时间相对应。3 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

高一物理暑期1《直线运动》

2012年高一物理暑期第1讲 直线运动。一 基础知识。1 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参照物称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结果会是 相同或不相同 没有说明一般选择 为参考系。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 质量 形状大小的点 有或没有 物体能看着质点的条件是。2 位移是描述物体 变化的物理量,位移的方向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