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学时大学语文复习提纲2019 1

发布 2021-05-04 14:57:28 阅读 3401

大学语文练习题。

第一篇《大同》

一、选择题。

1.《大同》一文选自是 (c)。

a. 《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尚书》

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c)。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

3.《礼记》所代表的思想体系属于(a)。

a.儒家 b.道家c.法家d.墨家。

4.提出“大同”理想的人是(b)。

a.庄子 b.孔子c.梁启超 d.孙中山。

二、填空题。

1.《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句中“观”指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读音是_guan _。

2.“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句中“与”读音 yu去声 ,意思是参与 ;“蜡”读音 zha ,意思是古代天子诸侯举行的年终祭祀 。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中“矜”的意思是同“鰥 ” 是没有妻子的人。“独”的意思是无子女的老人 。

4.“城郭沟池以为固。”中“固”的意思是坚固的军事工事 。

三、翻译题。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答: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答: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却没有“多得”的念头。

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答:使天下的老人都有善终,使壮年人都有用武之地,使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以及身有残疾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四、论述题。

1.概述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社会特征。

大同”社会同与它相对应的“小康”社会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色:一、“天下为公” ,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不像小康社会那样为一姓所私有;二、“选贤与能”,管理天下的人是天下人公选出来的,且“贤”而且“能”,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大人世及以为礼”,以至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徒亦可君临天下;三、 “爱无差等”,生活在这个“大同世界”的人,都有极高的道德思想,有着“爱无差等”的“兼爱”精神,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四、“没有私产,各尽其能”,这儿的人们没有私产,各尽其能,都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像小康社会那样“设制度”、“立田里”;五、“社会安定,没有战争” 因为大同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于是阴谋诡计就断了门路,抢劫偷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甚至大门只要从外面合上即可,用不着关闭,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常常“谋作兵起”,要用仁、义、礼、信等封建道德来巩固封建秩序,甚至“城郭沟池以为固”……

2.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何相似之处?

答: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了(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还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例如:你对“桃源”中社会的整体印象是什么?

从渔人在村中受到热情接待一事你看到了什么?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最好,使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不同的意见都可以讲出来,不搞统一答案。

年代。3.阅读《墨子·尚同》,跟《大同》作比较研究,与同学讨论或撰写一篇诸如《墨家尚同思想与儒家大同思想的比较》之类的文章。或选读《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归纳他们的社会理想。

答:(1) 《墨子》的“同”是“同一”的意思,《礼运》的“同”是“和同”的意思,二者的内涵不一样。

2) 由此可见墨家的政治理想是不争、去乱。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大公无私。

3) 墨家要求民众以贤人、君主为服从的标准,人类又以上天为服从的标准。《墨子·经上》云:“同,异而俱于之一也。

……同,重体,合类。”墨家之“同”消除了类别和界限。儒家要求人们自觉地遵守道德,其次服从礼义刑法。

五、背诵课文第二段。

第二篇《七月》

一、选择题。

1.《诗经》不计有目无辞的6篇笙诗,诗篇共有( a )。

a.305篇 b.300篇 c.350篇 d.298篇。

2.《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 b)。

a.《生民》 b.《七月》 c.《氓》 d.《大明》

3.《七月》反映的是(c)的历史。

a.夏民族 b.商民族 c.周民族 d.原始社会。

4.“王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莎鸡”是( d )。

a.公鸡 b.蝉 c.蝗虫 d.昆虫名字:纺织娘。

5.一般认为,《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的依据是( c )。

a.内容 b.地区 c.** d.作者。

二、填空题。

1.《诗经》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2.《诗经》的体制,可分为风 、 雅 、颂。

3.《诗经》中的“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

4.《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一篇是 《七月》 。

5.《七月》全诗以时间为序,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6.《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总结概括为赋、比、兴 ,它们和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三、翻译题。

请翻译《七月》的第一章节。

答案略)四、简答题。

1.请简要介绍一下《诗经》的组成和主要内容?

答:①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共有305篇,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作品。

诗歌内容包括政治、爱情、农事、民俗等许多方面。

2.对诗中“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一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传统的看法认为“春女感阳气而思男”,“悲则始有与公子同归之志,欲嫁焉”,近代以来学者提出这句是指身为奴隶的采桑女内心伤悲,害怕被贵族公子强行娶走。你觉得哪种理解更为合理?说说你的理由。

答:此题分歧产生于“殆”字解释的不同。“殆”解释为“始”,是传统的训诂,即指将要发生的事,是自己所愿望;近代以来将“殆”解释为“只怕”。

传统的说法以郑《笺》为代表,近代解释以郭沫若为代表。清代姚际恒认为“子”为女公子,害怕自己作为陪嫁品。

3.你觉得《七月》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劳动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变化?

答:(1)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悲伤)

(2)为公子裳,为公子裘,食我农夫;(喜悦)

(3)嗟我农夫,上入执宫功;(忧虑)

(4)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满足)

第三篇《萧萧》

1.选择题。

1)沈从文的《萧萧》作于( b )年。

a.1928 b.1929

c.1930 d.1931

(2)沈从文的**大多描写(c)的风土人情。

a. 湘东 b. 黔西。

c. 湘西 d. 滇东。

3)沈从文不曾在下面的哪所大学任教(c)?

a. 北京大学 b. 武汉大学

c. 复旦大学 d. 青岛大学。

2.填空题。

1)沈从文最具代表性的**是( )

答案:《边城》

2)2023年,沈从文和丁玲、胡也频主办了《人间》和《红黑》。

3.简答题。

1)《萧萧》里的“女学生”象征什么?

答案要点:自由、妇权、新生事物。

2)萧萧对于自由与爱的追求是怎样产生的,结果如何?

答案要点:内心对自由和爱的渴求;外界新事物的影响;结果是爱情失败,走上传统妇女的老路。

八、研习与思考。

1. 比较萧萧和废名《竹林的故事》中的三姑娘,说说这两个少女形象的异同。

答:和三姑娘的清纯不同,萧萧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风里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在园角落里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枝大叶,日增茂盛”。她和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长河》中夭夭一样,天真、单纯、无知无识,无法把握自己命运,只是被习惯的生活裹挟着向前。

身为“童养媳”的萧萧却被长工花狗把肚子睡大,她幻想着和花狗“到城里去自由”,花狗却自己一个人溜之大吉。萧萧“预备跟了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去自由”,还没动身就被家人发觉,萧萧想到过死,却舍不得死,这样她的命运得由本族的人决定,“沉潭”是读过“子曰”的族长们做的事,萧萧的伯父没读过“子曰”,于是决定“发卖”,可远处却没人来买,而萧萧又生下了儿子,萧萧最后还是做了小丈夫的大妻子。在这样一个形象的塑造中,隐含着作家对原始冒昧与封建宗法错综交织的湘西世界的思考。

2. 阅读沈从文的《边城》,结合《萧萧》看看作家写出了一个怎样的“湘西世界”。

答:《边城》的“化外之境”,表现了原始、质朴、和谐的“生命形态”。《萧萧》中“化外之境”已经注入了宗法制社会的内容,而且现代文明也开始渗入。

第四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一、填空题:

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2.由司马光主持修纂的《资治通鉴》 ,以编年体体记载了我国自西周至五代一千八百年的历史,其鸿篇巨制,大逾前代。

二、字词解释:

1.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

略:侵夺 2.先时中山负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入鄗。

系累:用绳子**,指俘虏。

3.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

中国:中原则效:效法。

4.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

孰图:深思熟虑。孰同“熟”。

三、简答题:

1.赵武灵王和公子成分别代表了变革和保守的两面,他们分别阐述了自己主张的哪几项理由?你觉得公子成听服于赵武灵王的原因又有哪些?

答:公子成的理由:中原是在圣贤之人教化下,以礼乐中心,使远方国家前来游观,让四方夷族学习效法的地方。不能效法蛮夷之道,不能变古之制,否则人心不服。

赵武灵王的理由:(1)实行“胡服骑射”可以加强军备,抵御外辱;(2)“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不必拘泥于旧俗。(3)前有中山国侵鄗的历史教训;(4)叔父应该带头。

公子成听服于武灵王的原因:(1)武灵王使人请之在先,又亲自前往劝说,能礼遇自己;(2)武灵王以国家大局利益为重,言之有理。

2.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变革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然而历史却一次次地证明没有冲突的变革,便没有文明的前进与发展。北魏孝文帝迁都汉化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异曲同工,一个是主张胡族向汉人学习,一个是主张汉族向胡人学习,前后相映成趣,都遭到了巨大的困难,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功。《资治通鉴》对魏孝文帝迁都汉化也有详细的记载,阅读下列文字(略),谈谈孝文帝是怎样让大臣们听从他的主张的。

解剖36学时复习提纲答案

1 运动系统。组成 骨 骨连结 骨骼肌。功能 1.运动 通过全身各骨与骨连结构成骨骼。附于骨骼上的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移动位置,产生运动。2.支持 骨骼还是人体的支架,它与肌共同赋予人体以基本外形并可支持人体的重量。3.保护 骨骼和肌肉构成体腔的壁 如颅腔 胸腔 腹腔和盆腔 保护内脏。骨的总数 骨...

大学语文复习

白居易 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倡导者,和元稹并称为 元白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语言清新明快。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辛词以豪放为主,常用比兴,典故的手法托古喻今,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广阔的社会内容。曹雪芹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创作 红楼梦 是中国古典 的典范。马致远 字千里,号东篱,...

语文复习提纲

9 蟋蟀的住宅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国的 他的代表作是 文章把蟋蟀比作 把蟋蟀的巢穴比作 这样写的作用是 这篇课文真实地介绍了 和 赞扬了蟋蟀 的精神。10 巨人的花园 这篇课文的体裁是 作者是 国的 本文通过记叙巨人的花园和 的关系,让巨人懂得 告诉我们 11 巨人终于明白,他不禁抱住了那个男孩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