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
常见固定结构15例。
一、“以为”、“以……为”:
认为”、“把……当作……”用……做……”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苏轼《石钟山记》);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二、“所以”
1.“…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前出师表》)
2.“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前出师表》)
三、“如……何”、“奈……何”、“若……何”、“何如”、“何若”
怎”、“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如:
四、“何以……为”、“何用……为”
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书·霍去病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项羽本纪》);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项羽本纪》)
五、“何……之有”
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如: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六、“不亦……乎”
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如: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七、“无(毋)乃……乎”
恐怕(只怕、大概)……吧”。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反其国而私也,毋乃不可乎?(《礼记·檀弓》)
八、“得无……乎”
1.“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2.“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如: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九、“有……者”
有(个)……的”或“有(个)……的人”。如: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史记·魏公子列传》)
十、“孰”、“孰与……”
1.孰”即“谁”,指代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与……相比,谁……”如: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十一、“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
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如: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十二、“与其……宁……”和“宁……无(不)……
与其……宁可……”宁可……不……”如: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
13、“有以” “无以”
有什么可拿来”、“没有什么可拿来”如: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十四、“…有所……”无所……”
……有什么……”没有什么……”如: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项羽本纪》)
十五、“…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
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其……之谓也”的形式中“其”字是语气副词,意思是“大概”。如:太史公曰:“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16、“何以”
凭什么”“依据什么”。如:君何以知燕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七、“比及”
等到……的时候”。如: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十八、“无乃……与”,译为“难道不是……吗”。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文言文常见句式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 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 也 者也 者,者,者也者 等形式。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练习1 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陈胜者,阳城人也。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噌吰者,周景王之无...
文言文常见句式
一 文言文中常见句式是判断句 省略句 倒装句和被动句。1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句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 是 但我们在翻译时要加上动词 是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 主语后面用 者 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 也 表判断,形式为 者,也 如 陈胜者,阳城人...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学习必备欢迎 1 无以,由动词 无 和介词 以 组成,可译为 没有用来 无法 例如 顾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2 有以,译为 有用来 的办法 有 的 例如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 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3 何以,即 以何 的倒装。表示 疑问 可译作 用什么办法 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