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 2021-04-18 09:06:28 阅读 1289

课程编号:06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类别:选修。

学分:2总学时:32

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基础阶段, 要求学生“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 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250汉字。

”在高级阶段,要求学生“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350个英语单词。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翻译成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300汉字。”按照此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设翻译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教学对象。

本大纲的教学对象为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在学习翻译课程之前, 他们应已掌握基本的语音和语法知识,领会式掌握42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2500个)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词组和短语。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翻译课的目的就是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和理论素养,使学生在翻译题材熟悉,难度适中的英汉语语篇时,做到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表达上通顺流畅。

三、教学内容:

1.翻译的重要性。

2.翻译的标准。

2.1 严复的“信,达,雅”

2.2 钱钟书的“化境”

2.3 奈达的“等效论”

2.4 辜正坤的“多元互补”

2.5 刘重德的“信,达,切”

2.6 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的标准:忠实、通顺、艺术性。

3. 翻译的性质:

3.1 翻译与创作的区别。

3.2 翻译的性质:再现原文语篇的信息。

4.翻译方法:

4.1 直译与意译的区别。

4.2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意结合,灵活运用。

5.翻译过程:

5.1 分析——透过原文表层结构,抓住其深层的信息。

5.2 传译——用目的语将原语所表达的信息转述出来。

5.3 重组——按译语的规则重新组织译文,做到通顺流畅。

5.4 检验——检验译文是否做到忠实、通顺。

6.翻译腔及其对策:

6.1 什么是翻译腔。

6.2 翻译腔的根源。

6.3 如何克服翻译腔。

7.英汉语言的差异与翻译:

7.1 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

7.2 英语的静态与汉语的动态。

7.3 英语被动意义的显性特征与汉语的隐性被动与中动的区别。

7.4 英语复句的多层次性和汉语复句的单层次性。

7.5 英语的直线思维与汉语的螺旋形思维。

8.中西文化的差异与翻译。

9.翻译技巧:

9.1 增词法9.2 减词法。

9.3 省略法9.4 改变词类。

9.5 调整词序9.6 正反、反正表达法。

9.7 拆句法与合句法。

10.翻译单位:

10.1 以句子为单位10.2 以段落为单位。

10.3 以语篇为单位。

11.教学内容的设计:

11.1 翻译理论的介绍。

11.2 名家名译赏析

11.3 分项训练。

四、教学安排。

翻译课为选修课,为期一学期。拟在二年一期系统地开设。总学时为32学时。另外,结合教学内容,也可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

五、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与学生操练相结合 2.名篇、名译欣赏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六、教学检测。

测试的内容包括句子、段落和篇章的翻译。英译汉、汉译英各占一半,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七、教学材料。

自编系列教材、讲义与拼盘。

八、参考书目。

1:刘重德,1994,《英汉语比较研究》〉

2:李亚舒,严毓棠,1994,《科技翻译论著集萃》,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3:《中国翻译》编辑部编,1992,《中译英技巧文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4:陈生保,1998,《英汉翻译译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5:钟述孔,1997,《英汉翻译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

6:汪榕培,1997,《比较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nida, e. a.,taber,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ng : brill.

8:李瑞华,1996,《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9:《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1999,《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本科专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0:刘重德,1994,《浑金璞玉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语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语法课程类别:必修。

学分:学分:记入《精读总学时:《精读》 教学与自主教学相结合。

一、教学对象。

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语法》课程教学的对象为入学时已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语言语法知识,一定数量单词和读、听、写、说等方面受过初步训练的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语法》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基本语法知识,在发展语法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他们在语篇水平上运用语法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教学原则。

1.科学性 2. 系统性 3. 指导性 4. 层级性

5. 灵活性 6. 实用性 7.趣味性 8. 自主性。

四、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1. 词汇累计数2350个左右(包括学生入学前已掌握的基础词汇);一定数。

量的常用词及词组的基本意义和习惯搭配。

2. 语法。

1) 词类。

2) 句子成份(主、谓、主补、宾、宾补)

3) 词形变化及用法:名词、代词的性、数、格;动词的三种主要形式、十六种时态;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

4) 被动语态。

5) 非限定动词: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的基本用法。

6) 冠词、数词的基本用法。

7) 常用介词的基本用法。

8) 情态动词can, could, may, might, will, would, shall, should, must, ought to, h**e to, need等的基本用法。

9) 虚拟语气。

a. 常见的三种虚拟语气形式(与现在事实相反、与过去事实相反、

实现的可能性很小) ;

b. 虚拟语气的特殊用法(用于wish引导的宾语从句;用于if only

引导的感叹句;用于would rather, would sooner, would just as, soon等词之后;用于it is high time, about time或time的句型;用于as if , as though引导的方式状语;用于imperative, necessary, important, strange, desirable, natural, proper等形容词为主句表语时;用于suggest, insist, demand, propose, move, recommend, require, desire等动词为主句谓语时;用于suggestion, recommendation, advice, order等名词引导的名词从句时;用于通过介词引导的短语,如but for, without; 以及成语性虚拟语气 come what may. be that as it may

10)一致性。

第二阶段。1. 词汇600个左右,累计达2950个左右,及一定数量的常用词组。

2. 句法:六种基本句型及拓展。

s + v ( adv );s + v +cs; s + v + o; s + v + oi + o;

s + v + o + co; there + v + s ( adv )

以及该六种句型的疑问句、否定句、特殊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反意疑问句的结构形式。

3.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4. 同位语。

5. it的用法。

6. 并列句和复合句。

1) 并列句:由and, but, or, for, yet, both…and…, either…or…, neither…nor…,not only…but (also)…等连接。

2) 名词从句:由that, what, when, where, why, how等引导。

3) 定语从句:由that, who, whom, whose, which, why, when, where等引导。

4) 状语从句:由when, while, as soon as, before, after, since, until, where, wherever, because, as, now that, so… that…, such… that…等引导。

第三阶段。1. 应掌握词汇600个左右,累计3550个左右,及一定数量的常用词组。

2. 插入语(actually, briefly, generally speaking, as a result, as you see等句型)

3. as的用法。

4. 否定。

5. 倒装。

6. 强调(常用词、词组、反身代词、助动词do、强调句型)

7. 省略。

8. 替代(名词的替代;动词的替代do, does;从句的替代:hope so, if so…等)

9. 分隔。

10.句子转换:简单句与并列复合句的相互转换;简单句与从属复合句的相互转换;并列复合句与从属复合句的转换。

第四阶段。1. 词汇应掌握650个左右,累计达4200个左右及一定量的常用词组。

2. 标点符号:句号、逗号、冒号、引号、省略号等。

3. 构词法:词性转换;合成词;派生词;缩略词;逆顺造词;如editor→edit等。

五、教学安排。

1. 语法教学贯穿于二年基础阶段的精读课文教学之中,利用教材**现的相关部分进行归纳小结。

2. 请专家有计划地开设专题语法讲座,并将讲座内容制成像带、音带或光盘。

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6 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类别 选修。学分 2总学时 32 新的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对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基础阶段,要求学生 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

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6 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类别 选修。学分 2总学时 32 新的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对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基础阶段,要求学生 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

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6 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类别 选修。学分 2总学时 32 新的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对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基础阶段,要求学生 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