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期末复习

发布 2021-04-15 22:50:28 阅读 1005

《基础写作》期末复习。

活动的主题。

今天网上教学活动的主题是:期末复习指导。需要同学们思考的问题(一)一、材料积累与选择的要求(一)广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

1、应当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应当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应当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二)狭义材料的选择及要求:1、典型性——材料具有代表性;2、深刻性——材料最具有精神启迪效果;3、可读性——材料具有生动性、新颖性。

二、思想提炼的要求与途径(一)思想提炼的途径:

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3、在对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二)思想的要求:1、文本思想要真实;2、文本思想要深刻;3、文本思想要新颖。

需要同学们思考的问题(二)一、结构安排的原则。

1、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2、结构安排要服从文章内容表现需要;

3、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主要表现在:1)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完整匀称;2)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周严缜密。3)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

二、结构的艺术手法1、分合与曲直;2、疏密与虚实;3、抑扬与张弛。

请同学多结合文本进行分析。三、结构安排的环节。

1、层次与段落。这是结构安排的核心问题。层次,也称结构段、意义段,用以区别段落(自然段)。

它是指文本内容各主要部分的划分和表达次序的安排。段落,就是自然段。它是从文字表达形式上体现文本内容表达过程中的停歇与转换的一种标志。

层次与段落安排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组合部分的不可或缺性,二是组合次序的不可调换性。

2、过渡与照应。过渡与照应是使文本内容前后连贯的一种重要结构手段。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和转换。

照应,是指前后内容上的彼此配合、关照和呼应。常见的过渡方式有:过渡词、过渡句、过渡段。

常见的照应方式有:首尾照应、照应标题和行文中的前后照应。

3、开头与结尾。开头和结尾是文本结构中的两个独立层次。开头和结尾无论是对写作者,还是阅读者而言都具有重要作用。

常见的开头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概括为两种基本类型:直接入题、间接入题。常见的结尾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是总括全文,篇末点题;二是自然收束,事毕言止;三是面向未来,提出希望。四、层次段落安排的原则一是组合部分的不可或缺性;二是组合次序的不可调换性。需要同学们思考的问题(三)一、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一)准确:

1、要注意辨析词义;2、要注意区分词的褒贬色彩;3、要注意掌握词语的搭配关系;(二)畅达:

1、造句要合乎语法和逻辑:1)首先应当做到句子结构完整;2)必须使此举的排列次序合理;3)句式要单一;

2、正确地选用适当的句式:1)陈述句2)祈使句3)感叹句4)疑问句(三)简洁:1、以少总多;2、直接表达。

二、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一)声韵美和词藻美(二)感性美和理性美(三)朴素美与华丽美。

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的技法(一)叙述:顺叙、倒叙、插叙、平叙;(二)描写:烘托法、对比法、错综法;(三)说明:定义、诠释、分类;(四)议论:例证、引证、反证;

五)抒情:客观法、主客化合法、主观法;四、叙述、描写、说明、抒情的类型(一)叙述:详细叙述、概括叙述;

二)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三)说明:实体性食物、抽象性事理;(四)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五、叙述的人称、说明的要求、议论的要素。

一)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第二人称;

二)说明的要求:内容的科学性、过程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

三)议论的要素:论点、论据、论证;需要同学们思考的问题(四)一、言之有物中的文体差异。

一)文本材料中的文体差异:即强调在写作中对材料的选用要注意不同文体的具体要求。

例如,在新闻写作中,除了强调材料的真实性之外,还要强调材料的时效性。而在理论性文章中,除了强调材料的真实性、典型性外,还要强调材料的真理性和权威性。(二)文本思想中的文体差异:

在不同文体的写作中,文本思想具有鲜明的文体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存在形态。

例如,在新闻写作中,文本思想主要是某种理性的认识,但却并不在文本中直接表现。然而在理论写作中,文本思想则是以观念的形态和逻辑推论的方式直接得以表现的。二、言之有序中的文体差异。

写作中的言之有序,主要是文本的结构安排问题。不同文体对文本的结构安排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其中有些往往可以从文本的结构形态上直观地表现出来。

例如,新闻的结构就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几个部分组成。如果单纯地从叙事的角度来看,这种结构安排明显带有叙事的重复性,从而与记叙文的结构存在明显的文体差异。

又如,文学领域内的写作,诗歌要求分行分节,戏剧要求分幕分场,电影电视要求分镜头组接(蒙太奇)等。三、言之有文中的文体差异。

语体与文体的统一,文体不同则语体相应不同。

同时,不同文体的语体也需要具备一些共性:准确性、简洁性、生动性。四、认知、析理、审美三类文体的基本特征(一)实用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1、其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知识对客观事实的一种确认;2、其写作目的在于以告知的方式交流信息,如报告、解说;常见文体:消息与通讯,说明书与解说词;调查报告与总结(二)析理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1、其写作内容是写作者依据已有理论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推论;2、其结构方式直接体现了理性思维的逻辑特征;

常见文体:(政治、思想、文艺)评论,学术**(三)审美性文体的基本特征:

1、文学作为艺术的审美心理特征:超功利性、(感性)形象性、情感性;

2、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塑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反映社会生活的灵活性、揭示心灵世界的具体性常见文体:散文、诗歌、**复习备考的基本思路。

请同学们以**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杰主编的《基础写作》为基本资料进行复习。

同时,思路清晰地按照教材的七章作为基本脉络,围绕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体的重点知识一一落实。

根据经验来说,比较有效的复习方法是整理并制作笔记,也就是把书读薄。同学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尝试。

金廷梅:回复:复习备考的基本思路――那基础写作考试是要写一篇文章,还是像考《文学概念》那样的呢。

熟悉考核形式,有侧重地进行复习。

考核形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形成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考试两者的比例分别为20%和80%。

形成性考核内容与形式由**电大统一布置,共安排4次,每次均按百分制评阅,四次成绩平均分的20%记入总成绩。期末总结性考核亦按百分制评阅,其成绩的80%记入总成绩。期末总结性考核形式为闭卷考试形式。

试题类型及其结构:期末总结性考核的基本题型为:判断题、简答题、分析(案例)题、写作题等。

各题型所占分数比例分别为%。考试时限:本课程期末总结性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希望同学们有侧重地进行复习。熟悉题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对于简答题而言,占全卷分值24%,这些试题的知识点在前面几帖“需要同学们思考的问题(一)——四)”中已经大概界定出来。请同学集中力量复习,并能结合教材作进一步的、适当的分析。

全力应对“文章写作题”

基础写作》这门课程比较注意基础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的结合。突出这一学科特点,在期末考试中,文章写作题占全卷分值的50%。毫无疑问,写作的成败关乎大局。

在此特别强调一下写作题的写作要求:1、自选角度、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突出,表达方式恰切;3、中心明确,立意新颖;4、内容充实,选材合理;5、结构完整,布局得当;6、语言流畅,表述清楚;7、书写规范,文面整洁;8、题目自拟,千字以上。

同学们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写作文章,并结合上述的写作要求进行分析和修改,以期在临场写出符合要求的佳作。

大学基础写作期末复习提纲

绪论。1 什么是写作?2 谈谈你对写作的认识。3 总结一学期学习写作的收获 包括兴趣 意识 能力三方面 你计划第二学期如何继续提高写作能力?第一章散文。1 如何理解散文概念的多种含义?古代散文含义 指的是散行单句的文章。西方散文含义 指的是不分诗行不押韵的文章。现代散文含义 指的是与诗歌 戏剧并称的...

写作指导 基础写作复习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基础写作复习资料。1.写作的定义 写作是以书面语言为工具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2.文章的定义 文章则是这种创造性劳动的精神产品,它既包括非文学作品也包括文学作品。是作者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3.写作学的性质 看一眼即可 一门...

基础写作复习大纲

一。名词解释 1.物 意 文双重转化 p23 写作主体通过观察客观存在,在脑海中形成映像,再注入主观情感,在脑海中形成新的意象,进一步整理深化,使具有逻辑性 条理性以后写作成文的过程。2.知行结合通变创新律 p28 是指写作主体将学习理论与写作实践相结合,通过多读多写多思将诸多理论融会贯通,进而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