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们对待生活总有不同的观点和立场,有人相信理越辩越明,可以通过辩论统一认识;也有人认为即使你再有说服力也难以改变对方立场,不如选择沉默。面对不同观点立场,我们应该展开辩论还是保持沉默?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话题聚焦。这是一则观点型材料作文题,分为观点表述和写作提示两个部分。
从观点表述上看,给出了两种相反的观点,而写作提示对两种观点所聚焦的话题进行了归纳,即:面对不同观点立场,我们应该展开辩论还是保持沉默。这是写作必须牢牢抓住的中心话题,不可偏离;从中可提炼出“不同观点(立场)+辩论或沉默”这两组关键词,必须围绕这个话题和关键词写作,否则便偏离了作文题要求。
如:a.面对人们的不同立场,我们该如何选择——扣住了“立场”,丢了“辩论”或“沉默”,b.
真理是否越辩越明——扣住了“辩论”,丢了“不同观点立场”和“沉默”,c.论述“沉默是金”的观点——扣住了“沉默”,丢了“不同观点立场”和“辩论”……
这些立意均没有完整抓住题目所要求聚焦的话题,立意上虽没有偏离题意,但属于“基本符合题意”和“偏离题意”之间地带,游走在偏题的高压线上。
文题解析。这道作文题观点表述部分的材料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人们对待生活总有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这是对现实生活中一类现象的抽象和概括,是种种“具象”的一种“抽象”,是后面两种观点得以生发的“对象”。因此它是写作时不能在思考中丢下的一个“大前提”“大条件”,也就是不能孤立地分析辩论或是沉默的好坏、优劣、长短等,选择辩论还是沉默必须以“面对不同观点立场”为前提条件。
如何看待“人们对生活总有不同的观点立场”?这与每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有关,每个人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也就不一样;哪怕面对宏观层面的共同的社会生活,又因个人的生活愿景、追求的不同,以及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差异而产生对生活不一样的感受。不同观点立场之间有在特定条件下的正误是非之分,也可能无法简单归结为谁是谁非;而且在改变具体条件的时候是非对错也会发生变化,甚至逆转。
正是这种复杂的“不同”,一方面让这个世界呈现出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浮生世相,另一方面人们彼此之间或相互包容,或相互批判,或求同存异,不同观点立场之间有差别的共生共存关系不断丰富着生活哲学的更多内涵。
材料的第二部分是两个相互对立的观点:有人相信理越辩越明,可以通过辩论统一认识;也有人认为即使你再有说服力也难以改变对方立场,不如选择沉默。
每个观点两句话内部形成前因后果关系。因为“相信理越辩越明”,所以有人选择“通过辩论统一认识”;因为有人认识到“再有说服力也难以改变对方立场”,所以“选择沉默”。
从前一观点而言,其成立的内在逻辑在于:辩论让不同的观点立场相互交锋,让不同看法进行比对,以明真假,辨善恶,现美丑;从而激浊扬清,让道理统一于符合真善美,摒弃假丑恶的层面。
从后一观点来看,有说服力却难以改变对方立场,背后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对方立场之坚定,每人都固守自己的原则、底线和认识生活的逻辑、对生活的价值诉求;另一方面,自己所谓的“说服力”也可能仅仅是自己相信坚守的立场和逻辑,可能因自己的认知缺陷和偏误,导致“说服力”不强而不自知,更大的可能性其实是不同人的认知和理解差异,加上人人固守自我,因而难以达成理解上的和解、认同或一致。
再仔细看,前一观点说“通过辩论统一认识”,“辩论”是途径,而“统一认识”是目的;细看后一观点,“沉默”其实是“难以改变对方立场”后采取的做法。综合看,两个相互对立的观点,也有统一之处,即改变对方立场达到统一认识的目的。对立之处在于两点:
一是方式的区别,即辩论和沉默的区别,二是结果的区别,即前一观点中辩论双方可能达成统一或者达不成统一,后一观点中则达不成统一。
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是否一定要通过辩论的方式达成改变别人立场形成认识的统一?别人什么样的观点立场需要改变?统一认识的必要性何在?
选择辩论是否一定可以统一认识?选择沉默是否就真的无法改变对方立场?
再从“辩论”和“沉默”概念的内涵而言。
辩论”,它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在最后得到共同的认识和意见。可见辩论的价值恐怕不在于说服对方,更不在于把不同的认识统一起来,而在于让真理越辩越明,来求同存异并在某些方面达成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认识、观点和立场。
沉默”,大意为“不说话”或“不爱说话”。“不说话”不等于对不同观点没有判断和选择,可能恰是对某种观点立场的无声的反对和无法改变的无奈,也或者是某种限度之内的默许。“不爱说话”也不等于没有对矛盾想法的思维纠葛、碰撞,可能是不屑于改变别人观点的无奈或愤怒;也可能是苦于找不出摒弃假丑恶以回归真善美的观点立场之办法和策略时的苦闷、无助。
辩论和沉默看似不同的选择,也可能都是面对错误立场观点的反对和不赞同,还可能是对道理、真理的不同坚守方式。
03立意举隅。
观点对立型材料作文题的立意,一是选择一方反对一方,二是综合两者的统一之处,三是对此话题进行补充延伸。
示例1:主张人面对不同观点立场就应该展开辩论而非沉默,以廓清认识,回归真理,高扬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
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等角度指出观点和立场的差异、不同,从来都是客观存在的;当下自**时代,网络上更充斥着不同的言论和立场,指出通过辩论,才能擦亮眼睛,运用理性和一定的科学、道德、审美标准,来识别真伪、善恶和美丑;而选择沉默,听之任之,必然混淆视听,甚至成为有害言论的**,加剧社会**的浑浊化,不利于弘扬正气,净化社会空气。
示例2:主张人面对不同观点立场时可以选择沉默而非没有效果或没有价值的辩论。
从人们观点立场不同且难以改变的角度切入,有些错误的观点既然无法改变,进行辩论反会加速其传播。很多时候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当下那些颠倒黑白甚至危言耸听、混淆视听的言论,是经不起时间、实践和人心的检验的,必将不攻自破。
那些一时难辨真假好坏、不能简单判断的言论,我们更不能站在一己之立场盲目声讨、辩驳,沉默或许是使其水落石出,云开雾散的更好选择。再说沉默并不是无所为,它可以是一种无声的反抗,是不与荒谬言论观点为伍,不屑发声与其对话;或者是静下心来对各种观点言论深入研究,以己之“清明”通达来为影响周围人做准备。
示例3:主张在面对不同观点和立场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适当地选择辩论或沉默的方式给予应对。
对那些给他人和社会可能产生危害影响的观点,我们要旗帜鲜明的运用辩论的方式给予批驳斗争,不可听之任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无意中成为了不良言论面前的“看客”。面对与自己不同而不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多少危害的一些观点主张,或者是一时难辨好坏美丑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用沉默的方式包容其存在,先不必强求统一,等认识清楚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示例4:面对不同的观点立场,与其陷入辩论或者沉默的矛盾纠结以期待说服对方,还不如提高自身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素养,更大程度上保证自己观点、立场和言论的正确性(即合乎科学、道德和审美)。
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只有提高自身,方能在各种言论观点肆意横飞、“万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坚守自我立场和原则,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观点立场的说服力、影响力,从而更好提升自己的“辩论”或“沉默”的社会感召力。
2019宝山一模
2013学年宝山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数学试卷 2014.1.9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 选择题 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b.c.d.2 已知rt abc中,那么表示 的值。abcd.3 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是 a.b.c.d.4 如图,在平行...
2019一模物理宝山答案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物理试卷。答案要点和评分参考。题号一 16分 每题2分 答案要点及评分说明。1 a。2 d。3 b。4 b。5 d。6 a。7 c。8 c。说明 第15题 第16题每格2分,其余每格1分 9 220 并联 不同。10 4.5 10千克每立方米 每1米钛的质量是4.5...
2019宝山初三语文一模 含答案
宝山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一 文言文阅读 40分 一 默写 16分 1.以观沧海。观沧海 2.荡胸生层云,望岳 3.爱上层楼。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 5.现实生活中,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曾经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岳阳楼记 中的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