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作文的诀窍---养成好习惯。
多读多想多练多改。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
我们往往会发现,同学们中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同学的作文让老师都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了,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
作文程度差的同学,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屡屡被拿来当范文的同学,但却苦于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那么,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说真话、诉真情
目前,在同学的作文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虚假现象,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事是假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浮泛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应付作文的同学身上,即便有些同学,作文功底煞是了得,但没有养成用心说话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他们的作文即使极有文采,依然脱不了胡编乱造的弊病,因此难以打动人,难以获得高分。文章贵在真情,要写好文章,一定要养成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
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才能让读者感到真诚可信,才能使你写出的那些话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
有些同学在写作中,一味地说套话,以为只要朝着光明的一面去写就是没错的,其实,这种思想的框框是完全应该摒弃的。人类的感情多种多样,不论高下,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实表现。有些同学在平时的言谈中,对有些教师批评有加,但在写老师的作文中却一味地对教师****,这样的作文能写得好吗?
只能给人作假的印象,倒不如直言不讳地指出老师的缺点。
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学生作文创作是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是衡量创作的一个重要尺度。
作文创作应以敞开心灵,表现个性,真实坦白地抒写自己为创作原则。真诚是一切文学之本,尤其是初学写作者——学生所必须遵从的。
二、观察感知、体验积累
常常有一些同学害怕写作文,说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是不习惯于思考。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叩击我们心弦,引起我们关注和兴奋的事时有发生。同时,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写作的材料。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写作者必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敏锐的感悟力。热爱生活,笔底才会淌出源源清流,妙笔才会生花。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
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形象。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观察感知的习惯。
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
仓库里贮存的素材多寡,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秀才写不出文章,痛苦万状。
其妻见曰:“怎么比我生小孩还难?”对曰:
“当然更难。你生孩子是肚里有货,我写文章是肚里没货。”学生写作文也往往就是肚里没货。
因此,应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作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这样才不至于随读随忘,随见随忘。
三、多阅读多思考多练习多修改。
我们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都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应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奏效。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多写文自工,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
“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因此,初学写作者应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持之以恒,写作习惯也就养成了。
多思考,除了指平时对所见所闻要多思考,对周围的点点滴滴要有自己的看法或独到的见解之外,在写作时,也要养成构思、列提纲的习惯。没有思考就没有深邃隽永的文章。动笔之前,要思考选什么样的材料,定什么样的主题,以及对材料要如何组织等等。
最好养成列提纲、打腹稿的习惯,这样,下笔才能一挥而就,不至于一句一句像挤牙膏似的硬挤出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好文章一半在起草,一半在修改。修改是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方法,文坛上流传着不少方家修改文章的故事。
而修改又重在养成学生自改习作的习惯。叶圣陶先生当年曾大力提倡,积极主张学生自己修改文章。大纲也要求学生养成“多写多改”的习惯。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公认的事实。文章不厌百回改,越改越精美。从起始年级起,就应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多方面培养学生自习习惯。
有了良好的写作习惯,作文自然能够学得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写作水平也就能够得到不断提高。
平时写作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审清题意不跑题。
作文大忌之一是跑题,而审清题意是防止跑题的关键一步。审题须抓题眼,题眼一般也有规律。偏正式题目要抓其“偏”,如《一个惜时如金的人》,“惜时如金”就是题眼;动宾式题目要抓其“宾”,如《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新的”就是题眼;并列式题目要抓其“关系”,如《时间.生命》;省略式题目要抓其省略;如《现代科技带来的 》;要求式题目要抓其要求等等。
二)内容充实不空洞。
写人要形象,写事要具体,写景要生动,写物要准确。作文一定要“真事,真话,真情”三者合一。
三)结构合理不混乱。
作文写出来须有头、有尾、有中间。各部分比例还须匀称,正如古人讲的那样——“凤头、猪肚、豹尾”。即:开头小而漂亮,吸引人;中间充实丰满,说服人;结尾短而有力,感染人。
四)语言通顺求流畅。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这话颇有道理。语言要通顺,一要作者思路清晰,二要反复修改。作文写完了,一定要看看、读读,把不通顺处改正过来。
无论哪种体裁的作文,语言都要力求简练。平时可以这样试一试,把你原来的作文拿来,不考虑材料的取舍,单从语言上删改,看看能不能删掉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篇幅。这样练习几次,语言的功力很可能会有明显的提高。
五)书写工整求漂亮。
字迹是作文的脸面,同样不容忽视。平时一定要挤一些时间下功夫练一练。考场上则需要做到两点:
一是给作文留足时间(一般是考试时间的45%-50%);二是要对字迹予以足够的重视,每写一个字都应想到这是作文的脸面,这是在别人面前,尤其是在阅卷老师面前展示自己,力争把每一个字写得易认、工整、漂亮。
写好作文的诀窍
好多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字数总是写不够。也就是易犯 无话可说 的毛病。怎样有效克服这个困难呢?我们有如下建议,大家不妨试一试。1 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
小升初写好作文的诀窍
一 大量阅读。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 语词的积累 素材的积累 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 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
作文写作指导 写好作文的诀窍
导言 科举时代,一篇定终生,现在想想是有它的道理的。就是现在日常生活中,一说一个人有文化更多层面上也多指语文素质。语文好的学生作文一定差不到哪处 作文差的学生语文程度一定也好不到哪处。以后,高考改革语文180分,一科顶两科。语文高考分值高了,人们对语文的重视程度更是不可小觑。常常有家长问 老师,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