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

发布 2021-03-11 17:34:28 阅读 3904

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阅读可以养性,可以改变人生。可是现在,小学生对阅读越来越不感兴趣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阅读是学生掌握语言技巧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怎样做才能让小学生喜欢阅读呢?

一、通过朗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情感朗读的训练。用多形式、多样性的朗读代替单一的朗读;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分角色读、自由读、速读等都是促进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

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非常主张朗读。他指出,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

这样,可以深刻领会其材料的意义、气韵、节奏,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朗读是现代文化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项功夫,也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语言艺术。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做阅读的时候发挥其知识的重组和运用。

有声朗读能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加入听力,反馈给大脑,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及时改正。有声朗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或大声或婉约。

或细腻。有声朗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寻自我,不同性格的学生有其不同的看法,从而让他们加深对文章的了解。当然有声朗读也能让教师检测学生对文章和对生词生字的掌握程度。

一般学生在朗读时,遇到生词生字会表现处降低声音或者乱读的情况。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采取着重解释或者举例说明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生字。

不同的朗读方式有他特有的好处和功效,例如范读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不必对不懂得地方加以深究,让学生能多了解一些知识,多阅读些书籍报纸等;学生的分角色读是让多个学生参与朗读的方法,能让他们体会到人物特有的语气和心理思想;自由读是放松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参悟,记忆更能为深刻。

当然朗读并不是一味去读,有些学生对教师所说的朗读没有理解,以为朗读就是把文章读完,所以连字词都读出来。这样就没有起到阅读的作用,只能说是死读。要掌握阅读的技巧性,朗读者应该正确处理语句的断和连,轻和重,扬和抑。

准确掌握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感情,对有声语言的设计和处理,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表现力和**性。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阅读可提升学生情商、可塑造内在价值观。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首先,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工作,比如这个文章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如果不好理解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表演的方式。

去读,这样学生既读懂了文章的意思,也激发了对文章的兴趣。投其所好也是培养阅读兴趣的一种方法,能使学生不会放弃或者厌恶阅读。

其次,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技巧:让学生大声朗读、不发出声音的默读、提高阅读效率的略读和用最短时间掌握最多信息的速读。教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如反复读书法:

好书不厌百回读;标记读书法:标记精读,加深印象;背诵读书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感觉式读法:

让学生用“心”投入阅读;想象式读法:提升学生的想像力;推测式读法:锻炼学生的思考力;批判式读法:

书不可尽信。

最后,就是让学生自己建立自己的阅读模式,了解自己,什么样的阅读方法适合自己,并针对这些方法运用它。教师在生活中给学生多寻找些阅读素材,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如超越时间与地域的经典与名著、让学生成长的书、开启心灵之门的童话书、培养学生博学多才的历史书籍、满足学生好奇心的探索故事、激发想像力的科幻故事,等等。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需要培养的,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培养好良好的习惯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好好阅读。并且与父母合作,父母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平时要做好学生的阅读榜样。教师培养学生阅读时要注意:

首先读书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

其次,读书要专心致志,使用工具书和资料来帮助阅读。

再次,注重学生的读书姿势,让学生爱护图书。

最后,家庭每日持续阅读,为学生制订读书计划,引导学生定期做读档笔记。

四、引导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课外阅读活动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具有很高的自主性、灵活性和伸缩性。课外阅读活动不仅能加深、巩固和扩大课堂上所学到的间接知识,而且能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

学生在已获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能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推动学生不断地去探求知识,刻苦地学习,并且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以及手脑并用的能力。

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去环境和文章相似的地方去阅读;或者表演书中内容,让学生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认知。通过不断的朗读学习,充分掌握知识。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的学情,探索阅读课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

作者 兰碧蓉。神州 下旬刊 2017年第07期。摘要 从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要求入手,介绍电子书的特性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提出电子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大量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关键词 电子书 小学语文 阅读素养。1 前言。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电子书这一全新阅...

探索阅读教学新模式

阅读教学的新理念 新概念 新观念 的落实,必须以探索建立起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包括不同阅读课型的教学模式和不同类型课文的教学模式 作支撑。一 不同阅读课型的教学模式。课型是按照课的目的任务的不同和课的结构 指一个课题的整个教学活动是由哪几个基本环节组成的 的区别而划分的 不同课型的性质 任务对教学步骤...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实践与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而课堂教学则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全面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广阔无垠的思维空间,才能使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章可循,只有重新构建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才能使创新学习对学生终身受益。经过实践,我们将整个模式概括为初读感知 提出问题 合作交流 反馈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