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的价值解读

发布 2021-03-08 12:50:28 阅读 9824

中国模式:世界共同的话题、不同的理解。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化,西方不少人**:21世纪是亚洲和太平洋世纪,亚洲太平洋时代正在降临。从那时起,世界关注的焦点就逐渐向亚太地区聚集,特别是中国这个被称为“睡狮”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走向和变化更是引人关注。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影响越来越大,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在西方社会,从官方机构到民间团体,从大学教授到**、总理、部长,从企业家、银行家到学者、记者,从马克思主义者到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他们都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变化,有的到中国参观考察,有的撰写了大量的**、著作、调查报告、新闻报道等。在国内,人们对中国模式也非常关注,“中国模式”这一概念不仅在我国学术界使用得很广泛,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关论述和党的文献中也不断出现。

但由于政治立场、研究视角、研究目的的不同,国内外对中国模式的理解大相径庭。不同的国家对中国模式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有人认为,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正确道路,“是唯一可以挽救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模式,是唯一正确的充满希望之路”。

但也有人说,中国搞的与其说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还不如说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一些国家对于中国模式的影响,看法也迥然不同。有的人极力赞扬中国模式的魅力,认为“中国不要低估自己的影响,中国有丰富的经验供别人学习”。

但也有人对中国模式抱以恐惧心理,认为面对中国这种“野心勃勃的强权,不但要遏制,而且要从速、从严”。也有一些国家对中国模式不知所措,西方**刊发的一篇文章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心理:“西方已不知道应当把中国看成是一张王牌,还是一种危险,不知道是应当让他参与还是应当遏制它,不知道它究竟是伙伴,还是对手,不知道将来是合作关系,还是会同它发生冲突。

”这些都体现了西方对中国模式的不同看法和复杂心态。

中国模式的本质在于我们党始终牢牢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执政兴国的价值理念。

中国模式走向成功的奥秘在**呢?道理自然很多,归根到底来讲,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执政兴国的价值理念,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对于这样的执政理念,西方一些人不愿意看到,也不愿意承认,但这毕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中国模式中所包含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从改革发展的理论到具体政策部署,都是科学理论的具体展开。换句话说,改革开放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来展开的,中国模式的形成、发展、成熟,也始终没有离开这样的科学指导。***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从各自形成的发展阶段和历史起点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可以说,这样的科学指导,从更深的层次上反映出中国模式所蕴含的内涵和框架,展示出这个发展模式所蕴含的科学性和生命力,这是认识和研究中国模式的根本所在。

中国模式的价值意义。

中国模式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呢?总体上看,中国模式呈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社会主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开端。它的出现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没有终结,而是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正在迎来光辉灿烂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国模式显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型模式。一个半世纪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曾经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设想。从英国的托马斯?

莫尔设想的“乌托邦”到德国的托马斯?闵采尔设想的“千年太平天国”,从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设想的“太阳城”到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设想的“法朗吉”,再到英国的欧文设想的“新和谐公社”,这些理想中的社会模式都非常美好,但最终都不可能实现,甚至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次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搞清楚,尽管新经济政策有不少合理之处,但后来陷于僵化,苏联模式也以失败告终。

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大曲折、大挫折,陷入低潮的情况下,社会主义中国既没有采用“苏联模式”,又成功地避开了“依附论”、“中心—外围”论、“西化论”等以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为中心的理论的影响,而是立足自身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既切合中国实际国情,又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创造性地克服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一个半世纪历程经历过的种种挫折、失误,成功地跨越了当今许多后发展国家普遍面临的种种发展困境,使中国现代化建设最终步入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轨道。中国从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统一的高度,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统一的要求出发,创立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中国模式展示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有益模式。“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应该说,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或早或晚都要面对一个走向现代化的课题。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具体国情、时代条件、外部环境和动力机制作用下,在具体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道路、体制、政策等方面会有很大的差别,造就了不同的现代化起点和独特的社会发展面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西方国家早期的现代化模式并非是完美无缺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是不可复制的。传统现代化理论把发展问题归结为工业化,其实践指向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热烈追求,其结果是,在世界面貌极大改变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危机、人口剧增、社会问题也日趋严重。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和人性异化以及马尔库塞在20世纪所说的“病态社会”、“单向度的人”,在一些工业文明发达的社会都充分表现出来了。到60年代末,这种“发展=工业化=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受到了更大的挑战。工业革命以来那种“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被摒弃。

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构建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这是一个十分重大而又非常现实的课题。拉美国家是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起步最早国家,但由于原封不动抄袭西方现代经验与道路,尽管走了近一个世纪路程,结果成效甚微,甚至落后于起步比它更晚的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中国是世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会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深刻影响,反过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会深刻影响到世界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国模式的成功,既体现了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又必然会对人类进步事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正如***指出,到了21世纪中叶,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路上走。”

中国模式深刻表明各个国家的发展不能照抄照搬他国的路,而要探寻适合自己的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同志在会见莫桑比克**希萨诺时就说过,“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他认为,“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里,***同志说: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前后,也几次谈到,搞社会主义不能照搬别国做法、别国模式。他强调:“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

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过去我们中国照搬别人的,吃了很大苦头。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

”“在革命成功后,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2023年,在会见外宾时谈道: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2023年11月,***同志在同美国**克林顿会晤时指出:“各国人民根据各自国情,选择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和政策,是合情合理的,应该受到尊重。

”“各国人民最了解本国的具体情况,最有资格找到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2023年12月26日,***同志在纪念***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各国的国情不同,实现发展的道路也必然不同,不可能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国家、一切时代的固定不变的模式。

”2023年12月18日,***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

”改革社会主义旧模式,反对搬用别国模式,结合自己实际创造新模式,这正是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真实写照。

解读“中国模式”的制度内生性

解读 中国模式 的制度内生性。作者 田春生。人民论坛 2008年第24期。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不断演进的历程表明 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制度的形成,既是自己国家和民族特色长期演绎和变革的结果,即 内生性 同时,它们也不乏吸纳人类社会的文明 文化 政策和规则,在转型国家的改革中,有的时候也被看作为一...

解读 好屋中国的众销模式

好屋中国是国内首家o2o房产全民众销平台,首创房产全民经纪人开放模式。o2o即online to offline 线上到线下 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这就为传统的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渠道,现在传统企业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成本逐渐增高,而通过o2o的方法,可以降低营销的成本,开辟新的市场渠道。这...

从“模式论”解读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

从 模式论 解读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作者 杜婷婷。今日财富 2011年第05期。摘要 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各种版本的 中国威胁论 纷纷出台。中国威胁论 目的在于阻碍中国探索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将国情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所以我们任务就是要客观且清醒地看待与分析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