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演 说 写作文训练”的模式 理论基础及意义

发布 2021-03-05 19:08:28 阅读 7853

“心有灵犀一点通”

—简论“演、说、写作文训练”的模式、理论基础及意义。

一。作文教学的训练模式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值得人们沉思的是:

它是对“规矩方圆”的传授还是“心营意造”功夫的积淀?是二者兼之,抑或有主有从?不同的教学观念形成不同的教学思路,产生不同的训练模式。

我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种适合学生作文快速入门的训练模式,即“演、说、写作文训练”。基本做法是:

第一步,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表演,再现他熟知的生活,进**感体验。

第二步,学生“回放电影”——脑中活现刚才表演的形象及所处情境,或者是曾经观察过,体验过的情境,口头说出脑中之“象”;同时,教师相机点拨。

第三步,学生将刚说过的内容落笔成文;然后在师生共同评点之下进行修改。这种训练模式所带来的好处是:

一)克服了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有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命题作文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见题先头疼,无自信,搜肠刮肚去“憋”文。久而久之,造成作文时的心理障碍。

而用“演”的形式避开学生所怕之处,不必上来就提笔,而是先体验;再加上演的都是自己熟悉的生活,因而学生兴趣较浓,沟起了强烈的表现欲望,以至不吐不快。于是,说、写就“水到渠成”了。

二)解决了“没的写”的问题。培养写作能力,不能空对空地训练,必须找一个“人人能体验,个个有的说”的题材。应该说,除了考场之外,这种训练随处可见。

三)寓教于乐。这种训练形式活泼新颖,学生喜闻乐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以“情”为出发点,摆脱“规矩方圆”的束缚,字里行间容易有真情实感。但又不。

是不要规矩,而是教师避开抽象的作文理论,循着学生写作的必经途径,以隐蔽的形式将其随机化入学生的认识过程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摸清写作的规律。

四)提高了师生双方的素质。在整个训练中,学生认真地表演,容易认识事物的底蕴,激发创作的灵感;教师则及时反馈,快速判断,相机点拨,久而久之有利于教师娴熟地把握“图(即实实在在的形象)——文转换”的契机,高屋建瓴地巧抓、抓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点,在训练学生“心口如一,言文一致”上“心营意造”。

因此,我们说,最好的学习体系是简单的,甚至是充满乐趣的,是使学生产生种种感觉,是鼓励学生运用他所有的智力,或通过**的节奏和韵律,或通过图画,或通过情感和动作,使他学得更快、更好。

我曾在2023年北京市重点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做了一堂这种训练模式的公开课,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认同,其评价是:“这样的作文训练重视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按照学生的认识水平,循着学生作文的规律,走完了一次作文的自然过程。这堂课教得活而又落得实,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方向性课。

”鉴于多年来作文教学难有速效的实际,很多同行希望我能把这项研究深入下去。于是在课题组专家的具体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凭借16年耕耘“作文教学实验田”的积累,我的“演、说、写作文训练”问世了,并且被北京普教音像出版社列为2023年选题,将于近期出版发行。我感到,在普教事业中,能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点事,为与我并肩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同行们“抛砖引玉”,是很欣慰的。

演、说、写作文训练”的特点是:

新颖性。又演又说的形式使学生在学习时自始至终处于兴奋、放松的心态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隐蔽性。在训练中帮学生寻觅到原先并未察觉的,一经挑明便掀起心底波澜以至不吐不快的那样一个悄悄的隐性话题,同时将作文规律、写作理论化入学生的感知活动中。

完整性。在训练中,学生经历了“演说——写——评——改”作文的五个步骤,完成了一次作文的自然过程。

实效性。每一个单元的训练都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多种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摸索、碰撞中适逢其会,在如“大旱之望云霓”的心境中得到老师的相机诱导,于是易获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我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收集信息反馈,几乎是100%的学生呼吁多上些这样“解渴”的作文课。一位学生这样讲:“文章改好后一读,我不禁吃了一惊。

原先那段平淡无味的文章出自40分钟前我的笔下,而40分钟之后,我却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人物了。我终于明白了把人物写活的关键:第一,运用比较的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其外貌、神态、动作);第二,运用想象,把人物写得形象、传神。

”还有学生写道:“以前我对人物描写得往往不具体,而且从未有过创造想象。这节课使我认识到自己写作中的一个大问题。

”二。前面谈及的是“演、说、写作文训练”模式的特点,那么它的理论基础又是什么呢?

意象”,即一类事物共同性的形象信息,是观念性的形象,是抽象概括的结果。“意象”是贯穿于形象思维过程的关键环节。学生通过表演与体验、观察与思考之后,在“说”文时,脑中“活”起来的形象应该是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意象”,就是我们读罢文章,脑中再现出来的图像。

这种图像包括物的形象,及再现物所存在的环境。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总之,在文中均要有形、境相合之意象,从而表达作者的用意。

周易·明象》中有这样的记载:“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名象也,尽意莫。

若象,尽象莫若言。”“言”、“象”、“意”三者间的关系在这里讲得非常清楚:从阅读角度看,“尽象莫若言”,指“言”是表达那个体现作者意图的“象”的;读者对文章中的“言”要进行再造想象,通过“文——图转换”再现形象,从而理解作者的用意。

而在写作时要“倒过来”,即考虑如何寻“象”,并将这最能体现自己意思的“象”用“言”表达出来。可见“象”在读与写中的位置举足轻重。

演、说、写三者训练中,教师的“导”就在于:以学生的“言”为探测口,通过学生的“说”探知其脑中之“象”是否具体生动。如果“象”有欠缺,则需启发学生进一步观察、体验、分析、比较,抓事物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再造想象的能力,即所谓“寻言以观象”。

另外,通过学生的“说”还可以探知学生脑中之“象”是否尽意,即口头描绘的“象”表达出的意思是否明确、深刻、新颖。如果“象”、“意”不合则需指导学生分析、挖掘“象”的深层意思——对诸“象”进行选择、归类、重组、匹配,从而使“象”尽“意”,即所谓“寻象以观意”。总之,教师探查的重点在于学习中所想是否尽象、尽意,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点拨与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并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我把“象”又分为形象与环境两要素,在学生“演”的过程中,我强调要设身处地,融入具体环境中,让人物的外在形象、内在性格均符合此时、此地的具体情境,做到合形合境,从而达到合意。为此我创编了《感受、行文三字经》,即:“演、说、写,人情境;体其意,活其形;意为先,形境随;三者合,佳文成。

”可以说,“演、说、写作文训练”模式的核心就在这首歌上。反复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在“三合”上着意,这是一种内化的过程。比如,学生在“说”中抓不住人物特点,因此对人物的音容笑貌写得不具体,于是我让参演的学生们再演一遍,大家进一步观察、比较,通过讨论,甚至通过每个学生的再三表演,让他们在亲自尝试中寻找最准确的形容词、动词,于是效果是明显的。

学生之所以写不具体是因为脑中的“象”不具体,这时候教师指导他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头脑中再现形象,这叫做“人情境,活其形”。比较、分析是抽象思维,识记形。

象是形象思维,这样进行两种思维的结合,充实了学生脑中之“象”。再如,如何围绕中心进行选材?要“意为先,形境随”。

即以意为帅,寻找最能表达此意思的人或事。要再现当时环境——时间、空间、当时的情况,再现人物形象的外在特征和内在本质。同时根据“意”的需要确定所写事的详略及点睛之处。

三。演、说、写作文训练”模式的意义何在呢?我以为:

首先,从教学观念上看,作文教学不再是理论灌输加典型范例的“规矩方圆”的传授,而是变成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次心灵的旅行。通过演、说、写形式把学生写作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即让学生的性格和自我表现在学习创造中,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显示出来,此乃其一;同时,完成了对写作对象的认识和理解,此乃其二。

这样沿着学生作文的思维过程走完一次创作的历程,使学生感到身心的愉悦,并积累成功的体验,从而为下一次的成功做准备。这样的作文教学能够切实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其目的是培养有思想、有感情、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

其次,从教学思路上看,教师的“主导”功能、教学主线的设计,定位在“如何巧妙、准确地抓两种思维的结合与转化”上。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敏锐性、变通性,学会全面思维。

第三,从受教育者的心理角度看,学生通过说和演中所形成的快速思考和愉悦体验,进行较充分的联想和想象,容易产生灵感的火花。如一个学生在观察课上运用联想、想象,把所写的人物和自然界的“风”联系在一起,说她具有风一样的性格,并且精心描写她风风火火的动作和神态,于是,这篇现场作文被《作文导报》刊登。可以说,这种训练模式提供了一种有利于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进行结合的契机。

这是开动潜意识机器,诱发灵感的关键。

通过多年的实验,我感到“演、说、写作文训练”模式的运用,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首先,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熟知写作理论和。

学生的写作实际,了解学生作文心理和思维的特点,善于驾驭学生的情绪。其次,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善于抓住训练的契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再次,教师“导”的艺术要隐蔽,导在无形与有形之间,导在言传身教之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长见识,愉悦身心,提高能力。

因此,我们说,作文教学是教师“心营意造”功夫的积淀,是“不教而教”的艺术,是教师遵循学生求知的规律,以自身的素质来影响以至提高学生的素质的过程。能力要靠能力来发展,所以“规矩方圆”的传授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演、说、写作文训练”中,是“演、说、写”为体,“教师在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中进行点化”为用。

因为作文是心灵与心智的结合,作文教学若不能触动心灵、启迪心智,并唤起心灵与心灵的相通、心智与心智的碰撞,就失去了它的生机与生命,失去了它的本色与本义。至于教师对学生的点拨,一是要巧,二是要准,真正做到一“点”而通。

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两句绝唱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与意中情人心灵交汇的绝妙写真;而今在我们追求作文教学的高境界上,不也正需要在爱心中爆发这种“灵犀一点”的智慧之光吗?

读写作文训练

丁友宽的读写作文训练。一 句子结构法。训练1 练好 四素 完整句。训练2 练好连续句。训练3 练好并列句。训练4 练好总分句。综合训练。二 句群结构法。训练1 学好连续句群。训练2 学好递进句群。训练3 学好并列句群。训练4 学好总分句群。训练5 学好概括与具体结合句群。训练6 学好主从句群。训练7...

模式入门学写作文

作文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对于缺乏社会实践和生活积累的中小学生来说,存在不会写的现象。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种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可以说模仿是一切学习的开端,而模仿的捷径就是把学习对象模式化。我从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体会到 采用模式入门学写作文,能很好地解决学生不会写的难题。一 开...

细节描写作文训练

作文系列训练一 细节描写。一 比较下列三组片段。a 她看到有一本日记本,就打开了它,里面都记的是小事,她就合上了日记本。b 母亲叹了口气,放好了信和 又将手伸向了日记本。在手指与封面接触的一瞬间 她本不该看儿子的日记,可是当想起与自己交流越来越少的儿子,她咬了咬牙,打开了日记本。日记只看了几页,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