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名师点拨高考作文

发布 2021-02-21 13:37:28 阅读 2372

每年高考,总有些平时作文基础很不错的考生,爆出让人吃惊的低分。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审题的环节上。如何过好高考作文的审题关呢?

技法一:突破着力点。

高考作文中的题目或话题是对作文内容的严格限制,因此,审题要首先从这里入手,一旦审清了题目或话题,就能轻而易举地把握住写作的着力点,避免在用力方向上出现错位。如:

请以“难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题”这一词语的意义指向很多,它可以是学习中碰到的解答不了的习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构成困扰的事件,还可以是成长历程中的心灵困惑,凡此等等,都是这一词语的应有之义。审题时要弄清“难题”具体所指的是什么。很明显,第一种理解过于表面化,肯定不是命题所指,应当排除在外。

那么,“锁定”了其余理解中的一项之后,还应当进一步揣摩命题意图,仅仅摆现象、把“难题”呈现出来,这恐怕是不行的,于是就要考虑面对“难题”究竟该“怎么办”。审题进行到这里,你也许会恍然大悟:哦,该题的真正所指,是要表现自信的、积极的、乐观的青春姿势和人生态度,是要表现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基调是自信、乐观、健康、阳光等。

弄清了这些,也就准确地把握住了写作的着力点。

技法二:把握信息点。

高考作文中有大量这样的命题:给出一则或多则材料,从材料中引出一个话题(或题目),或由材料引发联想和感悟,或由材料触发议论。无论是哪种形式,对所给材料都要给予足够重视。

但在作文备考训练乃至某些教师的指导中,不重视所给材料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从材料中引出话题(或题目)的类型,更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材料的作用仅仅是引出话题(或题目),写作时只需两眼盯住话题(或题目),不必考虑所给材料。殊不知,作文题目上的材料不仅具有引出话题(或题目)、阐释话题(或题目)的作用,而且它还具有提示写作的功用。

因此在写作前的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搞清材料写的是什么,隐含着什么信息,这样才能从材料上把握作文命题隐含的信息点,搞清写作内容上的限制,避免立意上的偏差。如: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

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

审题时必须理解“你”的含义,而这又必须研读材料,不能孤立地来看作文标题本身。从材料来看,“你”有具体和抽象两个层面相互交织的内容。从具体层面来说,“你”可能是生活中的一个人物、一件器物、一处景观、一方水土等,即“有形的”;从抽象的层面来说,“你”可能是古今中外的文化、文明,可能是青春年华的美丽梦想,可能是曾经的怅惘伤感之情,可能是旷达豪迈的人生态度等,即“无形的”。

这些隐含信息都在材料的触发点上。

技法三:瞄准着眼点。

高考作文审题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把握写作的着眼点。比如话题作文,审题时就要从话题与材料的结合中把握写作的着眼点。因为话题作文不同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对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写作,而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与话题相联系的,在审题时只有将材料与话题结合起来,才能排除材料中的干扰内容,找出写作的着眼点。

如: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匠、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徒弟。

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

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到临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方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的平坦的礅面改为微微隆起,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匠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礅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一分姿彩。

这则故事寓有中国人处世的哲理: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也可以“承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双赢”的智慧,而这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请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如果单看材料,材料表明的观点有“不能以怨报怨”、“要宽容地待人处世”、“助人是美德”、“惊喜往往获得于意外”等。如果是材料作文的话,这些观点都可以写,但对话题作文来说,话题规定是“双赢的智慧”,就只能围绕它来写,而不能写其他。

技法四:研究关键点。

高考语文 名师点拨高考作文

每年高考,总有些平时作文基础很不错的考生,爆出让人吃惊的低分。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审题的环节上。如何过好高考作文的审题关呢?技法一 突破着力点。高考作文中的题目或话题是对作文内容的严格限制,因此,审题要首先从这里入手,一旦审清了题目或话题,就能轻而易举地把握住写作的着力点,避免在用力方向上出现错位...

湖北高考作文名师点评

上善若水 真可以 任方圆 今年高考,湖北考生到底要写什么作文?大家都说是 上善若水任方圆 甚至有 报道,某考生居然考前押中了此题。然后是 阐释学 大行其道,有的 请了各方面的所谓专家 名人 审题 一副努力阐幽发微的样子,争说着作文题中的无穷奥妙。因为大家觉得其中有 无穷奥妙 所以又说它 很哲学 按照...

北京语文名师指导XX年高考作文

作文是高考语文考试的 半壁江山 作文的成败往往决定了高考语文考试的成败。如何写好高考作文?本刊采访了几位知名辅导机构的语文名师,为您解析历年高考作文命题,传授高考作文提分 法宝 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对于近年出现的 新型材料作文 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把他比喻为 不设靶心的靶子 王老师建议考生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