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人类家园知识点总结

发布 2019-06-03 15:17:00 阅读 2487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千米);赤道周长约为万千米。

4.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例:

1)远去的帆船总是先消失; (2)站的高看得远;

3)地球在月球表面的影子的轮廓是弧线(月食);

4)卫星拍摄的地球**; (5)麦哲伦航海;

5. 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地壳:0-17千米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上地幔 --软流层:岩浆的发源地。

地幔:17-2900千米。

下地幔。内地核。

地核:2900-6371千米。

外地核。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

一。地球仪:

1. 经线和经度。

1) 经线:也叫 。经线是 ,所有经线长度 。经线指示方向。

2) 经度:零度经线也叫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 ,以东的180°属于 ,用“ ”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 ,用“ ”作代号。

3) 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2. 纬线和纬度:

1) 纬线:纬线都是 ,也称为纬线圈,长度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方向。

2) 纬度: 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做 ,用“ ”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 ,用“ ”作代号。

3) 北纬、南纬各有 。

3. 东西半球的划分。

1) 习惯上以(20 °w)和(160 °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半球。

2) 注意:东半球不全是东经度;西半球不全是西经度。

4. 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 ;赤道以南为 。

二。 地图。

地图的三要素。

1.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1)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在同样的图幅上: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距离范围 ,但表示的内容越 ,精确度越 。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 ,内容越 ,精确度越 。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地图,中国政区图。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

2.方向:常用的方向有,(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 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

4) 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 常用的8个方向:东、南、西、北、西北、西南、东北、东南。

3.图例和标记。

图上常用的图例有:公路、铁路、学校、河流、码头、国界等等。

第三节组成地壳的岩石。

1.岩石的成因及常见岩石。

2.岩石的应用:建筑材料(大理石、花岗岩),工艺品材料(和田玉、青田石)等;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科院形成各种矿产资源(铁矿、铜矿)。

第四节地壳变动和火山**。

1.地壳变动: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说明发生了海陆变迁)、火山和**。

褶皱:地壳受力挤压而发生的弯曲变化。

断层: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

2.火山:1)火山由组成。

火山喷发物:气体(二氧化硫)、熔岩流、火山灰。

2)火山按活动特点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3)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3.**:1)**成因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

2)**结构包括: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3)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4)防震自救的措施: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

第五节泥石流。

1.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2. 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1) 自然原因:

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

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

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2) 人为原因:滥砍滥伐,不合理地开挖和堆积,改变了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

3.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历时短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

4.危害: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等设施,摧毁矿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毁坏房屋建筑。

5.防御措施:

1)应急措施: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2)防御措施:建立**、预报及救灾体系;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

泥石流;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板块。

1.大陆漂移说: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依据提出。

2.海底扩张说:由哈里赫斯和迪茨基提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的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3. 板快构造学说:

1)全球由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在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2)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山脉(海沟、岛屿),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第七节地形和地形图。

1. 地形的类型。

丘陵——地面起伏较小,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小。

平原——地面宽大,起伏较小,海拔明显较低,相对高度小(200米以下)

山地——地面起伏明显,海拔高度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

高原——顶面较大,起伏小,海拔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小(和山地的区别)

盆地——周围山脉,中部低陷,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较小。

2. 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1) 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高值。

2)地形和等高线分布的关系。

3. 地形的变化。

1)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有。

主要是受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2)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球的地形形成有什么不同?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起伏加大。影响是阶段性的。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具有缓慢、持久的影响。

3)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就全球而言,内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位,而在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

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月相

姓名。重点知识复习 月相。1 月相 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2 月相变化的原因 1 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2 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远动。3 月相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和农历的对应 1 三者成一直线时 地球 月球 太阳 新月农历初一朔 月球 地球 太阳 满月十五十六望 2 三者成...

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月相

姓名。重点知识复习 月相。1 月相 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2 月相变化的原因 1 月球本身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2 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远动。3 月相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和农历的对应 1 三者成一直线时 地球 月球 太阳 新月农历初一朔 月球 地球 太阳 满月十五十六望 2 三者成...

七年级科学第三章测试

七上科学第三章地球与宇宙检测。班级姓名学号 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60分 1 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天是圆的b.远去的帆船总是桅杆先消失。c.一直西行的船又回到了原地d.日食时日轮的缺损边缘总是呈弧形。2.有关经纬线 所有经线一样长 所有纬线一样长 所有经线都是圆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 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