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教育局“特色发展”、“推进高效课堂与校本教研”为行动指南,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加强常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研究为重点,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创新教研形式,倡导高效课堂,加强教学研究,加强对教师专业引领,勇于实践,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2班的数学教师,我班的孩子在经过了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其能力还有待提高。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学会独立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合作交流的效果,以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
三、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
1、有余数的除法:⑴、有余数除法的认识;⑵、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 ⑴千以内数的认识; ⑵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 ⑷估算; ⑸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加减几百。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 ⑵简朴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 ⑶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 ⑷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二): 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 ⑵估算; ⑶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⑷回忆整理。
5、混合运算: ⑴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⑵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⑶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认识时、分、秒。
二)、空间与图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⑴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 ⑵、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朴的换算。
2、对称:认识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 ⑴平面图形的认识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⑵图形的拼组。
三)、统计与概率
统计:分段统计。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奇妙的动物世界: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户外活动: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五)、回顾与整理:回顾整理全册内容。
四、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①、结合详细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②、结合详细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③、能准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朴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
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朴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
、能用合适的方法②、在详细的统计活动中,把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4、实践与综合运用:
、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认识。
、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 数学思考
1、在详细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数描述详细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3、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初步形成独立思索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4、在解决简朴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朴的、有条理的思索。
5、在对长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三)、 解决问题
1、能用加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朴的实际问题。
2、能用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简朴的实际问题。
3、能用统计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四)、 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和爱好,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碰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材重点内容分析:
在教学“数与代数”教学内容中,要害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使他们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出“万以内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性和有余数除法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会较好地理解算理和计算方法,所以说在该类知识中,教学的难点是学生会结合详细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把握。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
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
六、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效率。
3、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5、借助实物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6、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7、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例如,估计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
在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在学习测量时,先估计测量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技能。
8、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七、创建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1、“四段”教学构建。即辅助导学——讨论、交流——师生质疑发问——当堂练习10分钟左右(完成作业)。
2、“三讲两不说”启发、引导。为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行为,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讲。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三讲”、“两不说”,并对教师的讲和不说内容进行规定。
为了便于老师记忆和操作,我们把“三讲”、“两不说”进行口语化。三讲:⑴重点内容讲。
⑵对学生理解有帮助的讲。⑶利于学生创新和发展的讲。两不说:
⑴学生讨论互学能懂的不说。⑵超标难懂的不说。着重点拨、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3、建立“三清”屏障。 “三清” 屏障的建立,实为减少学困生,提高教学效率之举。⑴堂堂清。
当堂完成作业,达到人人会。⑵日日清。每日教师对学困生进行辅导,达到人人都会。
⑶单元清。每单元练习后,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对学困生进行专项辅导,达到人人都会。
八、课时安排。
一)野营。——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二)手拉手。
——万以内数的认识10课时。
三)甜甜的梦。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2课时。
实践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1课时。
四)勤劳的小蜜蜂。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10课时。
五)田园小卫士。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8课时。
六)做鸟巢。
—— 图形与拼组3课时。
七)去姥姥家。
— 混合运算8课时。
八)庆元旦。
— 时、分、秒的认识3课时。
九)我锻炼我健康。
—统计2课时。
实践活动。—户外活动1课时。
十)奥运在我心中。
—总复习5课时。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一 指导思想以落实教育局 特色发展 推进高效课堂与校本教研 为行动指南,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加强常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研究为重点,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创新教研形式,倡导高效课堂,加强教学研究,加强对教师专业引领,勇于实践,为全面提升我校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二 学情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担...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复习
青岛版小学数学第四册二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复习 十 一 算一算。1 直接写得数。2 用竖式计算。带 的题要验算。3 计算。二 填空。1 买气球。个。2 我最棒。哪三个数相加得1000?3 在 里填上合适数,再列出两步计算算式。算式。4 在括号里填上 或 50分 1时 120分 120秒。100秒 1分...
教学反思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
三位数减法 教学反思。枯燥的计算教学一直无法引起教师与学生的兴趣,不断地练习 反馈则似乎是提高正确率的唯一途径。二年级第二学期的三位数加减法犹是如此,作为一年级下两位数加减法的后续学习内容,两者之间在算理以及算法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也就造成了学习迁移能力强的学生不用老师教也能正确计算,而本身基础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