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级认识平均分分三个课时教学,其中第三个课时是对平均分的两种分法进行对比,从而对平均分有个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片段】环节一:
谈话:老师这儿有12个圆片,想把这12个圆片平均分。老师在黑板上分,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分的?
教师操作:4个4个地分,分成了3份。
启发:谁来说说看,老师是怎么分的?
引导学生说出:12个圆片,每4个一份,分成了3份。
激励:你说得真好!老师要把你的话记在黑板上(板书),我们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
学生齐读。谈话:老师现在要把手中的12个小三角形平均分,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次,看哪位同学说的好,能记在黑板上。
教师操作:先在黑板上画出3个大方框,教师先每份分1个,再每份分2个。
提问:分完了吗?还剩几个?每份还可以再分几个?
根据学生回答,每份再分一个。
指名口述,老师是怎样分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2个三角形,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
对比两种分法,师生共同总结:第一种是已知12个圆片,每份4个,分完知道可以分成3份;第二种分法已知12个三角形,要平均分成3份,分完知道了每份有4个。
环节二:谈话:现在老师说出分法,你们能按要求分一分,填一填吗?
板书:12个圆片,每2个一份,分成了( )份。
12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 )个。
指名上黑板分一分,集体评议分的过程和结果。
环节三:谈话:老师这儿有6个小熊卡片,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等老师分好了,再睁开眼睛,看看谁能钻到老师的心里去,猜到老师是怎样分的?
出示:6个小熊卡片,每2个一份。
学生小组讨论,分组汇报:
可能是:6个小熊卡片,每2个一份,分成了3份;也可能是6个小熊卡片,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2个。
师:这两种分法有什么共同特点吗?(都是平均分)
师:看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个小熊卡片,每2个一份,分成了( )份; 6个小熊卡片,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 )个;每2个小熊卡片一份,分成了3份,一共有( )个。
小结:看图不仅可以看出是怎样分的,还可以根据分法求出总数。
课后反思】认识平均分是学习除法的重要基础,平均分的认识对后续的除法学习非常重要。但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的二年级学生对平均分配缺乏丰富的感性认识,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也有限,清晰分辨两种分法的不同对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
本节课,在教师一步步引导下,通过看、想、说、摆、猜、提问题一系列有趣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丰富学生对平均分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两种分法文字表达的含义,从而把语言文字的表达,和具体操作的过程联系起来,在脑海里建立起平均分在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对两种分法不同的过程和共同的结果有了深入清晰的认识。突破了平均分的难点,认识除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认识平均分重在一个“分”字,引导学生用实物来分,是必经的一个过程。但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用实物来分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学生进行适当的实物均分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用线段、圆圈、三角形等简单图形代替实物,画出分法。
这样既可以巩固、深化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又向学生渗透了简单、明了、高效的符号化思想。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2012廊坊)用一根52厘米长的铅丝,正好可以焊成长6厘米,宽4厘米,高( )厘米的长方体教具.
a.2 b.3 c.4 d.5
2.在路边安装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相距8米,从第一根到最后一根电线杆一共长96米,一共安装了( )根电线杆。
a.13 b.12 c.11 d.10
3.一个密封不透明的袋子里装了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两个红球、两个黄球和两个绿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
a. b. cc.
4.一段绳子长4米,用去了它的20%,用去了( )
a.20%米 b.0.8米 c.3.2米 d.8米。
5.右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且ab=bc,下面关系正确的是( )
a.三角形bde的面积不等于三角形abd面积的2倍。
b.三角形abd的面积和三角形bce的面积相等。
c.三角形bde的面积不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a. b. c. d.
7.0.7569折成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条射线长50米 b.一年中有6个大月,6个小月 c.:和4:3能组成比例。
9.2024年新学期伊始,某校举行“学国粹·读国学”的读书活动,小明有4本不同的国学经典书和3本不同的成语故事书,准备各选一本和同学分享,有( )种不同的分享方法。
a.3 b.4 c.7 d.12
1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男生比女生多25%,那么女生比男生少20%;②一个长方体恰好可以切割成两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已知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0平方厘米,那么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60平方厘米;③5克糖放入95克水中,糖占糖水的5%;④将一段圆木锯成两段共用8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将这段圆木锯成3段要用16分钟;⑤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是条形统计图。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二、填空题。
11.比一比。
12.从某天起,池塘水面上的浮草,每天增加一倍,50天后整个池塘长满了浮草,第___天时,浮草所占面积是池塘的。
13.为美化校园,学校在哈佛路的一边每隔2米摆一盆花,共摆了31盆,现在调整为每隔3米摆一盆花,其中有___盆花不需要移动。
14.在横线上填上。
4分___400秒 1900千克___1吨90千克。
4千米___3500米 2厘米5毫米___25毫米。
15.用3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立方厘米。
16.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面积为四百三十八万三千八百平方米,写作(__平方米,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__万平方米。
17.的分子增加6,分母要增加___分数的大小才能不变。
18.小明的爸爸用5000元买了五年期凭证式国债,年利率是6.2%,他到期可以取本金和利息一共___元。
19.六(3)班体育达到标准的人数占全体的,达标人数和全班人数都在40﹣50之间,全班有___人.
20.小林期中考试考了四门功课,语文78分,科学83分,英语51分,数学得分比四科的平均分多7分,问:数学考试得了(__分。
三、判断题。
2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_
22.直径总比半径长。(_
23.分数线和除号都有表示平均分的意义。(_
24.若两个圆半径之比是1:2,则它们的面积之比也是1:2
25.a是b的,b就是a的5倍。
四、作图题。
26.画一条线段,把下面的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请画出两种不同的分法。
五、解答题。
27.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是5分米,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这个水桶最多能容水多少升?
28.只列式不计算。
1)一套运动服打八五折后便宜了30元,这套运动服原价多少元?
2)张老师在银行存款25000元,存期三年,年利率2.75%,到期后,张老师可取回本息共多少元?
3)一片橘子园,今年收橘子6 t,比去年增产了二成,去年收橘子多少吨?
29.有一类各位数字各不相同的五位数m,它的千位数字比左右两个数字大,十位数字也比左右两个数字大,另有一类各位数字各不相同的五位数w,它的千位数字比左右两个数字小,十位数字也比左右两个数字小,求符合要求的数中m与w类比,多的比少的多几个数?
30.树上小鸟飞走了30只,还剩9只,树上原来有多少只小鸟?
31.比例尺是1:250的图纸上,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8cm,这个花坛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2.一筐20千克的苹果,用去了,用去了多少千克?
33.刘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天做50个,要比原计划晚8天完成;如果每天做60个,就可以提前5天完成。原计划多少天完成任务?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六、计算题。
34.直接写出得数。
35.脱式计算。
参***】**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判断题。
23.正确。
24.错误。
四、作图题。
五、解答题。
27.46平方分米;141.3升。
29.w的个数多,多448个。
30.39只。
31.314平方米。
33.原计划天数:70天零件总数:3900个。
六、计算题。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4x+8错写成4(x + 8),结果比原来( )
a.多4 b.少4 c.多24
2.正方体的棱长缩小3倍,他的体积就缩小( )倍。
a.3 b.6 c.9 d.27
3.下面物体中,( 的形状是圆柱。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教学反思
2年级认识平均分分三个课时教学,其中第三个课时是对平均分的两种分法进行对比,从而对平均分有个进一步的认识。教学片段 环节一 谈话 老师这儿有12个圆片,想把这12个圆片平均分。老师在黑板上分,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分的?教师操作 4个4个地分,分成了3份。启发 谁来说说看,老师是怎么分的?引...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教学反思
2年级认识平均分分三个课时教学,其中第三个课时是对平均分的两种分法进行对比,从而对平均分有个进一步的认识。教学片段 环节一 谈话 老师这儿有12个圆片,想把这12个圆片平均分。老师在黑板上分,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分的?教师操作 4个4个地分,分成了3份。启发 谁来说说看,老师是怎么分的?引...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教学反思
2年级认识平均分分三个课时教学,其中第三个课时是对平均分的两种分法进行对比,从而对平均分有个进一步的认识。教学片段 环节一 谈话 老师这儿有12个圆片,想把这12个圆片平均分。老师在黑板上分,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老师是怎么分的?教师操作 4个4个地分,分成了3份。启发 谁来说说看,老师是怎么分的?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