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学科第 1 单元(复习与提高)单元教学计划。
一、 单元教学内容。
小复教材分析:
1、 习:复习了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主要内容表内乘除法以及有关乘法分配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用乘除法来解决关于植树活动中的简单实际问题,2、 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已经学习过乘法分配律的有关内容,这里是利用乘法分配律将14×6分拆成10个6加4个6,,从而解决14×6的计算问题。
3、 相差多少:在这一小节中,主要解决小学数学中有关“相差多少”、“比多”的常用的应用问题。
学生分析。
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几个几加减几个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和混合计算,学生已掌握了计算方法,但还有极少数学生还方法掌握到不牢,还需要通过复习来帮助他们真正的掌握。
知识框架图。
复习与提高。
小复习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相差多少。
二、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练计算表内乘除法,正确计算两步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连乘、连除。熟练计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
能够正确解答求差和用乘除法解的应用题。
认识正方体的展开图。
过程与方法。
1、获得对日常生活与周围环境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进行**、求解、检验的经历。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表示生活情景中的事物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自觉选择合理算法的意识,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发展计算的灵活性。
3、在**和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操作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类比能够进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够说出推理的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将表外乘法题拆成两个表内乘法题来完成,体会用已学知识来解决未知问题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欲望。
2、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使用不同的运算方法。在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中感受数学思考的智慧与美。
三、单元教学形式。
2013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学科第 2 单元(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对于“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的教学,教材先从实景到数图,帮助学生建立千以内数的直观认识,然后结合千以内数的读写、在算盘上表示千以内的数,千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以及千以内数的组成,突出了十进制记数法的位值概念,帮助学生初步系统地建立起对千以内数的认识,然后再通过千以内数的数射线,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感。
学生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并做到会读会写,知道数的组成。
知识框架图: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计数单位:千和万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的大小。
二、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就是万。会用千数图表示千和千以内的数。
2、认识数位顺序表,知道并能说出数位顺序表的排列及每个数位的实际意义。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
3、能说出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的指导下,会用千数图、小正方体积木等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表达千以内的数。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模型来表达数。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对数的多种表达能力。
2、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理解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大小也不同,初步感知位值的概念。掌握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各自的位值,并有序思考。
3、在**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操作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类比,能够进行初步的抽象、概括。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模型来表达千、万,使学生体会到数系的扩展和用大数来表示生活中的数量的乐趣。
2、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
3、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问题的欲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三、单元教学形式。
2013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学科第 3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时间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1、千以内三位数的加减法是建立在两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的,教材中使用了前面所用过的模型,例如“数射线”、“块、条、板”来帮助学生尝试**三位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千以内三位数的加减法主要包括: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三位数加减一位数、三位数加法;三位数减法。
3、在三位数加减中,教材先安排了横式计算,通过板、条、块以及数射线的草图等直观工具,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算理,其后再安排竖式计算让学生学习掌握,并总结出竖式计算的一般过程。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知识框架图:
三位数的加减法。
三位数的加减法估算应用题。
整百、整十数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
的加减一位数加减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掌握千以内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
2、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一位数。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百以内加减计算的方法迁移到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数的计算中去。
2、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加减一位数中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推算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单元教学形式。
2013学年第一学期数学学科第 4 单元(应用)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用手掂物体的重量、玩跷跷板、在橡皮筋上吊挂物体时橡皮筋被拉长,两手提重物的平衡活动或事态有了一定的经验。能动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可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比较物体的重量,书中介绍了直接比较、间接比较以及逻辑推理等三种形式。
2、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的进率,不同于其他常用单位之间的进率,它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关系,而是采用60进制,因此,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比较复杂,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无疑给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既是本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直接比较掌握得比较好,而间接比较和逻辑推理相对较难,学生还须进一步的学习。
2、本部分内容是在一年级认识了整时、几时半的读写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但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进制,学生掌握起来相对较难。
知识框架图:
应用。重量的初步认识时间的初步认识(二)
轻与重直接比较间接比较秤和它的、 千克与计算
使用方法克
二、单元教学目标。
二、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对物体的轻重进行直接比较,培养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间接比较。
2)认识质量的单位:克、千克;时间单位:分、秒;知道1kg=1000g、1时=60分、1分=60秒。
3)能够正确读秤的刻度,会测量物体的轻重。
4)正确认读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几时几分。
过程与方法。
1)联系学生实际生活,通过对用手掂物体的质量,玩跷跷板,在橡皮筋上吊挂物体橡皮筋被拉长,两手提重物的平衡等活动;激发儿童对轻重比较的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 辨认方向 教学反思。2011学年第二学期陈奎花。一 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新课程倡导民主 开放 科学的课程理念,教材不过是师生对话的一个 话题 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情况,用活教材,使教材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 南 西 北四个方向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东南 东北 ...
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以 三个面向 为指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指导思想,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适应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特点,教与学,因材施教。二 学生情况分析。本班一共有17名学生,其中9名女生,8男生。全是农村子女,家长对教育教学不够支持。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
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计划
2012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科工作计划。一 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一 除法 二 混合运算 三 方向与路线 四 生活中的大数 五 测量 六 加与减 一 七 认识图形 八 加与减 二 九 统计。本册教材总的编排是 数与计算在第一单元除法,我们在第三册也学过表内除法,这个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