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202年,我们将继续深化、细化“抓习惯、提素养,抓课堂、提质量”的教研目标,全力推进“双主体双养成”教育理念下的教研工作向纵深发展,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二(1)二(2)班共有学生148人,总体说来,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两个班中每班都有几个学生学习困难,需要老师在课余辅导提升。
三、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在数实物、估计、用不同方式表示数的活动中,理解100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000以内的数,能用1000以内数表示物品的个数。
2.认识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理解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
3.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1000以内数的大小。
4.能口算简单的100以内的加、减法,能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
5.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加法和减法验算。
6.能进行10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7.能运用10000以内的加、减法及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
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8.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9.结合具体事例,认识并感受千克、克,知道1千克= 1000克。
10.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
11.利用天平直观图,探索简单事物等量代换的方法和规律。
二)图形与几何。
1.认识四边形,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3.会用七巧板拼图。
4.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5.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和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6.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三)综合与实践。
1.通过“我们的测量””实践活动,感受数学与自己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初步的测量活动经验。
2.通过“掷点写数”的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同一个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渗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通过“参观爱国教育基地”的实践活动,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
四、总体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经历数1000以内的数、估计1000以内的数、用不同的方式表示1000以内的数的过程,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能用算盘表示数;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1000以内数的大小;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和1000以内简单加减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三位数加、
减三位数的笔算,并会验算;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计算简单事情的经过时间。
3.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品长度、认识并体会长度单位厘米、
分米、米的过程,知道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经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1000以内的数、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等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在估测物体长度、估计实物多少、计算有余数除法、用简便方法计算等过程中,发展数感。
2.在估测物品长度、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用七巧板拼图等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在探索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根据天平图进行等量代换推算的过程中,会独立思考,能表述自己的想法,发展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
1.能从日常生活以及教材设计的具体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两步计算问题和解答问题的一些方法,知道有些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3.经历自主尝试解决问题、交流解答方法的过程。
四)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帮助或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中。
的成功体验,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之。
间的密切联系。
4.养成认真分析问题和验算的好习惯,知道做事认真、负责是一个人的良好品质。
五、教学方法措施。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总体目标,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紧紧围绕“问题导学——哲思性课堂”课改的核心,全面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培训,从小组建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确保小组成员间的熟悉沟通、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相互评价简单实用,为学生能正确、高效的学习提供保证。
2、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6、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7、抓好学困生的转化,采取多种方法改变学困生消极的学习态度,抓紧学困生的难点清理,为消灭不及格成绩做最大的努力。
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以 三个面向 为指针,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指导思想,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心理学为依据,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适应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特点,教与学,因材施教。二 学生情况分析。本班一共有17名学生,其中9名女生,8男生。全是农村子女,家长对教育教学不够支持。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
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 教学目标。1 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 写除法算式 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 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 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 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5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