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及分析

发布 2020-12-08 14:47:28 阅读 2466

在对本册教材分析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也常常反思,语文能力的突出表现是“张口能说,提笔能写”,那么,经过一学期教学,我们应该问问自己:

我的学生比以前会说吗?还是依然人云亦云,缺少主见?

和以前相比,他们能够进行独立阅读吗?还是拿到一篇文章,依然狗啃刺猬──无法下手?

他们能随笔记下见闻和感受吗?还是对着日记本抓耳挠腮、冥思苦想?

语文不像数学、物理,每节课理性的知识点,会与不会,一做题,立竿见影!语文是感性的、模糊的,讲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厚积薄发。怎么帮助学生聚沙?怎么帮助他们集腋?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与二年级上册教材一脉相承,教材体系开放而富有活力,它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更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目标明确而富有整体性。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包括导语、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材体系的安排。

教材体系的安排单元主题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春天里的发现春天里的发现(写一写)

第二单元奉献与关爱伸出我们的双手。

第三单元爱祖国,爱家乡夸家乡(写一写)

第四单元用心思考,勇于创造我们的小制作。

第五单元热爱自然,了解自然奇妙的动物世界(写一写)

第六单元培养优秀的品质大家都来帮帮他。

第七单元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看图编故事(写一写)

第八单元走进科技的世界身边的科学。

打开书本仔细研读,我们会发现本册书在课程安排上的的一些新特点:

1、本册共有32篇课文。同上册课文相比,第一:它少了专题识字课。

第二: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四篇略读课文。它们是:

第8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第16课《充气雨衣》、第24课《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第32课《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只安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

2、在口语交际中特别增设了“写一写”栏目,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写话训练,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写作能力的培养。

3、本册教材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我知道”,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宽带网”。

我知道”“宽带网”的安排。

单元我知道宽带网。

第一单元 2《古诗两首》白居易春天的花及城市的市花。

第二单元 6《雷锋叔叔。你在**》雷锋。

第三单元 12《北京亮起来了》北京我国的民族,省、自治区、直辖市。

第四单元 14《邮票齿轮的故事》邮票。

第五单元 19《最大的“书”》化石大自然的奥秘。

第六单元 21《画家和牧童》戴嵩和我国现代画家。

第七单元 28《丑小鸭》安徒生。

第八单元 29《数星星的孩子》张衡我国的科技成就和著名科学家。

这两个全新栏目,是针对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强语文实践活动设置的。

二年级下册与前几册有所不同,承担了向中年级过渡的任务。我们既要落实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又要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上为第二学段的学习奠定基础。就本册教学,除识字、写字、学习朗读而外,我们还教什么?

概括:(三个方面)

1)积累、运用语言:

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积累就是在积淀语感经验,就是吸收;运用就是倾吐,就是表达。

低年级教材的特殊性表现在──课后练习呈现的比较单一,除了“朗读课文”“抄抄写写”和初步的积累以外,没有其他的提示。这就考验了我们用教材教的能力。考验我们是不是一位敏感的语文教师,遇到特殊的语言现象能不能抓住?

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不能捕捉到?(如:运用修辞的语言,画面感很强的语言,表达细致、准确的语言,典型的语言范式,留白的语言等等)它们在表达上有何特点?

如何朗读理解?如何学习运用?

2)习得方法与习惯:

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这应该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不仅读懂,而且会读。就二年级来说,习得哪些阅读方法呢?如:

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究竟怎样联系语境?怎样链接生活经验?)借助图画阅读;也能结合语言展开想象;(怎样调动已有经验展开想象?)能把认为关键或重点的词句圈划下来;

学习读懂一段话的方法:能找到一段话的中心句、一句话的核心词;

学习默读,能提取需要的信息,也能针对不懂的词语、难理解的句子提出问题。(默读课文时,怎样做到一边读一边想,留下思考的痕迹?怎样从语段中提取关键信息?

)了解并积累课文中渗透的自然、社会、生活常识;

3)生命启迪及精神影响:

低年级课文内容比较浅显,人文主题大多是显性的。比如“热爱自然、团结互助、诚实、不轻信别人,要主动实践”等等。教学之后,这些思想都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他们精神世界最。

深层、最基本的东西──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上罗列的:语言、方法、精神思想──最终将成为孩子最基本的语文素养积淀下来。试想,老师们备每一课前都要想,这节课打算给孩子留下什么?

积累哪些语言?培养哪些能力?怎样积淀语感?

──我们“教什么”就明晰了!

我们就不是仅仅围绕课文内容打转,而会把目光关注到积累语言、习得方法,培养能力上来。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再来分解每个单元要“教什么”:

第一单元春天里的发现。

一年级下册,学生也学过一组以春天为主题的课文。纵观两组教材,随着孩子心智的成熟,要求明显不同。一年级下册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春天,而本组教材是建立在一年级下册“感受春天”的基础上,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征,去探索春天的奥秘。

所以确定目标如下:

1.诵读为主、积累语言。本单元文字隽永,语言灵动,许多语段值得背诵积累。做个硬性规定,背诵课全文,第3课最后两段。重点学习积累以下句式:

1)积累一组反问构成的整齐句式。--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找春天》

每一句话,既是反问句,也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贴近生活,组合起来像一首结构工整,语言灵动的小诗。我们可以尝试仿说:--桃花在枝头绽开笑脸、那是春天的什么?

--小鸟在窗前枝头欢唱,又是春天的什么?--春天里还有哪些景物,也可以比作春姑娘的什么?

启发孩子仿着句子说一说、写一写。不要仅仅停留在积累层面,也要学用语言。让孩子明白,原来,春天也可以这样描绘。

2)感受一段话中句式的整齐、和**美原文是一段话,我们换种方式,排成诗行读:--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我们听到了她,在风筝尾巴摇啊摇;--我们闻到了她,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我们触到了她。

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句式的整齐、韵律、**美就显现出来了。这样一读,这段话的层次结构也清晰了。稍加点拨,孩子自然可以悟到。

2.从读学写,学习怎么观察、怎么写具体:

1)学习作者多角度观察、多感官体验。

找春天》,不仅写了春天里的发现,还暗示了多角度观察、多感官体验的方法。作者说,“我们看到了她,听到了她,闻到了她,触到了她。”这是观察的角度:可看、可听、可闻、可触摸。

怎么写具体?展开联想和想象:“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摇啊摇”多有意思,春天就藏在不同的景物和现象中。

熟读后,可以提示孩子也可以像作者一样,调动感官去体验。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表达。

比如:一个晴朗的日子(或者一场春雨过后),带孩子到操场上去体验,看看,听听,说说发现;深呼吸──闻一闻,再摸一摸,说说感觉、让你想到了什么?孩子缺少的正是这样具体可感的观察指导,只有经历,才能学会观察,才会写具体。

2)学习围绕事物的几个方面去写。

小鹿的玫瑰花》后几段,同是介绍玫瑰,黄莺说的是形和色,微风说的是香浓的味道。而且,他们还加入了自己的感受,让我们仿佛亲眼目睹。原来,写玫瑰可以从外形、颜色、味道以及个人的感受几个方面来写。

让孩子练习写写喜爱的水果、花草或熟悉的动物,试着从几个方面来写。

3)体会连续动词再现的形象和表达的情感,学习写具体。

为了表现内容和情感,课文多处语言用连续动词表达,既再现了当时情景,写得也很具体。这就是范例!比如: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找春天》

几个连续动词,再现了孩子们迫不及待、投进大自然怀抱的情景。

朗读时,圈一圈表示动作的词,透过这些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好,读出这种迫不及待!如果去掉这几个连续动词,直接写我们几个孩子去寻找春天,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接下来,迁移运用:你们有没有这种体验?比如下雪了,怎样用连续的动作表现你们的心情?打球时呢?有没有这种体验?

本单元教材中,这样的表达有多处,老师们要给以关注,启发孩子学习写具体。

3.学习借助插图理解诗意。

学习古诗,最佳策略是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我们教材中的古诗大多是文配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要用好这一资源,借助插图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例《宿新市徐公店》:

-图中从哪儿看出是“篱落疏疏”?-哪儿描绘的又是“一径深”呢?--为什么说“飞入菜花无处寻”呢?

-借助插图,你又理解了其它哪句诗行的意思?

引导孩子借助画面理解,能够比较轻松地体会古诗的意象和意境。另一个任务是,借助插图,结合古诗编故事,发展语言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这是课后作业,要保证落实。

4.学习在矛盾处质疑。

前文说“你的玫瑰花白栽了!”后边又说“没有白栽!”为什么这么说?要启迪孩子学习在矛盾处质疑,学会思考。

5.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学习用比喻句来表达。(p16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引导孩子说写比较复杂的句子,要落实到笔头,动笔写一写:

成熟的蘑菇像一把撑开的花伞。(尝试加入修饰成分)

6.开展“寻春”语文活动。

学了《找春天》的观察方法之后,就布置观察任务。鼓励孩子用多种方式记录春天。

观察内容:春天的人、春天的小动物(麻雀、对比)春天的水果(品种、色泽)春天里的花、春天的郊外等等。每个孩子至少选择1──2个观察对象。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 阅读 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专项部分阅读。蚕姑娘 主要内容。课文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 结茧 由蛹变成蛾的过程。分段及段意。全文共7个自然段。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 写春暖时蚕从蚕卵里孵化出来。第二部分 第2 5自然段 分别介绍了四次蚕眠 蜕皮的情形,具体地写出了这一过程中蚕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第三部分 第6 7自然段 写...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 阅读 人教版小学学科网

专项部分阅读 1 找春天。一 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几个孩子寻找春天的过程,描绘出了春天里的草 花 树 小溪等的美丽,呼唤我们到大自然中亲身感受一下春天。二 分段及段意。全文共8自然段。第1段写春天来了。第2段写几个孩子来到田野寻找春天。第3 8段写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我们从草 花 树 小溪等的变化中...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 阅读 湘教版小学学科网

专项部分阅读 春天在 主要内容。作者通过 春天在 这句话,引导我们去寻找春天。诗中描绘了春天的风 春天的雾 春天的雨和春天的太阳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给大地带来的新气象,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春天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喜爱春景,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分段及段意。整首诗共四个小节。第一小节 春天的风给大地带来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