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看雪》课文。
看雪。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
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那是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
孩子们问老师:“您看见过真的雪吗?”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孩子们惊奇地问。
老师说:“小时候,在我的故乡。”她顺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北京。
北京离这儿很远吧?”孩子们问。
老师说:“不算太远。”接着她就给孩子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孩子们争着问老师:“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看雪》教学设计教学要求:
第1页。1.学会8个生字,及由生学组成的词语,会认“省、店”等10个生字。
2.读懂课文,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了解台湾儿童向往北京,北京儿童渴望同台湾儿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表演朗读课前准备:生字卡、词语卡、地图。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一、谜语揭题。
出示雪的谜语,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讲台湾省的小朋友看雪的故事。(板书课题)二、出示地图。
了解台湾省的位置,介绍台湾省的有关历史情况,知道台湾虽然现在没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但它仍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三、生字词的学习。
1、小组为单位学习生字词。2、小组交流汇报。3、教师检查,巩固。三、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第2页。2.画出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4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检查自读情况。1.这篇文章分几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3.
说说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五、指导学习生字词。1.
认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学会字:讲打指接惊故候奇会认字:
省店橱指接讲铺毯银仗2你认为哪些字难认?想什么办法记住的?“惊、省”是后鼻音。
“银”是前鼻音。3.你认为哪些字难写?
故:右边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文”。候:不要忘了中间的一小竖。4.指导写字。
l)看清每个字的结构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练习写字,完成“我会写”。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3页。
1.认读生字词语。2.说说文章主要讲什么?二、引导学习课文。1.学习第1自然段。(l)齐读。说说主要讲什么?
2)这里为什么很难看到雪呢?简介台湾省的气候特点。2.学习第2自然段。
l)自由读,然后说说台湾省的孩子们在台湾看到的雪景是怎么样的?
2)想一想,说一说橱窗里的雪景。3学习第3~10自然队。
l)自由读。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
台湾的小朋友向往到北京去看真的雪。老师的故乡是北京。老师童年玩雪的情景很有趣。
)(2)指导读四个问句。a.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b.您是在哪儿见过的?c.
北京离这儿很远吗?
d.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要读出问话的语气,ab、c还要读出好奇的语气,d则还要读出对北京的无限向往。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3)指名读写老师童年在北京玩雪的情景的句子。
“雪。第4页。毯”、“银装”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角色读第3~10自然段。4学习第11自然段。(l)范读。
那里”指什么地方?“你们”、“他们”分别指谁?(2)齐读。
读了这一自然段后你体会到什么?(北京的小朋友盼望台湾回归祖国。)(3)小结。
台湾回归祖国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共同心愿,台湾回归祖国,台湾的每个小朋友就可以到北京看到美丽的真的雪。)
5.朗读全文。
三、指导完成“我会连”。1.读一读,连线。2.同桌互查。3.齐凌连好的词组。板书设计:12看雪台湾北京盼着。
第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看雪》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看雪 教案。看雪 课文看似简单,但蕴含着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规范书写。2 认识 橱 盼 这2个生字。3 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4 指导...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看雪
刘桥乡小学 高效课堂 教 学 案学校 年级 二。姓名 学科。语文。单元 三。课时序号 9 12看雪 授课时间 201320日。年10月。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过程与方法。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 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盼望...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看雪》教学反思
看雪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学期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望祖国统一的情感。这篇课文是一篇内容很新 教育意义很深的课文。通过描写台湾师生渴望到北京看雪景,课文围绕着台湾的小朋友看不到雪而惊奇地问老师为重点,老师又深情地回答学生们的话为难点,从而设计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们理解。整篇课文以读为主,学生的话,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