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 17《动物乐园》

发布 2020-12-03 22:49:28 阅读 5700

17《动物乐园》教案。

教学目标:1.显性内容。

雕塑动物由基本形体入手,要抓住动物特征,确定动态,用加、减法,采用粘接、切削、刻划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

2.隐性内容。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珍稀动物,关注艺术,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抓住特征表现出立体动物,作品力争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

教学准备:橡皮泥或泡泡泥、泥塑作品、剪刀、小棍、牙签等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

1.猜一猜。

展示12生肖的简化形象,问题:他们是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激发兴趣,以简化图形引入,帮助孩子理解简洁概括的艺术手法,为后面的制作埋下伏笔。)

抓住动物特点,就可以表现我们喜爱的动物。

--引出课题。

二、**知识。

1.找一找。

老师这里还有很多的动物们,它们也迫不及待和大家见面了。

1)问题:你们知道他们有什么特点吗?

2)形式:一共5组动物,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寻找动物的特点,并分组来回答。

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和发现动物的主要特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比一比。

出示泥塑动物与真实动物的对比。

1)问题:说一说,生活中的动物和艺术作品中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2)提示:引导学生从外形、颜色、花纹、特点,这四个方面寻找不同。

初步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关系)

思一思。欣赏民间艺术作品,对比四肢的变化。

问题:说一说,为什么泥塑的动物腿部变短了?——增加稳固效果。

想一想。我们观察了这么的动物们,它们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不同的地方。老师特别想知道,你喜欢哪个动物呢?

发表自己的主见,激起学生的兴趣)

三、**方法。

1.忆一忆。

1)承上启下。

老师:看来,大家都特别的有主见,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喜欢的动物自己动手做出来呢?

学生:想。2)问题:

在《捏泥巴》这节课里,用了哪些方法?——压、搓、揉、捏。

回忆泥塑的制作方法)

变一变。1)老师用粘土制作了一个最简单的造型,我们再添加什么,才能变成小动物呢?

让学生产生联想,发现基本型的作用)

2)教师示范。

师开始演示制作过程。

老师以这个形状为例,看看,老师把它变成了什么?

ppt展示**。

再来看看,老师根据第一个形状,还能变成了什么样子?

提供不同的造型,发散学生的思维)

想一想。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长颈鹿呢,看,这只鹿的头是怎么做出来的?

利用头部的整体设计,解决制作中的难点)

老师原来是把它(**中的基本造型)想象成了长颈鹿的头呀!

2)老师发现,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都特别的漂亮,特别的与众不同。

问题:小动物的身体上可以用哪些方法装饰?

四、课堂实践。

快快动手,用你学过的泥塑方法制作出生动的动物形象。

五、拓展。情感升华:

这些小动物们,那么的可爱,那么的有趣,那么的漂亮,我们把他们集合在一起,创作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童话故事吧!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剪纸动物》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剪纸动物 湖南美术出版社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中心学校李华清。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湖南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二年级下册。它主要针对动物的形体特征来进行剪纸活动,在锻炼学生观察力的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二 导学目标。1 初步认识剪纸语言的审美特征,用发展...

《泥捏动物》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捏泥动物 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荔城区西天尾中心小学柯春桦。一。材料分析。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里,除了住着我们人类以外还住着许许多多的动物,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蕴含着美的源泉,艺术更来自于对生活的发现,一股原味的泥土团给学生们更宽广的想像,在这里孩子们找到了联想的立足点,点燃了思维的火花,展开了...

二年级美术上册动物造型饼干教案浙美版

最新版。9 动物造型饼干。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种类的小动物,掌握动物饼干造型的基本特点。2.掌握彩泥或橡皮泥捏贴的一般操作方法,能用彩泥或橡皮泥塑造出有趣 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提高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对休闲点心的审美表现,培养对动物泥塑的兴趣,树立爱护小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