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发布 2020-11-18 18:51:28 阅读 3743

第二课时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内容:课本p46页。例2、例3。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被乘数和乘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要准备气球、梨和熊猫图,学生准备红花、小圆形、梨和熊猫的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教师让学生用红花摆4个2,说出相同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加数?

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并读出2乘以4,表示4个2相加。

2、教师让学生用小圆形摆,自己想摆成几个几都可以。

摆后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巡视时,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最后教师挑选不同摆法的学生,要他们说出:

摆成几个几,相同加数是什么?

有几个相同加数?读出乘法算式。

二、新课。1.教学例2。

教师摆出一幅有5个气球的图,说明这是1个5,再陆续摆出三幅同样的图,并且先后问现在是几个5?

出四幅气球图后,让学生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教师板书:5+5+5=15

教师应该对照连加算式结合着乘法的含义简单地加以说明:

5乘以3 表示3个5连加;

相同的加数是5,5就是因数。有3个5相加,或者说相同加数的个数是3,3也是因数,5乘3得15,15是积。

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例1中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教师拿出如右图的卡片。

练习时,先出示4+4+4+4+4+4+4+4+4=36,让学生读加法算式,说出相用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加数。

然后让学生看着加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后,再出示4×9=36,读出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第47页上“做一做”的练习。

做第1题时,让学生先看图,按照图中的内容,分别填出:相同的加数是几,就用几做因数;有几个相同加数,就用几做因数,最后写出乘法算式。

做练习九第3~8题。

第3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4题,先让学生把图看清楚,每堆有几只熊猫?一共有几个几只?再按照书上的要求填数。

第7题,可以联系乘法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判断必须是几个相同数连加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另外,也可能有少数学生把3+3+3+2改写成3×3+2,这个式子是对的,遇到这种情况,可给以鼓励,但这是乘加两步运算的式子,开始学乘法不要求学生能写出这样的式子。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我在备课时,注意到新教材的编排与以前的教材有了变化。本节教材通过四个主题图来实现教学目标:

游乐园的情境图蕴含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素,为引入作准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用合并加数、省略号、语言叙述等方法表示,但没有体会数学的简单美,这时引出乘法算式,并用童化语言说“把加号扭一下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第三课时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页。

教学目标:1、 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初步记住一5的乘法口诀。

2、 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 过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编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难点:学生自己尝试**并得出5的乘法口诀。

教具、学具准备:

在长条纸上画5个格, 5根小棒,学生每人准备2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复习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说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新授:

1、导语。

2、板书课题。

三、动手尝试,自主发现

1、摆一摆:用5根小棒摆一支小雨伞。

提问1)、你用了几根小棒?就是几个5?(2)、那么摆2把小伞呢?就是几个5?(3)、接着往下摆,摆3把小伞要用3个5跟……

2、数一数:你用了多少根小棒?你是怎样数的?把得数填在书本上。(读一遍)

3、编一编: 师:你能编一首5的儿歌吗?(如:1把小伞5根棒,2把小伞10根棒,3把小伞15根棒,4把小伞……。

4、教学5的乘法口诀。

1)、摆一把小伞要用多少根小棒?是几个5?1个5怎样列乘法算式。

板书:1×5=5 5×1=5

(2)、摆2把小伞要用多少根小棒?是几个5? 谁能写出乘法算式?可以编一句什么口诀呢?……

3)、请同学们把答案填在书上。

4)、引导学生观察以上算式,独立尝试编5的乘法口诀。再通过交流,明白口诀表示的意思。

4、闯关练习,深化口诀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老师真高兴。下面我们一起来做闯关游戏,好吗? 第一关:口诀接力(先小组再指名) 第二关:对口令;(出示课件,跟老师对口令) 第三关:奔跑长廊

六、课堂小结,拓展练习师: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小结)

教学反思:5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所以我想到用摆小棒的教学方式,通过让他们用小棒摆小伞导入:

先摆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拼成;接着摆2把小伞,用了10根小棒……。整个过程,从摆小棒的情境出发,让学生的个体探索与同桌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合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第四课时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书本第页的例2~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1题。

教学目的:1、 使学生知道乘法口诀的**,初步记住的乘法口诀。

2、 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重点、难点:

1是使学生熟记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16根。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组织复习5的乘法口诀。

、**车,对口令

一五…三五…五五…四五…二五……

、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对口令活动。

二、自主**、的乘法口诀。

1、教学例2

教师让学生先看课本插图:小聪和小娟他们种的向日葵已经发芽了这下可高兴了!多可爱的小苗啊!你发现每棵幼苗上面有几片小叶?

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编制口诀。1棵幼苗上有2片叶子,根据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2×l=2 1×2=2。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算式问:“1个2得数是2,我们可以说成'一二得二'。”并板书:“一二得二”

接着教师又让学生看2棵幼苗,问;“这是几个2?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样写?”教师指着乘法算式,说:

“2个2的得数是4。我们可以说成'二二得四'。”并板书:

“二二得四4× 5=20 5× 4=20 四五二十。

2、教学例3

出示例3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每行有多少棵向日葵?可以说成几个3?要求一共有多少棵幼苗,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可以编制一句什么样的口诀?

板书:一三得三。如果有2行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口诀是什么?如果有3行呢?2)引导学生对2和3 的乘法口诀进行记忆。引导学生归纳出口诀;“二三得六”。

教师让学生再摆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自己想,自己写,最后归纳出口诀:“三三得九”。

3、教学例4。

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方法跟3的乘法口诀类似。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得到相应的乘法算式和结果。

板书: 1×4=4 4×1=4 2×4=8 4×2=8 3×4=12 4×3=12 4×4=16

2)引导学生编制乘法口诀。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3)想一想:1×1=?同桌交流板书:一一得一。

教师引导学生想:“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应该是1。相应的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那么,1乘以1得1,口诀应该是-一得一。”

三、巩固练习。

l.做教科书第一25页"做一做"中的练习。

做第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订正。这样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意义和**,同时用这些口诀进行乘法计算,通过计算又可以巩固乘法口诀。

第3题,是对口令游戏题。可以用来复习学过的乘法口诀,训练学生记熟每一句口诀。练习时,可以由教师说题目,先让学生集体说得数,然后再指定学生说得数,尽量多给学生一些练习机会。

第4题,让学生看乘法算式写出乘法口诀,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做练习六第1题。

教学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能背出1-4的乘法口诀。如果某个学生乘法口诀不熟,或者某个学生某句口诀不够熟练,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帮助。

四、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回家背诵的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 :

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情景、兴趣导入为主。通过各种形式的的记忆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最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更快更好地记住口诀,也是这节课必不可少的内容。

第五课时乘加和乘减。

教学内容:

义教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6页例5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

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教学难点: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池塘边小熊家是玉米地又大丰收了,你们看一棵棵的玉米多壮呀!

二、合作**,学习乘加和乘减。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小朋友从画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

2)引导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3+3+3 3×4 4×3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时小熊也来到了它的家玉米地里……它来干什么呢?它搬走了一棵玉米,还剩几棵玉米呢?你会解决吗?

4)引导学生列出乘加或乘减的算式。刚才有人用12减1,而12又是从**得来的?既然12是刚才用×3或3+3+3+3算出来的。那么如果把这两次的计算写成一个算式,你会写吗?

请大家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然后试一试。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列出了含有加减法的算式,,还列出了含有乘减法的算式。你们知道这样的算式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结

识字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也各有缺点 我们应该 一分为二 地看,取长补短,让自己更全面的发展。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形容看事情不全面,目光短浅。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违背了自然规律,一切努力都白费,我们应该按规律办事,才能成功。13.坐井观...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学案

预习提示 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呢?基础达标 一 我会拼,我会写。c n n b lu 尺劳 课 下 bzh q su 苗帮得 以 二 我能给下面得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井羊京。工目其。拓展运用 我还知道其他成语。预习提示 你预习课文后,能说出这个故事吗?基础达标 一 比一比,再组词。沿娃错船蛙借。...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表内乘法 一 整理和复习。学习目标。1 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乘法的含义,整理乘法口诀,解决用乘法计算的问题,2 借助乘法口诀启发学生排列有规律的乘法口诀表。让学生体会尝试成功的快乐。3 借助解决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交流中体验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