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教案

发布 2020-11-15 01:30:28 阅读 2512

21、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望天门山》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描写的意境美。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借助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所描绘的美景,画一画。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出示教学挂图,简介天门山。

2、板书课题,解题。

望天门山。“望”的地点可能是在。

3、谁能说说大诗人李白的情况?

4、师归纳。

二、学习生字,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卡片学习生字。

三、听录音朗读古诗。

四、朗读古诗,理解古诗。

1、反复读古诗,联系插图和上下文,理解意思。

(1)“天门中断楚江开”

“中断”指东西梁山被江水隔断。“楚江”指长江。

诗句的意思是:奔腾的江水把天门山冲开。

(2)“碧水东流至此回”

至:到。 回:回旋。

诗句的意思是:碧绿的长江水在此回旋徘徊。

(3)两岸青山相对出“

相对:互相面对着。

出:挺立,一种呼之欲出的状态。

诗句的意思是:两岸的青山相对巍峨地挺立着。

(4)“孤帆一片日边来“

孤:孤单。日边来:从太阳旁边驶来。请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诗句的意思是:一叶小舟从太阳旁边驶来。

五、反复诵读,揣摩意境。

1、画节奏感情朗读。

2、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3、讨论。六、动手画图,加深印象。

七、齐背古诗。

八、小结。这首诗写诗人船行江上眼中所望到的天门山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奇秀的景色,表达了。

板书设计:碧水:开、回。

望天门山青山:中断、出。

孤帆:日边来。

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词。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后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西湖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饮湖上初情后雨》。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所描绘的美景及特点,动手画一画。

教具准备:1、西湖风光录像片段。 2、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一、**录像片段,导入。

1、**录像片段。

2、汇报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3、出示课题及其古诗,介绍写作背景。

二、初读古诗,理解古诗。

1、自由读古诗,,读通读顺,2、正音(潋滟)。

3、听录音,画节奏。

4、指导读出节奏。

5、借助注解,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同桌交流班级汇报教师归纳。

(2)解释词语。

潋滟:波光闪烁的样子。

空蒙:形容雾气迷茫。

西子: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

淡妆:淡雅朴素的装饰。

相宜:合适。

(3)诗句意思:西湖在天气晴朗时,湖水波光粼粼,显得景色迷人,在山色迷茫的烟雨中更是神奇若把西湖比作那浓抹是那么美的。

三、细揣古诗,升华情感。

1、讨论交流,你喜欢四句诗句中的那一句,为什么?

2、如果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也来赞美西湖,你会怎样赞美?

3、学生展示,教师简评。

四、指导背诵。

五、教师小结。

苏轼把这首诗中西湖不同天气里所呈现出来的美景,与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神韵相提并论,出人意外又贴切生动,天生丽质是她们的共同特色,比喻巧妙自然,西湖也由此得到“西子湖”的美称。

板书设计:饮湖上初晴后雨。

晴。水光、山色。雨。淡妆。

比西子总相宜。

浓抹。作业设计: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后记:22、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ēn)”。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利用资料等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自然段。

教学重点: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读熟,初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产生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五光十色”、“各式各样”在句中的意思,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教学用具:录音、录像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配录像,教师解说,这时,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脱口说出“这里是西沙群岛”,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追问“你怎么知道的?”读一读。那么,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在导入中就自然地展开了。)

2、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小组合作学习,提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以字带词,理解字义。

检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富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教师先出示“饶”,让学生读读,再出示“富饶”,问:“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

”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绽开”、“蠕动”、“懒洋洋”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珊瑚”、“海参”、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观察**后理解等多种形式掌握。

(2)以词带句,加强朗读。

五光十色。1、问:“五光十色”什么样儿?

课文里是怎么写的?(**课件,展示不同颜色的海水的画面,教师解释“多么美的海水呀!有深蓝的、淡青的、淡绿的、杏黄的,多像一个变色的世界,真是五光十色”。

)这么美,我们怎么读?

2、再读,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

(通过“五光十色”一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两句话内容。)

各式各样。1、问:想想什么意思?(不要求学生急于说出答案,给半分钟时间思考,用读的方式表达。)

2、问:怎么读?

3、学生读词后,出示句子“海底的岩石上有各式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再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

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2、思考:你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是什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句概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板书设计。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景色优美物产丰富

海水五光十色。

四、布置作业。

1、选择最快的方法记忆生字,查找有关的字词。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后记: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1、结合查找的资料,自学第自然段。

2、学习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形成初步的概括能力。

2、理清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并背诵。

教学重点:理清第三自然段的结构,用“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内容”的方法,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句子的意思。

教学用具:录像、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

1、出示“五光十色”一词,问:“五光十色”课文里指什么?

2、你还想了解西沙群岛的什么?

二、整体入手,重点突破。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段介绍了什么?

2、小组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海底有哪些动物?有什么特点?用你喜欢的方式学习。(填表、列提纲、表演、课外资料。)

3、汇报展示。

学生在汇报时可能会找出海底有各式各样的鱼,有飞虎鱼、气鼓鱼,多得数不清,找到“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重点句,这是教师要给学生及时的评价“你找的真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追问:你是怎么理解的?能再读一下吗?

4、以读促背,配录像,加强记忆。

5、再读,想想这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看板书,把重点词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

二、自主学习,选择学习内容。

1、创设情境、学生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一名小导游,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如果你是从西沙群岛旅游回来的游客,怎样为你的同学和亲朋好友介绍?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再读出自己的感受。

3、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

4、情感升华,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游览了西沙群岛你最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

板书设计。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各种各样的鱼。

海滩贝壳海龟。

海岛鸟的天下。

四、布置作业。

1、根据自己的情况抄写生字、生词。

2、背诵第三自然段。

3、出一期以西沙群岛为主题的小报。

教学后记:23、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1小节。

2、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多读多想,读懂了哪些问题,提出读不懂的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教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启发谈话,借助地图介绍小兴安岭的有关资料。

2、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资料。

小兴安岭:是黑龙江省自西北向东南走向的山脉,海拔600-1000米,长约400千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要求:(投影出示)

1、自由读课文。读后用铅笔画出生字新词。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组织学生认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然后交流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老师的帮助。

归纳主要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自由读课文第一小节,思考:读了这一段,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2、默读第一小节,想一想,从几个地方看出树很多?

出示红松、白桦、栎树的**,认识这些树木,了解各自的特点。

3、练习朗读,体会“绿色的海洋”的美丽。

四、小结。到底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有多美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

板书设计: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数不清……几百里……就像……海洋。

五、作业:1、书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后记: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1、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的特点,从而激发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找出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多读多悟,体会意境。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感悟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特点。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再现小兴安岭的美丽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录像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出示部分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小兴安岭什么最多?朗读第一小节。(板书:林海)

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继续学习课文,知道小兴安岭美在**。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三、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春天景物投影片)这一小节主要描写了这些景物。它们是按顺序列出的。

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些景物什么样?

3、理解描写树木的句子。

(1)读这一句,想想:春天的树长得什么样?

(2)出示句子,比较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3)指导朗读这句话。

4、其它景物各是什么样?学生自学汇报。

5、看图想像春天的画面,感悟春天的美。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四、学习第三小节。

1、大声朗读这段话,像学习春天的一段一样,按顺序一句一句找景物,用“__画下来,对照图画说出夏天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2、再次朗读,思考这些怎么样,怎么美?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学生自学汇报。

4、练习朗读。

五、以自学为主,学习第。

五、六小节。

1、**录像,激发兴趣:

2、学生自学:

(1)体会秋天和冬天的美,找出秋天、冬天各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2)再读这两段话,把你的感情读出来。

3、秋天。重点理解秋天“飞舞”的落叶和丰硕的“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感情朗读。

4、冬天。重点体会“刮”的准确,并感情朗读。

六、总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树木的特点。

七、齐读最后一小节。

八、学习拓展:

两者任选一道。

1、你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下来。

2、把你最喜欢的季节的景色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来。

九、小结。

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练习

2015学年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练习卷。班级 姓名 得分 6 清洁。一 看拼音写词语8 k n qi zh n d ng ji zhu ng b i c n b n ji li n s sh b i m hu b ji p b j d i 二 积累6 1 写出表示说的词语。例 吩咐。2 写出表示心情的...

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练习

班级姓名学号家长签名。清洁分5分 一 基本积累40 1 圈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8 处理 ch ch 空隙 k ng k ng 分外 f n f n 相似 s sh 都是 d d u 刹车 sh ch 打扰 l o r o 跷功 qi o qi o 2 看拼音写词语10 p b j d i m hu ...

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检测

一 基础乐园 52分 1.看拼音,写词语。15分 小明到山里去挖 抬头看见 的天空中飘着的几朵白云聚成了一匹 的骏马。小明想边走边 这变化多端的云,不想被高大的古树 了 2.给下面句中加点的 断 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序号。4分 断 从中间分开 不继续 一定 判定。1 村子被敌人封锁了,部队眼看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