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发布 2020-11-09 08:32:28 阅读 1321

小苗的诞生。

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3、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

第一课小苗的诞生。

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3、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

4、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水面上的种子能萌发,而下面的种子却没有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空气】。

5、雨后种子容易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6、我国“神舟三号”2024年4月1日成功地返回地面。首次成功搭载并返回用于推广的植物试管苗是【葡萄】、【树莓】和【兰花】。

7、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8、在自然界,种子一般在【春季】才开始萌发。

9、怎样制作种子标本盒?

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选择好的,并按自己指定的标准分类。利用干燥、透明的小盒或小瓶分类、分装。

盒内放干燥剂和防虫药。收集各类种子资料制作标签,对号贴上标签。说明制作日期及制作人。

第二课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1、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花生种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产量不同。这说明【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

4、由土壤的渗水能力我们可以推测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强】;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弱】。

6、黏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强】;沙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弱】。

7、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8、沙质土:含砂粒较多,土质松散,渗水快,保水能力差,易干旱,用手捏不成团。

黏质土:含黏粒较多,土质黏重,易板结,渗水慢,吸水,保水能力强。易积水,形成内涝,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不会散开。

壤土:土壤质地均匀,砂粒、黏粒所占比例大体相等,通气透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好,用手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

9、黏质土【透水性差】,【透气性差】,适宜种植【芭蕉、水稻、芦苇、荷花、莲花、芦苇、金银花、榕树、杨树、柳树、苦菜花】等高大,扎根深远的树木、花卉。

10、壤土【透气性好】,既【保水】,又【保肥】,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适宜种植【山茶、月季、玫瑰、茉莉、凤仙、熏衣草、美人蕉、竹芋、百合、龟背竹、百合竹、小麦、玉米】等木本、草本开花植物,以及观叶植物。

11、沙质土中水肥容易流失,但透气性好,适宜种植【仙人掌、红薯、花生、马玲薯、西瓜、虞美人】等块根茎作物。

12、我们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为什么当地适合生长这些农作物?

答:有花生,大豆,因为我们这里沙质土较多,而花生、大豆属豆科植物,根部长有根瘤,沙质土壤通气良好,根瘤菌的活动旺盛,可以固定土壤中的大量氮气,使作物生长能得到更多的养分,长得更好。

第三课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1、植物的小苗钻出土壤后,有些能【茁壮成长】;有些则【长得缓慢】;有些开始【长得很好】,过了一段时间却【干枯死亡了】。

2、“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水】、【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影响。

3、多数植物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生长的要好一些。

4、我们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植物怎样才能生长得更好。

5、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6、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实验方法是:【将植物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植物数量相同,生长情况相似。然后想办法让实验组的植物生长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让对照组的植物生长在黑暗的地方。

】7、研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除了光照以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应保持相同】。

8、种子的寿命与【保存条件】有关,在【低温】、【干燥】的情况下保存寿命可以延长。

9、砖厂烧砖的土选用黏土是因为【土的颗粒小,黏性好,砖的硬度大且非常坚固。】

10、豆苗适合在沙土里生长的主要原因是【沙土疏松、透气性好。】

11、要使植物生长得更好,除了【充足的光照】、【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水】、【肥料】等条件,还需要【人类的呵护】,需要付出【情感和爱心】。

12、 “喜阴植物”在植物学中被称为【耐阴植物】,是指不适合【直接】在阳光照耀下生活的植物。它们只能生活在【背光】的环境中,否则就会死亡。

13、喜阴植物的特点是【吸收光的能力特别强,能在很弱的阳光下正常生长。】

14、喜阴植物有【半夏、剑兰、海棠、蝴蝶兰、芦荟】。

15、【樟树】是喜阳植物,在幼苗时期怕强烈的阳光照射,只适合在弱光的环境下生长。

16、喜阳植物有【樟树、月季、石榴、菊花、水仙、荷花、向日葵】。

17、我们怎样使植物生长得更好?

答:我们可以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地给它创造合适的生活环境,可以给植物定期浇水、除草、除虫、松土、施肥,给攀缘植物搭架帮助其生长等。

18、在研究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有同学将对照组放进冰箱中,这种设计合理吗?

答:这种设计不合理,因为一般冰箱中是无光的、黑暗的,因此,这种设计虽然满足了温度的变化,但光照这一因素也成了变量,从而无法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第四课根和茎。

1、构成种子植物的六大主要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根】、【茎】和【叶】是植物从外界获取营养的重要器官。

3、按植物根的特点,可以把植物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大类。

4、直根系的植物有【松树、柏树、棉花、油菜、蒲公英、甜菜、香菜、菠菜。】

5、**的贮藏根有【胡萝卜、萝卜、甘薯。】它属于【直根系】。

6、须根系的植物有【水稻、小麦、葱、蒜、莜麦】。

7、根的共同特点是:【根都有根尖、根毛,都向下生长,一般都生长在地下。】

8、根的作用是:【根具有固着,吸收、输送水和无机盐,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功能。】

9、植物茎的作用是:【具有输导、支持的功能,少数植物的茎也有繁殖和储藏营养的作用。】

10、植物的茎与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茎有“节”和“芽”,而根则没有“节”和“芽”。】

11、植物主要通过【根毛】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12、在研究根的作用的实验中,在玻璃瓶里的水面上滴一层油,作用是【防止水分蒸发】。

13、怎样证明茎有运输水分的功能?

取一些芹菜或白色康乃馨,插入滴有一两滴红墨水的瓶中,过一段时间后,茎和叶上就出现了红色斑纹。说明茎有运输水分的功能。】

第五课动物的食物。

1、根据动物的食性可以把动物分为【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2、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草食性动物】,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叫【肉食性动物】,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叫【杂食性动物】。

3、植物能够【自己制造养分,获得能量】。动物需要【摄取各种食物来获取营养和能量】。

4、草食性动物有【蝴蝶、蛾、鹦鹉、犀鸟、大蝙蝠、大熊猫、树懒和海牛。】

5、肉食性动物有【螳螂、瓢虫、乌鱼、鲨鱼、齿鲸。】

6、杂食性动物有【蚂蚁、老鼠、乌鸦、大猩猩。】

7、杂食性动物又称【泛食性动物】。

8、动物的牙齿和爪的不同特点对动物的捕食有什么好处?

草食性动物的犬齿退化,门齿发达像铡刀适于切草,腿较长,趾端有蹄,便于快速奔跑,可以躲避敌害和觅食。

肉食性动物的牙齿十分尖利,便于撕咬猎物。指趾端长着能伸缩的利爪,便于抓捕食物。

杂食性动物既有发达的犬齿又有像铡刀一样的门齿既可以吃肉类,又可以吃植物类的食物,爪比较长,便于攀援,可以帮助它们摘到更高处的果实,还可以躲避天敌的捕食。

9、举例说明"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生存环境"。

答:草食性动物,例如马、牛、羊及一些鼠类需要广阔的草场,肉食性动物大都需要在茂密的森林中和草原上捕食其他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也要在森林和草原上获取自己所需的食物。

10、我们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课小苗的诞生。1 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 适宜的温度 适量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2 一粒种子就是一个 幼小的植物体 只有 条件合适 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3 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说明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 4 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水面上的种子能萌发,而下面的种子却没有萌发,说明 种子的萌...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人对环境的需求。世纪40年代末,法国工程师 乔治 麦斯特罗 从生活中受到启发,发明了一种新型纽扣 尼龙搭扣 这种纽扣一条上不布满 小环 一条上布满 小钩 2 作为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人类的生存同样需要 阳光 空气 水和食物 3 生活在北极附近的人们,冬天就住在用 冰块 ...

冀教版五年级英语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1.祈使句 要求 请求或命令别人做或不做一件事。肯定的 sit down,please。否定的 don t run,please.祈使句是第二人称,你不要做什么事,省略主语,加强语气。否定的直接在前加don t。和see的用法。look out of 往外看。强调看的动作。look 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