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发布 2020-10-31 01:54:28 阅读 3144

主要内容。一)数与计算。

四则运算(第一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三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四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六单元)

包含两部分内容:

整数知识的一些整理。

到四上整数的教学(认识、运算)已经结束,有必要对整数的运算顺序、运算定律等知识进行总结概括,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四则运算:主要对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总结。

原来混合运算的顺序有自己的线索:从连加、连减、乘加、乘减→连乘、连除→两头是乘除中间是加减的。应用题也有独立的线索,两者紧密相连,到高年级一般前一单元是混合运算,后一单元是应用题,这样安排有一定的道理,先独立成章说明运算顺序,再在解决问题中,再按规定的运算顺序列综合算式,互不干扰。

现按照《课标》精神,结合具体情景理解不独立成章,与数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结合。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主要对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总结,同时教学应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认识在本套教材中分两个阶段:

1)三下,初步认识小数。结合学生熟悉的十进复名数,如借助元、角、分来认识小数并进行简单地加减计算。是感性认识阶段,虽涉及到小数的意义,但没有涉及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

2)本单元系统认识小数,从小数的产生、意义、性质、大小比较等角度来认识。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在第一阶段“小数的初步认识”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概括其法则。

三角形。 边的特征: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在一上初步认识了三角形,这里将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研究边角的关系。

内角和等于180°

四)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教学植树问题。

使学生从更宽泛的角度来认识数学,领悟数学,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实践活动。

营养午餐、小管家:属第二层次解决实际问题。

各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教学内容。

混合运算义务教材是单独编排,实验教材是与计算和解决问题相结合。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左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主要内容有:

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具体安排:[,

有关0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编排特点。

主要以解决问题的形式来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在解决问题时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列式的方式可能不同。

如果思路相同,只是列式的方式不同,但注意通过沟通分步与综合算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如例1.分步和综合算式都是先算走了44人后,剩下多少人,再加上又来了,就是现在的。

使学生看到它们解题思路、步骤是相同的,只是一个是分步列式,一个是综合算式,以明确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左的顺序计算的合理性。

对学生列出的综合算式,应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如有的方法学生只分步列式应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概括运算顺序。

2.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本单元的实际问题,有的数量关系学生比较熟悉或已接触过,但有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如归一问题,学生难以理解,因此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

如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如画线段图。

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再计算6天接待多少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

可能开始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一、教学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乘法运算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练习题中安排应用。

运算定律简单的运用:连减的简便计算、加减计算的灵活应用、连除的简便计算、乘除计算的灵活应用。

二、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编排特点。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将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于一个单元,加以系统编排,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义务教材在概括运算定律时,主要是给出几组算式,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进行概括。

实验教材主要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

四、具体编排。

本单元分为三小节。

1. 加法运算定律。

2.乘法运算定律。

主要教学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分别安排了3个例题。

五、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本单元主要是概括运算定律,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前面介绍编排特点和具体编排时,已谈到本单元运算定律的概念主要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简便计算也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的。其目的就是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看到数学的作用。因此教学时除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选取现实素材,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知识。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

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一、教学内容。

]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三、编排特点。

1.简化小数的意义的叙述。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altimg': w': 28', h':

43'}]可以写以0.1,可以写成0.01……因为小数的计数单位[',altimg':

w': 28', h': 43'}]altimg':

w': 40', h': 43'}]altimg':

w': 52', h': 4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所以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新教材“定义”时不再强调“计数单位”此点)

义务教材正是这样描述小数的,这样编排没什么问题,但学生一般似懂非懂,从教学的情况来看,一般讲到这老师就让学生看书理解。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现在我们淡化了说理(即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明确 [,以此说明小数的意义。如果有学生问起为什么十进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教师可以依其理解能力加以说明。

2.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教材单设一小节“生活中的小数”将生活中的小数、名数与小数的互化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其中,名数与小数的互化还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编排,使学生体会到互化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3.改变了 “扩大……倍”“缩小……倍”的说法。

扩大……倍”与“缩小……倍”在小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扩大几倍就是乘几。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

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扩大倍,应是+倍,而不是。也有人认为:

“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适用于数的缩小。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我们在本套教材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倍”修改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

”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

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目录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1 2.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2 3.含括号的四则运算。4.有关0的运算。第二单元。地位与偏向。1.地位与偏向 1 2.地位与偏向 2 3.地位与偏向 3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轻便盘算。1.加法交流律和联合律。2 乘法交流律和联合律。3.乘法分派律。4.减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数学课程标准把整数加 减法限定在三位数加 减三位数的范围内,把整数乘 除法限定在三位数乘或除以两位数的范围内。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果遇到更大数的四则计算,提倡使用计算器。计算器是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能够十分便捷地得到计算结果,而且 便宜,已经相当普及。数学教学合理使用计算器...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一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二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口算 估算融入到笔算教学中。2.增加了一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对比较熟悉的单价 数量和总价的例题进行概括 总结。3.以填空的形式,给出了积的变化规律文本。三 具体内容。1 例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材以简单行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