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3.理解作者在对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2.理解作者在对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对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授课类型】略读课。【教学方法】合作**。【教学手段】多**、电子白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蝉》。(板书课题《蝉》)二、作者简介。
三、总体感知文章。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昆虫的故事》,去看一看法布尔眼中的“蝉”究竟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先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并思考:法布尔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学生回答问题:两方面——蝉的地穴、蝉的卵。归纳:全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
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仅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1):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次(2~7):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
这一层次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7段说明对地穴内部情形的考察。
第三层次(8~11):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
这一层次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实物发展顺序进行的。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仅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
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的。这一部分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12~13):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点、方式和数量等。第二层次(14~17):
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蝉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次(18~24):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这一层次详细记述了蝉的幼虫从蜕皮、悬挂、落地到藏身地下的经过。
第24段写幼虫钻到地穴后“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以后,蝉要到大概四年之后才能被发现,这就是课文第2段开头所写的“蝉的初次出现”。这样,课文就把蝉从卵到幼虫再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衔接起来并连成一体了。
第四层次(25~26):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这既照应了对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形象化的总结。
四、重点**。
1.请大家在文中对蝉的挖洞、脱壳、产卵、幼虫钻土等细节细细品读,勾画出过程,看看作者是抓住了什么特点来进行介绍的,然后共同**并归纳:
挖洞(4):分泌黏液,使泥土成为灰泥,固定隧道。
脱壳(8~10):找支撑点,外层的皮由背上裂开,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产卵(12~13):选择最小的向上翘起的枯枝,在枯枝上刺出三四十个小孔。
幼虫钻土(23~24):四处寻找软土,用前足的钩向下挖掘,将土抛出地面,挖开土穴,钻进去,隐藏自己。
2.这篇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蝉脱壳的呢?
明确:先找支撑点——接着写背部变化——再依次写头部、吸管、前腿、后腿和翅膀的露出——最后写尾部。
3.你从蝉脱壳的这些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观察得仔细、认真)
4.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作者并没有按昆虫一般的生长过程“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介绍,而是从中间的一环“幼虫”入手,介绍蝉循环往复的生活史,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明确:这样的安排顺序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一是幼虫建筑地穴,这比成虫产卵要生动、丰富、有趣得多,以此开头,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使读者跟随作者进一步**蝉的世界的奥妙。
二是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
三是突出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蝉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的活动)。5.请同学们列一张关于蝉从产卵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表。
明确:成虫产卵——蝉卵孵化——幼虫走出壳外——幼虫落在地上——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幼虫钻进地里——幼虫从地穴爬出——幼虫爬上灌木枝或野草叶——变为成虫——成虫离枝飞去——成虫交配(产卵,死亡)
五、语言特色。
作为事物说明文,《蝉》是一篇科学小品。本文对蝉的说明既不像一般昆虫学著作那样进行系统的纯科学性的说明,也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
蝉》这篇课文的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写由卵发育成蝉,表现出了蝉所经历的四年漫长历程的艰辛。
这就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使读者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
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如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鲜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形象具体,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脱壳过程。又如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所观察到的情形,写蝉“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句中的动词准确而又生动地描写了蝉脱壳的整个过程。
六、深入剖析。
分析作者在文中寄托的对蝉的深厚感情,如“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还有“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等等,所有这些都寄托了作者对蝉的深厚感情。
七、布置作业。
同学们也要像法布尔一样仔细观察,认真研究一种动物,然后将观察到的东西写一篇文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15 《白杨礼赞》
15.白杨礼赞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内容,理解 不平凡 的多层含义。2 理解象征 对比等手法的作用,把握文章是如何从低潮向高潮层层推进的。3 培养团结互助 坚强乐观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 理解白杨树的形象特征及象征意义。2 分析象征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 观赏 导读文本 导入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21《梦回繁华》
21 梦回繁华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抓住关键语句,梳理各层次的主要内容。2 学习文章运用的说明顺序。3 品味典雅且富有韵味的语言特点。4 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教学重点 1 学习文章运用的说明顺序。2 品味典雅且富有韵味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 品味典雅且富有韵味的语言特点。授课类型 略读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16 《散文》
16.散文二篇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 品味其中含义丰富的语句。3 体会作者通过朴素真挚的语言表达独特细腻的情感体验的写法 赏析欲扬先抑的手法。4 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的看法,理解文章表达的人生追求。教学重难点 1 品味其中含义丰富的语句。2 体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