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发布 2020-10-14 02:18:28 阅读 1307

《青山不老》名师教学片段实录。

紧扣青山,感悟精神(教学重点)(一)希望的青山。

师:这是一片怎样的青山?找出描写青山的地方,谈谈自己的体会。(生自读,勾画,作批注,朗读)

生1:(朗读第1自然段)我体会到这是一片美丽的青山。生2:这里是树的海洋。生3: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青山。

师:是啊,这是一片美丽、充满生机的青山,让我们甜美地读一读。师:这还是一片怎样的青山?

生:我从第5自然段知道这里的树长得很好,很粗壮。

生补充答:这是一片茂密的青山;这是一片美丽的青山;这是一片挡住洪水的勇敢的青山。)

师:这段中,老人深情地说了什么?

生读“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师:两米有多厚?

联系实际感知两米有多厚,生情不自禁地惊叹)师:这两米厚的淤泥是怎么来的?生:树挡住的。

师:要是没有这片林子,又会怎样呢?生1:洪水来了有泥石流。

生2:土就会被冲走,那样原本肥沃的土地就会变得贫瘠。

师:对,这就叫水土流失。有了这片林子就守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正如书上所说……

生齐读:“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师:是啊,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守住了这片土就守住了什么?

生1:守住了这里的庄稼。生2:守住了我们的家园。生3:守住了生存的希望。

师:是啊,这不仅是一片美丽的青山,更是守住这方水土的青山,守住人们生存希望的青山!

二)青山一样伟大的奇迹。

师:是谁创造了这片青山?(生答:一位山野老农。)师:为什么说老人创造的这片青山是一个奇迹?(生默读思考)

生:(朗读第2自然段)这里经常发生干旱、霜冻、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环境险恶,而创造这片绿洲的竟是一位老人。

师:读到干旱、霜冻、沙尘暴,你头脑里浮现出的是什么景象?(生结合生活实际谈干旱、霜冻、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师:从课文描写和我们刚才的谈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答:在这样的环境里,树不容易存活;老人不知要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植树时会有很多困难;种树时还会遇到危险。)

师:在如此险恶的环境里创造出这一片青山,的确是一个奇迹!(板书:环境险恶)

生:我还从“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抽袋烟睡觉”中体会到这是一个奇迹。(其他学生补充:住的简陋,吃的简单,劳动工具落后,种树就是老人一天生活的全部。)

师: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位瘦小的老人能创造出这样一片青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和青山一样伟大的奇迹啊!(板书:条件艰苦)

三)青山一样伟大的品性。

师:老人在创造青山一样伟大的奇迹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生阅读思考,作批注,并朗读)

生1:我从“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中体会到老人不怕吃苦、起早贪黑、默默奉献的精神。

生2:我从“他可敬的老伴……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中体会到老人为了植树,顾不上照顾他的老伴。

生3:我从“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中体会到老人在享福和吃苦中选择了吃苦;从“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中体会到老人植树造林的坚定决心!

师请生再读,读出坚定的语气)

生4:我还从这位同学谈到的这个地方体会到老人愿意把自己的一切都给这小山沟,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这穷山沟。

生5:我同意上面两位同学的观点,我还要补充——联系后面“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我体会到老人植树是为了大家,不是为了他自己。

师:是啊,在享福和吃苦中,老人选择了吃苦,这是一种奉献;老人用林业收入为大家买电视,这是一种无私;老人栽树,绿化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住了赖以生存的这方土地,这就是前人栽树……

生:(齐)后人乘凉!

师:是的,这是一种和青山一样博大的胸怀!怎能不令我们感动!生:我还从“看完树……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中体会到老人身体不好,他失去了很多。

师:他失去了什么?生1:

失去了享清福。生2:失去了老伴。

生3:失去了娱乐。师:

他为谁失去了这么多?生:为了大家。

师:他有没有得到呢?生:

有!师:老人得到了什么呢?生1:得到了这片青山。

生2:得到了人们的称赞。

师:老人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了这么久,感受最深的会是什么?生1:环境险恶。生2:条件艰苦。

师:老人最想改变的是什么?生1:这里的环境。生2:这里的荒凉。

生3:这里的贫穷,在此之前人们还没有电视。

师:对,如今老人创造了这一片青山,实现了自己的……生1: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生2: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师:是啊,老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这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老人无怨无悔!

四)与青山同在。

师:文章是如何赞美老人的?

生齐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师:你有什么疑问?

生1:“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

生2:“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师:问得好,“另一种东西”指什么呢?生:那片青山。

师:这是表面上的,实际上指的是什么?生1: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2:老人绿化家园、守护水土的精神。生3:老人博大的胸怀。

生4:老人与恶劣环境斗争的精神。

师:是的,那你现在理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意思了吗?

生1:就是老人的精神伟大。生2:老人的精神永存。

师:是的,老人的精神永垂不朽!让我们用赞美、崇敬的语气再读读这几句话吧。(板书: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大家朗读文章结尾,“青山是不会老的”是什么意思?生1:老人永远活在人们心里。生2: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崇敬。

生3:老人热爱家园、绿化家园的行为让人感动。

师:我赞成你们的观点,老人百年之后,这片青山会像老人一样老去吗?生1:不会,人们会照顾这片林子。

生2:这是老人的心血和汗水凝结而成的,人们不会让它老去。

也就是说以后这里将不是一片青山,而是一片片青山。是的,老人伟大的精神和博大的情怀像青山一样永葆青春,老人的精神将会被这片土地上的子子孙孙传承。是的,青山是不会老的,永远不会老!

赏析:抓住文章最鲜明的意象——青山,通过自读自悟,由文章内容联系实际,适时点拨引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入感悟老人青山一样伟大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 青山不老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几个部分进行谈一谈我对本课的构思。一 教材分析 青山不老 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共有四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9 青山不老 课堂实录

青山不老。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 同学们,我国地大物博 幅员辽阔,这里不仅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且还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他们之中有的慷慨激昂,有的缠绵悱恻,有的惊天地 泣鬼神,也有的平凡中透着伟大。今天,我们这节语文课就来讲述一个平凡老者的不同寻常的故事 板书 青山不老 二 初...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词句解析

青山不老 词句解析。一 对句子的理解。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 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 为改造...